嚴秀才冬友過訪山園留宿畫船塢論詩
妙眼觀自在,斯秘何人啟。
由來萬象態,蕭然入隱幾。
傳神阿堵中,屈指無數子。
請看天籟聲,皆從蘋末起。
妙眼觀自在,斯秘何人啟。
由來萬象態,蕭然入隱幾。
傳神阿堵中,屈指無數子。
請看天籟聲,皆從蘋末起。
以精妙的眼光洞察世間自在之態,這其中的奧秘誰能開啟呢?自古以來世間萬象的形態,都自然地映入這安靜的小幾。那能傳神的關鍵之處,屈指算來有無數例子。你看那自然的天籟之音,都是從細微之處開始的。
觀自在:佛教用語,指觀察世間萬物的自在之態。
斯秘:這其中的奧秘。
萬象態:世間萬物的各種形態。
蕭然:自然、悠閑的樣子。隱幾:倚靠的小幾,這里指安靜的環境。
傳神阿堵中:“阿堵”指這個,這里指能傳達神韻的關鍵之處。
屈指:彎著指頭計算。
天籟聲:自然界的聲音。
蘋末:蘋草的末梢,常用來比喻事物的細微開端。
此詩是嚴秀才來訪,兩人在山園畫船塢論詩時所作。當時詩人與友人相聚,在交流詩歌創作過程中,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展現對詩歌創作的見解。
這首詩主旨圍繞詩歌創作,強調要以精妙眼光洞察自然,從細微處捕捉神韻。其特點是將哲理融入自然意象,以詩論詩。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論詩的一種思考。
江上巍巍屈子祠,光爭日月大名垂。芰荷萬頃明心跡,蘭芷千叢寄夢思。哀郢獨揮遷客淚,懷沙永系楚人悲。試聽夕照龍舟鼓,競為冤魂噪一時。招魂舉國更傾城,湘水無情卻有情。楚些自承高格調,江波慣作不平鳴。幽懷誰解民心在,遺像重光蠟炬明。歷代興亡君莫問,帝王宮闕草萊生。
句落孤山壓老林,橫枝解識燮調心。眾賢戛擊宗韶頀,外域流傳洗靺任。不有鹿磯功許大,那能兔苑樂如今。非才久愧班東上,抱甕何當學漢陰。
春波無力未勝鷗,夾岸山光翠欲流。若使畫成驚顧陸,更教吟出壓曹劉。絡石寒毛澗底明,春來綠遍小崢嶸。憑誰再續平泉記,為定蕓蘭孰弟兄。
日沒渡口昏,水風著人熱。漁燈帶螢火,微光互明滅。舟人報水程,路遠行欲歇。故山不分明,目盡心力絕。遙想山中人,待人仍待月。
耕夫有志如鴻鵠,一夕丹書發魚腹。天教狐嘯起英雄,遂使雌雄爭逐鹿。壯士生當舉大名,身作陳王事乃成。分兵徇地多秦敵,一一諸侯盡膝行。所置將軍盡豪杰,紛紜竟使強秦滅。驅除已是霸王威,發難何殊湯武烈。戍卒能為天下倡,何辭一戰殉沙場。第一功歸漢高帝,無雙不數楚真王。漢業皆因張楚業,千秋碭上陳馨香。
騮馬千金價,連鑣汗血殷。長驅飛瀚海,轉戰躍陰山。豈載王嬙出,曾馳李廣還。狼煙如已息,帶月臥天閑。
休將無題問歸裝,妙句先容探錦囊。杖屨染青從五岳,瓢樽分綠自三湘。深談不厭頻更燭,苛政從教迭主觴。聽徹名山登覽事,從今分得臥游方。
卜得巖居好,耕耘停楚空。書傳千里外,事在一山中。守夏暮云白,綻衣秋葉紅。還聞岳僧說,近略把詩攻。
夾道青青柳子春,自從栽植幾番新。如今已作參天樹,應笑衰遲老主人。
百里誰云遠,行人足已繭。縣知百里外,天地一水限。人情殊溫涼,風俗異寢飯。蛟鱷守長津,未容輕覘矕。或聞此間樂,西向而笑粲。
景與情俱勝,人歸酒未闌。輿分秋籟爽,橋倚晚淙寒。石鼎詩中紀,蘭亭畫里看。好山游欲遍,東望眼初寬。
經書不是語虛無,荊棘叢中有坦涂。不遇至人真口訣,誤人錯下死工夫。
西風挾雨聲翻浪。恰洗盡、黃茅瘴。老慣人間齊得喪。千巖高臥,五湖歸棹,替卻凌煙像。故人小駐平戎帳。白羽腰間氣何壯。我老漁樵君將相。小槽紅酒,晚香丹荔,記取蠻江上。
籬落帶疏林,園居一徑深。隔鄰分果樹,傍戶掃花陰。不賣成都卜,長為《梁父吟》。翻嫌桔槔者,抱甕百年心。
留滯周南久,川程倚棹過。江流經楚盡,嶺樹入吳多。興為悲秋發,情如惜別何。津亭明日路,相望隔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