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齋雨中寄王彥祖 其二
細草幽花七月天,
曲溝叢石亂鳴泉。
齋居三日遺塵事,
夢寂神凝亦自然。
細草幽花七月天,
曲溝叢石亂鳴泉。
齋居三日遺塵事,
夢寂神凝亦自然。
七月的時節,纖細的小草和清幽的花朵生長著,曲折的溝渠和叢生的石頭間,泉水潺潺作響。在齋居的三天里拋開了塵世之事,夢境寂靜、心神凝定也是自然而然的狀態。
致齋:指進行齋戒。
遺:拋開,舍棄。
夢寂神凝:夢境寂靜,心神凝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進行齋戒期間,周圍清幽的自然環境和暫時拋開塵事的狀態,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使其寫下此詩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齋居中獲得的寧靜心境。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清幽之景襯寧靜之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和內心的閑適。
廊橋曲折,露滴圓池。
風吹素袂,楊柳參差。
城隅俟望,咫尺睽離。
執子柔荑,悵別當時。
夢同我夢,思遜我思。
知亦何傷,見復何遲。
不如不見,不如不知。
華表還將老鶴羈,
先分一羽莫遲遲。
何時把臂山陰道,
贈我前朝竹一枝。
千佛堂中千個佛,眼底諸君皆髣髴。
旁邊突立千佛巖,紺朱剝落千年物。
寒風十月枯青嶂,短尾饑猴跳枝上。
毗盧帽子茶褐衫,道是堂頭老和尚。
圣池長共此花評,
一句清深萬古靈。
天味倘知真個好,
欲和朝露咽先生。
舊夢飄煙懺淚痕。東墻明鏡欲辭春。
心如三月欺風絮,愁似千年屑麝塵。
看白日,送黃昏。天涯消息怯歸魂。
冥冥碎念知誰會,坐惜爐灰劫影新。
弓月逢辰在上頭,又驚風雨滿城秋。
此生自斷天休問,黃菊明朝蝶也愁。
吳市且吹新道曲,楚江苦憶舊盟鷗。
年來吾已忘憂樂,莫近危欄睨九州。
憶過蓬萊海上家,春風長日駐韶華。
九天風度瑤池樂,五色云迷玉洞花。
雷煥多情求寶劍,葛洪何處得丹砂。
到來彷佛三千歲,夢落紅塵隔紫霞。
居雖城市里,自足遠塵氛。
樹杪青浮靄,亭邊翠逗云。
梅輸春色早,鳥語夕陽欣。
偶得閒房憩,令人厭俗紛。
三月群賢畢集,二天五馬生光。傳觴擊鼓底匆忙。畫鹢將飛江上。
魯國方虛兩社,齊人要復侵疆。延英引對上東廊。應念幽人相望。
嘉君新自涪州至,袖有松泉經歲字。
江潭憔悴采離騷,丘壑風流閑啟事。
西窗剪燭話巴山,空谷跫音一解顏。
何日陶潛三徑就,追隨范蠡五湖間。
打頭風急鼻雷鼾,醉夢閒心鐵石頑。惟有愛山貪未厭,西山才了又東山。
老禪竿木各逢場,詩客端來共葦航。一任顛風聒高浪,滿船歡笑和詩忙。
畫省何心入,軺車隨分行。
急難頻太息,交友舊馳聲。
素月墮江影,白雞悲夜鳴。
繡衣無復出,部曲把銘旌。
認得斑斑急上弦,
吼風一鏃去驚天。
近前子細來觀覷,
誰把藍田石射穿。
霞彩精神琥珀脂,分明造化暗扶持。風流不減西施態,嬌艷還憑鄭谷詩。占斷名園成獨步,平分春色正當時。沉香亭北酣歌里,一任輕涼著意吹。
才過重九,此會胡為者。蘭麝煖,瓊漿寫。親朋齊致祝,奏伎都妖冶。
千秋歲,先生始把塵寰舍。
聽祝慚顏赭。自分疏狂野。云路拙,投閑且。馬牛安足齒,短鬌繁霜惹。
賓勸我,一杯聊閏登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