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窠和尚贊
形羸骨瘦久修行,
一納麻衣稱道情。
曾結草庵倚碧樹,
天涯知有鳥窠名。
形羸骨瘦久修行,
一納麻衣稱道情。
曾結草庵倚碧樹,
天涯知有鳥窠名。
身形瘦弱卻長久修行,身披一件麻衣訴說著對道的情感。曾經搭建草庵倚靠在碧綠的樹上,天涯海角都知道鳥窠和尚的名號。
羸(léi):瘦弱。
一納:一件。
稱道情:表達對道的情感。
草庵:用草搭建的簡陋居所。
鳥窠和尚是唐代高僧,以獨特的修行方式聞名。此詩應是詩人有感于鳥窠和尚的清苦修行和高名遠揚而創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高僧修行的關注和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鳥窠和尚的修行精神。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的描寫展現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為研究當時的宗教文化和人物形象提供了資料。
疇昔共林丘,知君靜者流。萬年今作縣,百里昔稱侯。山水清官況,琴書美宦游。吏情何必習,民瘼但須求。預想弦歌化,兼聞保障優。賢聲來北闕,風景出南州。細草偏縈綬,翔鸞且狎鷗。河洲春水發,送子思悠悠。
可以終隱,哀我后人。可以終默,誰迪先民。毋尚孤潔,任其愛瞋。四眾之式,不淄不磷。深心堅忍,盡未來身。內無系念,外無長物。一瓶一缽,一杖一笠。要行便行,要住便住。無愧古人,無欺后嗣。慎乃典型,永垂來祀。
洶洶風號萬竅,冥冥雨暗長江。午夢歸尋三徑,南山恰對書窗。
闌珊改盡舊豐姿,鳳泊鸞飄別故枝。飛向誰家春寂寂,卻依芳草意遲遲。夜來風雨愁無那,門外天涯夢不知。輸與楊花遭際好,扶搖偏有入云時。
神州多痛奠,酹罷未停斟。身命乘云沒,紙錢化石沉。野風漸轉冷,深闕獨能禁。何日驅豺豹,八方同一心。
曹生頓復益數椽,門前柳色春風顛。入門左顧壁四立,欲言不言但囅然。松濤驟鼓豆香發,碧甌錯落真珠圓。江瑤含醉垂紫纈,鱘鼻吐腴如玉船。人生醉飽差快意,馀者碌碌俱可憐。主人送客欲就枕,東家酒胡索酒錢。安得負郭買二頃,為汝種秫消殘年。
不須冰與雪,自作一瑤華。人道水仙子,芙蕖是一家。
橫槊能賦詩,下馬具檄草。忠義乃天賦,勛名要時早。龍臥南陽客,鷹揚渭濱老。當其尚棲遲,眾或輕潦倒。風云會相遇,氛祲當獨掃。鳳皇翔千仞,駑馬顧棧皂。士為一飽謀,懸知不同道。
力疾驅馳為主恩,敢辭炎暑道途勤。五更鼓角催行色,百里旌旗拂曉云。閩粵乍開新幕府,灞陵初起舊將軍。江山滿目難留戀,試擁彫戈靜楚氛。畫舸連檣泛碧波,瀟湘去路飽經過。山川煥發旌旃色,將士歡娛鐃鼓歌。舊學但曾聞俎豆,暮年何意總干戈。據鞍馬援平生志,豈在驪駒白玉珂。
霰氣寒花處處飄,春城煙水濕青條。觱聲細柳墻陰落,簾影新豐酒市遙。日靜雙扉虛鳥雀,宵深清簟冷霜綃。樹低縹緲孤云矗,蕪草茸茸踏午橋。
青楓葉赤天雨霜,三嘆聚散臨重陽。籬邊老卻陶潛菊,托身白云還故鄉。
搗練子,賦梅音。云底江南樹樹深。悵望故人千里遠,故將春色寄芳心。
層江波靜鱷如掃,一畝寒陰禽自呼。莫把甘棠比韓木,令人灑涕共長吁。
一峰面孔螬食,文以碧皺嘉名。從此盧家老婢,醉倒七碗先生。
昆明初日五華臺,草長鶯啼花亂開。探禹穴游今巳遂,吊湘累賦未須哀。巢云獨鶴時時下,傍水群鷗日日來。散地幸容高枕臥,清朝豈乏濟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