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醫士方際泰歸茅山三首 其三
茅山稱最勝,結屋傍嶙峋。
白鵠常為伴,黃精得養神。
松云涼夢寐,僮仆使麚麇。
曾讀《宋清傳》,猶嫌未絕塵。
茅山稱最勝,結屋傍嶙峋。
白鵠常為伴,黃精得養神。
松云涼夢寐,僮仆使麚麇。
曾讀《宋清傳》,猶嫌未絕塵。
茅山被稱作最優美的地方,你在嶙峋的山石旁蓋了屋子居住。常有白鵠相伴,采得黃精可以養神。松間云氣讓你的睡眠清涼舒適,僮仆能驅使麚麇。你曾讀過《宋清傳》,但我覺得你比宋清更超凡脫俗。
最勝:最優勝、最美好。
嶙峋:形容山石峻峭、重疊。
白鵠:即白鶴。
黃精:一種中藥材,有滋補作用。
麚麇:泛指鹿類,麚指雄鹿,麇指獐子。
《宋清傳》:唐代柳宗元所寫傳記,宋清是長安藥商,樂善好施。
絕塵:超絕塵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送醫士方際泰歸茅山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存在追名逐利之風,而方際泰選擇隱居茅山,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方際泰隱居茅山的超凡生活和高尚品質。其特點是通過描繪環境和用典來塑造人物形象。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超凡脫俗品格的推崇。
狂狗逐塊,瞎驢趁隊。只許我知,不許你會。
正孤帆半卷,向十里、青山吹笛。送春未歸,移舟先送客,客去春寂。怕說江南路,路旁絲柳,顫垂垂千尺。山程水驛牽行色,夢里驚波,瞿唐遠謫。回頭太湖遙隔,剩愁鬟七二,空際凝碧。春歸誰惜。恰浮家泛宅。怪底飛紅早,難再覓。疏鐘慢打云隙,遍孤山寺外,夕陽如泣。愁深淺,酒懷寬窄。都分付、一剪吳淞膩染,娟花微濕。風飄去,莫問蹤跡。待夜潮、暗長還吹送,沖煙片席。
新來有夢總難逢,往事偏疑是夢中。簾幕春光留不住,忍看清露泣香紅。
數奇不是登壇將,竹杖芒鞋歸去來。
點秋光,平湖蕩槳,新涼趁排遣。暮漁歌斷,恰系艇煙深,猶傍沙岸。唳霜倦羽催寒雁,江村歸夢遠。記載酒竹西亭北,春橈紅袖卷。黃花笑人太匆匆,天涯問短約,西風驚換。凝望久,斜陽外,洞簫吹怨。何時更、萬聲媚曉,將暗里、芳魂融嫩暖。便付與、畫中疏柳,柔條教細綰。
物換星移又一年,北邙冢上草芊芊。團圞骨肉傷離淚,灑向東風泣杜鵑。
尚父重來國有瘳,再移雙袖揖浮丘。進為初迫人閒世,退老仍懷天下憂。娛戲煙霞資辟谷,栽培松菊助吟秋。天心此欲中興去,蕙帳山猿恐莫留。
千疊愁痕,夢回不礙春云掩。半規松翠掠新鬟,眉暈羞清婉。猶記東風未綻。步回廊、香霏夜短。海棠開罷,誰照紅妝,滿襟幽怨。知否巴山,雨聲滴滴偷驚眼。一池秋漲阻歸期,獨傍西窗剪。彈指年華暗換。訴靈芬、芳懷更遠。影兒相對,休放釵蟲,玉纖輕顫。
瑟瑟秋聲戰草原,霜叢我亦賦招魂。餐英人去西風老,獨對黃花奠一樽。
脫冕遺軒息萬緣,歸來閒地作神仙。涉園靖節初成趣,得志莊周正樂全。物外情隨云鵠舉,尊前身傍海鷗眠。功成者去天之道,知退如公法自然。
謾妝點、清秋風露。減帶驚腰,約肌馀素。似水闌干,嫩涼扶夢自來去。別愁天遠,愁不了、憑誰訴。不訴卻沈吟,欲訴卻、無頭無緒。歸路。看斜陽一片,又被澹煙遮住。高樓望眼,可還識,玉驄嘶處。擬說與、逐暖湘鴻,好將息、南飛辛苦。勸莫斫芭蕉,留聽疏窗寒雨。
瓦盆種竹護龍孫,怒發干霄正向榮。難得北窗風雨好,瀟瀟一夜聽秋聲。
燕南三世識非羆,謀策江淮見吐奇。千載五龍扶日轂,十年兩袂各天涯。知公卜筑聊如此,嗟我求田昧所之。遙想園亭賓客會,夢飛胡蝶到芳帷。
雪盡陽回春意逗。早約尋芳,勝日休孤負。莫道馀寒風尚陡。盼天不到花開后。好去探春攜素手。又被愁來,不放花驄驟。著意療愁拚殢酒。酒醒卻誤春時候。
幾年不到墓門荒,今日重來更斷腸。地下相依親姊妹,人間愁煞白頭郎。未防憂患添憔悴,長恨醫療少計量。花落三春離緒亂,天涯難乞返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