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宜山堂詩
我聞宜山堂,結(jié)構(gòu)平陵陽。群公爭賦詩,佳詠皆瑯瑯。
何處最宜山,奇峰出短墻。石屋一片云,黛色映筼筜。隔簾見幽壑,入戶飛層岡。枯藤與古木,掩映多奇光。峰影落清泉,水面還蒼蒼。
何時最宜山,山靜覺晝長。朝霞與夕煙,樹色分微茫。春明山翠濃,夏雨山風(fēng)涼。明月出遠(yuǎn)岫,秋峰群相望。
何人最宜山,先生稱古狂。芒鞋筇竹杖,荷衣薜荔裳。看山無朝暮,一卷或一觴。手招西爽來,披襟從徜徉。斯景與斯人,是名宜山堂。
我聞宜山堂,結(jié)構(gòu)平陵陽。群公爭賦詩,佳詠皆瑯瑯。
何處最宜山,奇峰出短墻。石屋一片云,黛色映筼筜。隔簾見幽壑,入戶飛層岡。枯藤與古木,掩映多奇光。峰影落清泉,水面還蒼蒼。
何時最宜山,山靜覺晝長。朝霞與夕煙,樹色分微茫。春明山翠濃,夏雨山風(fēng)涼。明月出遠(yuǎn)岫,秋峰群相望。
何人最宜山,先生稱古狂。芒鞋筇竹杖,荷衣薜荔裳。看山無朝暮,一卷或一觴。手招西爽來,披襟從徜徉。斯景與斯人,是名宜山堂。
我聽說宜山堂,建在平陵的南邊。眾多賢士爭相題詩,美好的詩篇聲韻清朗。何處最適宜觀山?奇峰從短墻后顯現(xiàn)。石屋上飄著一片云,青黑色山影與竹影交映。隔著簾幕可見幽深山谷,山岡層疊似飛入堂中。枯藤與古木相互掩映,灑下斑駁奇異的光影。山峰倒影落入清泉,水面泛起蒼蒼碧色。何時最適宜觀山?山間幽靜更覺白晝漫長。朝霞與暮煙繚繞,樹色在朦朧中若隱若現(xiàn)。春日山光明媚,翠色濃郁;夏雨時節(jié),山風(fēng)清涼。明月從遠(yuǎn)山升起,秋峰群立彼此相望。何人最適宜觀山?先生堪稱古之狂士。腳穿草鞋,手拄竹杖,身披荷葉與薜荔編織的衣裳。朝暮不倦賞山,或展卷讀書,或舉杯飲酒。招手引來西邊清爽山景,敞開衣襟自在徜徉。這般美景與這般人,正合‘宜山堂’之名。
結(jié)構(gòu):建造,構(gòu)筑。
平陵陽:平陵(古地名)的南邊(陽指山南水北)。
瑯瑯:形容聲音清朗,此處指詩韻優(yōu)美。
筼筜(yún dāng):一種皮薄節(jié)長、生長在水邊的大竹子。
幽壑:幽深的山谷。
層岡:重疊起伏的山岡。
芒鞋:用芒草編織的草鞋,多為隱士或旅人穿用。
筇(qióng)竹杖:用筇竹(一種實心竹)制成的手杖。
荷衣薜荔裳:用荷葉、薜荔(一種蔓生植物)編織的衣裳,代指隱士的樸素服飾。
西爽:指西邊清爽的山景,化用“西山爽氣”典故,形容山水宜人。
徜徉(cháng yáng):安閑自在地徘徊。
此詩或為詩人游歷平陵時,見宜山堂景色宜人、文人雅集題詠而作。詩中通過“群公爭賦詩”可見當(dāng)時雅集盛況,詩人借“先生”形象表達(dá)對隱士生活的傾慕,反映了文人對自然與閑適生活的追求。
全詩以“宜”為核心,從“何處”“何時”“何人”三方面描繪宜山堂的美景與人趣,結(jié)構(gòu)清晰,情景交融。既展現(xiàn)了平陵山水的奇麗,又刻畫了隱士與自然相諧的生活狀態(tài),突出“景因人宜,人因景宜”的主題,語言質(zhì)樸而富有畫面感,是一首贊美自然與隱逸之趣的佳作。
雨入空階滴夜長。月行云外借孤光。獨將心事步長廊。 深鎖重門飛不去,巫山何日夢襄王。一床衾枕冷凄香。
休官罷任已閑居,林苑園亭興有馀。對酒最宜花藻發(fā), 邀歡不厭柳條初。低腰醉舞垂緋袖,擊筑謳歌任褐裾。 寧用管弦來合雜,自親松竹且清虛。飛觥酒到須先酌, 賦詠成詩不住書。借問商山賢四皓,不知此后更何如。
吳山越山山下水,總是凄涼意。江流今古愁,山雨興亡淚。沙鷗笑人閑未得。
有待江山信美,無情歲月相催。東里來,西鄰醉,聽漁樵講些興廢。依舊中原一布衣,更休想麒麟畫里。
荊棘滿途,蓬萊閑住。諸葛茅廬,陶令松菊,張翰莼鱸。不順?biāo)祝煌龍D,清風(fēng)高度。任年年落花飛絮。
落花無數(shù)滿汀洲,轉(zhuǎn)眼春休。綠陰枝上杜鵑愁,空拖逗,白了少年頭。朝朝寒食笙歌奏,百年間有限風(fēng)流。玳瑁筵,葡萄酒,殷勤紅袖,莫惜捧金甌。
庭下幽花照眼醒,綠陰成幄晚風(fēng)清。 何時拋擲銅章去,小艇煙波弄月明。
秋夜涼如水,天河白似銀,風(fēng)露清清濕簟紋。論,半生名利奔。窺吟鬢,江清月近人。
題情 團(tuán)圓未成,嬋娟空病。桂子虛庭,翠羽圍屏,雁足寒檠。巴到明,空自省,青樓薄幸,恨分開鳳釵鸞鏡。 隱居 荊棘滿途,蓬萊閑住。諸葛茅廬,隱令松菊,張翰蒪鱸。不順?biāo)祝煌龍D,清高風(fēng)度,任年年落花飛絮。
隱居 嘆朝暮青霄用舍,盡頭顱白發(fā)添些。伴漁樵,苫茅舍,醉西風(fēng)滿川紅葉。近日鄰家酒易賒,三徑黃花放也。 尋春值雨 杜陵路煙迷霧昏,定昆池花落云根。粉翅寒,金衣潤,等閑孤負(fù)尋春。柳下重門那個人,怕容易紅消翠損。 宮詞 鳷鵲層樓夜永,獎蓉小苑秋晴。金掌涼,銀漢瑩,按霓裳何處新聲。懶下瑤階獨自行,怕羞見團(tuán)團(tuán)桂影。 宮詞 翡翠屏間篆煙,櫻桃花底冰弦。上苑春,長門怨,對黃昏默默無言。十二瓊樓第幾仙,彩云下先留鳳輦。 題情 羅帕寫桃報舊情,玉簫吹楊柳新聲。傅粉容,偷香性,對紅妝笑指銀瓶。盡醉梅花不要醒,怕孤負(fù)良宵媚景。 信筆 有待江山信美,無情歲月相催。東里來,西鄰醉,聽漁樵講些興廢。依舊中原一布衣,更休想麒麟畫里。 題情 唾碧衫寬舞體,麝煙煤淡歌眉。遠(yuǎn)信稀,歸期未,郁金堂夜深空閉。繡被寒多有夢知,綺窗外銀蟾似水。 會稽懷古 愛望海秦山古色,探藏書禹穴重來。鑒水邊,云門外,有誰人布襪青鞋?休問吳宮暗綠苔,越國在殘陽翠靄。
積雨 春來那曾晴半日,人散芳菲地。苔生翡翠衣,花滴胭脂淚,偏嫌錦鳩枝上啼。 題情 桃源水流清似玉,長恨姻緣誤。閑謳窈窕歌,總是相思句,怕隨風(fēng)化作春夜雨。 南山豆苗荒數(shù)畝,拂袖先歸去。高官鼎內(nèi)魚,小吏罝中兔,爭似閉門閑看書。 和靖墓 林逋老仙清避俗,獨向孤山住。梅花兩句詩,芳草千年墓,不強(qiáng)如長卿封禪書。 錢塘懷古 吳山越山山下水,總是凄涼意。江流今古愁,山雨興亡淚,沙鷗笑人閑未得。 湖上九日 芙蓉岸邊移畫船,沉醉黃花宴。山光濃似藍(lán),水色明如練,漁童慣聽歌笑喧。 曹明善北回 文章故人天上來,相見同傾益。兩京花柳情,八景煙云態(tài),偏宜品題七步才。
湖上僧寺 竹雨侵窗潤,松風(fēng)吹面寒,云母屏開非世間。閑,不知名利難。憑闌看,夕陽山外山。 重到湖上 碧水寺邊守,綠楊樓外樓,閑看青山云去留。鷗,飄飄隨釣舟。今非舊,對花一醉休。 秋宵宴坐 秋夜涼如水,天河白似銀,風(fēng)露清清濕簟紋。論,半生名利奔。窺吟鬢,江清月近人。 書所見 勝概三吳地,美人一夢云,花落黃昏空閉門。因,青鸞寶鑒分。天涯近,思君不見著。
題情 盼春來又見春歸,彈指光陰,回首芳菲。楊柳陰濃,章臺路遠(yuǎn),漢水煙迷。彩筆誰行畫眉?錦書不寄烏衣。寂寞羅幃,愁上心頭,人在天涯。 湖上 望西湖綠水如云,一葉扁舟,幾個佳賓。指點銀屏,留連綺席,旋買金麟。不三杯桃花笑人,不多時柳絮成塵。體負(fù)良辰,抹袖凌風(fēng),玉手挨蓁。 和江頭友人韻 想城南景物宜看,雪后園林,江上云山。步步幃屏,家家酒債,處處詩壇。任濁富一時眩眼,且清狂每日開顏。何必愁煩,畫虎無成,倦鳥知還。 同友人聯(lián)句 對他邊幾樹梅花,映古木槎牙,疏竹交加。既有當(dāng)壚,毋勞倒屣,便可投轄。愛浮蟻香能駐馬,薦肥羔味勝庖蛙。低按紅牙,高岸烏紗,識字漁夫,好客莊家。 吳山秀 錢塘江上嵯峨,濃淡皆宜,態(tài)度偏多。淚雨溟濛,歌云縹緲,舞雪婆娑。勝楚岫高堆翠螺,似張郎巧畫青蛾。消得吟哦,欲比西施,來問東坡。 錢尹希善之寧國尹 楚天長山色青青,昨日錢塘,明日宣城。子貢言辭,子瞻才思,子賤廉明。春水生琴書短艇,暖風(fēng)輕花柳長亭。無限吟情,千里思君,午夜挑燈。 詠西域吉誠甫 毳袍寬兩袖風(fēng)煙,來自西州,游遍中原。錦句詩余,彩云花下,璧月樽前。今樂府知音狀元,古詞林飽記神仙。名不虛傳,三峽飛泉,萬籟號天。
忠義由來不可堙,平時砥礪且無人。 疾風(fēng)勁草尤難見,須識高麗一個臣。
烏鵲巢空壇,鸞鳳伏荊杞。 懷抱發(fā)永嘆,感深念君子。 斯人在空谷,弗御紈與綺。 松柏培不榮,芝蘭種不起。 浩浩歲月移,日暮雪霜底。 物理固非常,循環(huán)有終始。 但保千金軀,清尊傾綠蟻。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