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
溪邊楊柳色參差,攀折年年贈別離。
一片風帆望已極,莫??酒杯閑過日,碧云深處是佳期。
溪邊楊柳色參差,攀折年年贈別離。
一片風帆望已極,莫??酒杯閑過日,碧云深處是佳期。
溪邊楊柳的顏色參差不齊,每年人們都折柳來贈送離別的人。那片遠去的風帆已經望到盡頭。不要貪戀酒杯而虛度時光,在那碧云深處有著美好的約會。
參差:長短、高低不齊的樣子。
攀折:折取。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
極:盡頭。
??(tì):沉溺,貪戀。
佳期:美好的約會,這里也可指美好的未來。
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送別友人之時。當時社會人們重視友情,送別是常見場景,詩人在送別友人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景情交融,既有離別傷感,又有積極勸勉。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傳統送別詩的情感和特色。
十年小隱在青山,喜有東湖屋數間。門外白云常在眼,此身渾似釣舟閒。
疾病因循懶出門,茅檐終日坐昏昏。雨聲點滴松藏寺,人跡稀疏犬吠村。時得使君相勞苦,勝于書札問寒溫。只應此去添憔悴,又欠先生酒一尊。
石池本清冽,映日更明透。畜魚不得藏,巨細百尾湊。在水若空游,一一見肥瘦。又若在鏡中,鱗鬣無差謬。旅往還旅來,人餌口即就。洋洋得其所,何如浴沂秀。深契濠上觀,肯襲如棠陋。心賞失歸途,昏云黯孤岫。
夢飲薊門酒,忽復還鄉國。猶勝覺后身,匏系太行北。
又是春風含淑時,九州生色正宜詩。卅年喜見除窮白,百姓同欣解困疲。孰免敗梢隨大汎,豈無妙手理煩絲。炎黃兒女齊匡護,華夏中興定可期。
輕帆一去添惆悵,不忍凝情望。春風何事綠垂楊,牽惹江邊離緒一般長。分明記得前宵醉,說盡心中事。可憐寂寞少年場,烏鬢青衫能共幾斜陽。
一夜涼風便覺秋,楚人多感易生愁。金盤露水何曾見,紈扇恩情未肯休。零落梧桐金井上,稀疏楊柳御街頭。近來收得麻姑信,說道蓬萊更可憂。
孫小奪書爭鬧,客來擱筆閑談。閑中有鬧鬧中閑。適應已成習慣。壁上似留鴻爪,抬頭時見黃山。天都畢竟異塵寰。唯有幽人來往。
引回柔櫓款亭皋,宛駐靈槎泛雪濤。塵外水沈薰菡萏,甕頭春綠漲蒲萄。紅螺山色秋尤健,白鱮江聲曉更豪。安得投簪招隱士,攜琴寒玉從琴高。
大盡小盡,三年一閏。全提半提,眼上安眉。有誵訛,沒巴鼻。放過一著,落在第二。
全真大道理無窮,妙得至人端的。說破先天玄妙處,默悟其中消息。體物全彰,應機獨露,悟了生前畢。雖明此理,工夫最要綿密。低頭泄漏天機,不因師指此事如何識。萬類三才誰主運,建立乾坤無一。變化無窮,包含不盡,運用無蹤跡。虛空打破,光明遍周無極。
官閣暑猶寒,生涯寄藥欄。風塵吾意懶,歲月主恩寬。短發牽叢桂,同心憶采蘭。小盤甘苜蓿,時復一加餐。
彩骰清響押盤飛,曾記唐宮為賜緋。影入空梁殘月在,聲隨征馬落星稀。重門據險應輸擲,數點爭雄莫露機。惟恨懷英誇敵手,御前奪取翠裘歸。
勢利不我惕,貧賤不我戚。委曲義理途,飄然若無跡。問我今行藏,而我亦未識。偏舟倚江沙,浩歌秋月白。
中原烽火二十年,避地今成雪滿顛。無柰憶鄉愁似海,不禁哭子淚如泉。入門惆悵看松菊,隔水依稀認墓田。此夜中條山館里,歸心應不負啼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