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園即事寄懷孫徵君鐘元先生
病起秋原學閉關,
轉從風雨見幽閑。
最憐小圃新鋤后,
獨立空亭對遠山。
病起秋原學閉關,
轉從風雨見幽閑。
最憐小圃新鋤后,
獨立空亭對遠山。
病愈后在秋日的原野學習閉關靜修,反而從風雨中感受到幽然閑逸。最喜愛小園剛剛鋤過之后的景象,獨自站在空亭中遠眺遠處的山巒。
閉關:閉門靜修,指隔絕世事專心修養。
幽閑:清幽閑適的狀態。
小圃:小園子,菜圃或花園。
孫徵君鐘元先生:即孫奇逢(1584-1675),字啟泰,號鐘元,明清之際學者,稱“徵君”(對拒絕朝廷征召者的尊稱)。
此詩為作者病后閑居時所作。孫奇逢是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與作者當有交游。詩中通過描繪秋日園居的清幽景象,寄寓對孫徵君的懷念,具體創作時間或因史料有限難以確考,但應屬二人交往期間的酬贈之作。
全詩以病起閉關、風雨幽閑、小圃新鋤、空亭望遠等場景,勾勒出秋日閑居的靜謐畫面,于閑適景致中隱含對友人的深切思念,語言平淡自然,意境清幽,情感真摯。
晉鄙雖宿將,畏秦避其鋒。
一軍次蕩陰,莫救邯鄲攻。
信陵盔符至,猶恐眾未從。
奮椎奪其軍,朱亥真英雄。
遂使信陵君,名震崤函東。
悠悠晉鄙輩,何足謀成功。
驅車夷門下,敬問七十翁。
如今風塵內,可有人如公。
墀邊柳影竹邊風,
夾竹桃開一樹紅。
小院無人驚午枕,
覺來身在落花中。
幽夢宵來托錦膠。
起看雜樹已花交。
不禁蓮瓣一輕敲。
盥手試香按豆蔻,
開奩占喜得蟏蛸。
繡床針帖尚閒拋。
風雨瀟瀟易水寒,筑聲高徹碧云端。
絲哀泣飲將軍血,瓦裂情悲太子丹。
悽愴馀音齊變徵,荒涼怒發盡沖冠。
回頭一望虹圍影,始信天心驟奪難。
舟到西山岸,尋幽迤邐斜。
居然六七里,無境不煙霞。
遂發石公寺,定過神女家。
云和風靜里,已度萬梅花。
風意中流引,香煙在嶼遲。
悠揚聞杜若,仿佛邀蛾眉。
白日憺明鏡,春空飄彩旗。
湖東一回首,萬古長相思。
林密溪寒錦浦西,千年靈宇舊憑依。
竹村迎路堪行樂,麥壟連云已應祈。
詩將早從吟社去,游人暮到醉鄉歸。
隼旟莫倦徘徊久,化日舒長未夕輝。
幅巾蕭散餞馀齡,江左諸賢可乞靈。
護枕小屏圖紫閣,映窗矮卷寫黃庭。
曠懷與世元難合,幽句何人可遣聽。
一酌蘭溪遺萬事,時看墻底臥長瓶。
屐齒穿苔罅。愛君家、魚絲竹膾,雀綿披鲊。坐上須眉人影綠,一片空潭微射。有數點、海鷗常下。盡日狂談揮玉麈,笑人間、世路羊腸怕。吾醉矣,心無掛。
閑來潑墨珠泉瀉。記當年、湖邊杜牧,置身圖畫。今日飄零江海上,游倦臨邛司馬。夢醒后、鄰鐘初打。華屋山丘休更嘆,看烏衣、燕子重來者。今古事,難憑藉。
臺中閱道舊堂堂,蕭寺前游廿九霜。
榆柳幾回更國火,岷峨一老亦靈光。
飲冰律句馀悲誦,昀谷禪機并久亡。
安得泠然期出峽,再陪松麈本師旁。
每日扁舟向翠微,鷓鴣相喚燕交飛。
春從薄暖輕寒過,人自三楓五渡歸。
西笑底須愁索米,南禪曾此話傳衣。
預思櫻筍登廚候,到及林園綠正肥。
一拂冰弦萬古思,娉婷誰不愿齊眉。可堪題柱榮歸后,不似臨邛初見時。
淋漓醉墨灑橋梁,意氣橫空組綬長。回顧文君通一笑,不將風韻學裴航。
臨風一曲鳳求凰,窗外時時膩粉香。風定月明人去后,孤囊今夕又藤床。
即令七十平頭,豈能久作人間客。左車牙落,半分臂小,幾莖須白。挾種樹書,舉障塵扇,著游山屐。任蛙蟆勝負,魚龍變化,儂方在、華胥國。
島大功名官職。眼中花、須臾無跡。小兒破賊,二郎作相,有何奇特。同輩蕭疏,且留鐵漢,要摩銅狄。向寶釵樓里,天津橋上,月明橫笛。
萬象森羅不可收,一亭覽盡勝高樓。涂山南覲尊喬岳,渝水東朝合眾流。煙起人家天欲暮,云歸海嶠月當秋。此時此景尤佳絕,約客重來信有由。
東皇物色未全收,山半登臨當倚樓。錦里煙光渾在眼,云溪花片亦隨流。夕陽正好無多景,春序才移已復秋。卻憶故園林壑美,乘風欲去問何由。
皇家故境未能收,愁絕登城與上樓。目斷東吳心已往,神馳西洛淚先流。江山環合成茲邑,霧雨溟濛即是秋。賴有圣賢同一中,忍將時事說元由。
天際油云不肯收,全妨寓目向層樓。日車難把長繩挽,春事渾同去水流。可奈馀寒猶作沴,懸知徂暑未能秋。此方記得偏炎熱,路入夔門一再由。
畫堂日暖進瓊卮,才子青春綵袖垂。
丘壑百年龍性在,云霄五色鳳毛奇。
當筵競進冰桃實,照坐爭看玉樹枝。
奎壁夜來多氣氣,定知榮壽應昌期。
弄晴微雨濕春風,
柳自青青花自紅。
寄語游人急回首,
歌樓不在畫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