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三十三首 其八十一
一生空拽露布,末后又把不住。
滅度不滅度,總非吾弟子,破布囊盡底翻出。
蒼天中更添冤苦,可惜黃金成糞土。
一生空拽露布,末后又把不住。
滅度不滅度,總非吾弟子,破布囊盡底翻出。
蒼天中更添冤苦,可惜黃金成糞土。
一生白白地宣揚佛法,到最后還是把持不住。說滅度或者不滅度,都不是我的真正弟子,把破布袋子里的東西全倒出來。這就如同在蒼天之下又增添冤屈痛苦,可惜了原本像黃金一樣的佛法被當成了糞土。
拽露布:露布是古代一種公開的文書,這里“拽露布”可理解為宣揚、傳播佛法。
末后:最后。
滅度:佛教術語,指涅盤、圓寂。
破布囊:比喻人的身心或所秉持的佛法見解等。
此偈頌出自佛教相關作品,創作背景可能是當時佛教修行者眾多,但真正領悟佛法真諦者較少,很多人只是表面宣揚佛法,卻未能深入理解和踐行,作者有感于此而創作,以警醒世人。
這首偈頌主旨是強調對佛法要真正領悟和踐行,批判表面宣揚而不深入理解的行為。其特點是語言直白,以形象的比喻闡述佛理。在佛教文學中,它有助于引導修行者正確對待佛法,具有一定的勸誡意義。
扶筇到處見山晴,峰色溪光次第迎;滿徑莓苔人語靜,畫眉宛轉兩三聲。
小立寒林意獨醒,清泉石竇自泠泠;撥云更望前溪去,樹底飛來一片青。
直系腰圍鶴間霞。雙垂項帕鳳穿花。新妝全學內人家。
惠性芳心誰得似,饒嗔□惡也還他。只消凡事與饒些。
渺渺江上水,迢迢江上山。
思君臨高臺,應門啟重關。
不關竟何待,朗月垂光彩。
夙昔與君期,君來月華在。
月華三五夕,流彩盈幃幄。
仙人勸我餐,令我好顏色。
莫將盈璧比馀輝,世上悠悠寡相識。
洞里桑麻太古風,
仙家何事井蛙同。
愿推芥子須彌法,
盡納全球入此中。
陶令掛冠日,東籬菊正華。
無心懷簿領,有伴到煙霞。
話久青檠短,情深綠醑賒。
別離何所恨,吾道得侯芭。
春早見花枝,朝朝恨發遲。
及看花落后,卻憶未開時。
幸有拋球樂,一杯君莫辭。
路入前村認杏花,
門前水積半溪沙。
風流彷佛朱陳俗,
白酒黃雞姓兩家。
何處笛,覺妾夢難諧。春色惱人眠不得,卷簾移步下香階。呵凍卜金釵。
人去也,畢竟信音乖。翠鎖雙蛾空宛轉,雁行箏柱強安排。終是沒情懷。
秋風秋雨病相如,冷暖誰來問起居。
作吏未餐一升飯,投荒補讀五車書。
已甘小謫成禪虱,剩有間情辨魯魚。
白日昭昭何處去,空余團扇墨痕濡。
小院新涼,數開候、宵露欲傾。竛竮素影,相思也夢梨云。
瞥見小鬟低亸,正玉纖初摘,閑了彈箏。叮嚀。焙茶芽、添度麝熏。
還向鏡奩細數,笑珠嫌瑣碎,玉比零星。穿就銀絲,伴瓊梳、雅稱斜簪。
紗櫥夜深人靜,記消受、發香酒醒,尋遍蘭衾。芳名好,怕花田、難返艷魂。
雪霜無賴點君鬢,五十龍鐘成老翁。
急分槐實要腦滿,佇見頭青雙頰紅。
解牛得膽大如斗,投以元槐功更加。
來歲青袍映綠發,不妨看盡九衢花。
我聞東澗僧,能詩似齊已。
策杖一幽尋,潺潺兩澗水。
深院閉無人,微聞松落子。
造化為師非想天,流傳名跡壓耕煙。
丹崖拔地一千尺,滄海聞鐘五百年。
興到且傾燕市酒,悲來拒識隴頭弦。
哪堪重踏西城路,寒食招魂憶二賢。
越國年年教習流,朱旗玄甲總沈浮;歲星不識今何在,依舊欃槍掛斗牛!
即看江鳥盡流離,精衛何從借一枝;最恨蹛林秋祭后,天驕猶自灼羊脾。
平陵疇昔富梧桐,聞說樵蘇樹已童;華表亦含千載恨,空傳鶴夢到江東。
把酒題糕興未孤,仙亭四合宴清娛。
黃花舊里親朋遠,碧海西風節物殊。
晝永庭墀秋一鶴,年豐歌頌野多稌。
登高健足應猶昔,醉上榕梁不索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