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作問詩 其三
問山何意及郊農,
天欲為霖不見容。
少閉土囊誅嘯虎,
也教云氣得從龍。
問山何意及郊農,
天欲為霖不見容。
少閉土囊誅嘯虎,
也教云氣得從龍。
問山巒有何心思顧及城郊的農民,老天想要降雨卻不被允許。若能暫且關閉土洞誅殺呼嘯的老虎,也能讓云氣得以跟隨飛龍形成降雨。
及:顧及。
霖:久下不停的雨。
土囊:土洞。
嘯虎:呼嘯的老虎。
從龍:《易·乾》:“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后以“云從龍”比喻云氣聚合隨龍而出,這里指形成降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題“久旱”可知,當時處于干旱時期,農民面臨著嚴重的旱災,生活困苦。詩人看到此景,心系百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久旱不雨的關切和對阻礙降雨因素的批判。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意象和象征手法來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現實和詩人的人文關懷。
庭陳大樂,作當太微。
凝旒負扆,端拱垂衣。
鴛鸞成列,簪組相輝。
御爐香散,郁郁霏霏。
肅肅清廟,登顯至德。
澤周八荒,兵定四極。
生物咸遂,群盜滅息。
明圣欽承,子孫千億。
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暖。
簾開明月獨窺人,敧枕釵橫云鬢亂。
起來瓊戶寂無聲,時見疎星渡河漢。
屈指西風幾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
端拱承休命,時清荷圣皇。
四聰聞受諫,五服遠朝王。
景媚鶯初囀,春殘日更長。
命筵多濟濟,盛樂復鏘鏘。
酆鎬誰將敵,橫汾未可方。
愿齊山岳壽,祉福永無疆。
風云喜際會,雷雨遂流滋。
薦幣虛陳禮,動天實精思。
漸侵九夏節,復在三春時。
霡霂垂朱闕,飄飖入綠墀。
郊坰既霑足,黍稷有豐期。
百辟同康樂,萬方佇雍熙。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嶠金巒鎮紫微。
均露均霜標勝壤,交風交雨列皇畿。
萬仞高巖藏日色,千尋幽澗浴云衣。
且駐歡筵賞仁智,雕鞍薄晚雜塵飛。
辰位列四星,帝功參十亂。
進賢勤內輔,扈蹕清多難。
承天厚載均,并耀宵光璨。
留徽藹前躅,萬古披圖煥。
本邦伊晉,惟時不靖。根柢之搖,枝葉攸病。
守臣不任,勚于神圣。惟鉞之興,翦焉則定。
洪惟我理,式和以敬。群頑既夷,庶績咸正。
皇謨載大,惟人之慶。
昭昭上帝,穆穆下臨。
禮崇備物,樂奏鏘金。
蘭羞委薦,桂醑盈斟。
敢希明德,幸罄莊心。
雷出應乾象,風行順國人。
川途猶在晉,車馬漸歸秦。
背陜關山險,橫汾鼓吹頻。
草依陽谷變,花待北巖春。
聞有鹓鸞客,清詞雅調新。
求音思欲報,心跡竟難陳。
眷言君失德,驪邑想秦余。
政煩方改篆,愚俗乃焚書。
阿房久已滅,閣道遂成墟。
欲厭東南氣,翻傷掩鮑車。
備禮用樂,崇親致尊。
誠通慈降,敬徹愛存。
獻懷稱壽,啐感承恩。
皇帝孝德,子孫千億。
大包天域,長亙不極。
八音具舉,三壽既盥。
潔茲宗彝,瑟彼圭瓚。
蘭肴重錯,椒醑飄散。
降胙維城,永為藩翰。
紺筵分彩,珤圖吐絢。
風管晨凝,云歌曉囀。
肅事蘭羞,虔申桂奠。
百谷斯登,萬箱攸薦。
不宰元功,無為上圣。
洪源長發,誕受天命。
金奏迎真,璇宮展盛。
備禮周樂,垂光儲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