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作四首 其二
九月都門凜欲霜,羸軀恩免立鹓行。
細書付吏謄初稿,和藥呼兒對古方。
陋巷閉門常謝客,高齋掃地獨焚香。
此生自計終何取,似有山林一日長。
九月都門凜欲霜,羸軀恩免立鹓行。
細書付吏謄初稿,和藥呼兒對古方。
陋巷閉門常謝客,高齋掃地獨焚香。
此生自計終何取,似有山林一日長。
九月的京都街頭已經冷得像是要下霜了,我體弱多病,蒙恩不用再去朝班站立。把寫好的小字文稿交給官吏去謄抄初稿,呼喚兒子按照古方來調配藥物。我在簡陋的小巷里閉門謝客,獨自在高齋打掃干凈后焚香。我這一生自己盤算最終能有什么收獲呢,似乎只有在山林中度過的日子才是最愜意的。
都門:京都城門,這里指京都。
凜欲霜:寒冷得像是要下霜。
羸軀:瘦弱的身體。
鹓行:指朝官的行列。
細書:小字書寫的文稿。
和藥:調配藥物。
陋巷:狹窄的小巷。
高齋:高雅的書齋。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因身體原因或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蒙恩得以暫離朝班。當時可能處于秋季,天氣漸冷,詩人在京都過著相對閑適的生活,由此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對官場的倦怠。其特點是通過細膩的生活場景描寫展現心境,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和情感傾向。
離笛作邊聲,憐君萬里行。雪埋光祿塞,云起赫連城。地入龍沙闊,身將馬革輕。封侯原素志,去矣莫沾纓。
大邊物色更無春,碧玉芳年事冠軍。人世死前惟有別,陽臺去作不歸云。
暮江初漲浪翻狂,一葉輕舟泛渺茫。我愧人非跛男子,安能與世作津梁。
吾輩公推健吏才,送君帆向九江開。昔隨博望乘查去,今就匡君看瀑來。倘假軍符堪頗牧,即論文檄亦鄒枚。官閑且聳登高目,何處文成舊將臺?
小住揚州杜牧之,瓠園十載寄相思。落花啼鳥春如此,盡是當年水部詩。維揚三日此勾留,月影扶疏花影稠。名士園亭才子筆,一門風雅足千秋。嘔血文章哭當歌,一編風雨費吟哦。家聲兩字傳忠孝,太傅遺碑墮淚多。子夜聞歌喚奈何,人間祇是別離多。西江明月團圓否,好看雙星渡絳河。一官勞我事風塵,太息儒冠誤此身。鴻爪天涯隨處印,十年重與證良因。
迢迢空劫勿能收,非相非名觸處周。罔象無心珠自現,何勞汩沒外馳求。
三徑頻來藉碧苔,一區吾豈草玄才。旋呼白鶴為童子,笑指春江是綠醅。隔岸黃塵休舉扇,西山晴色好登臺。金門錯憶浮生事,何似林中酒一杯。謝家池館半蒿萊,話舊重斟竹下杯。漁艇夜隨雙澗入,蓽門晴向五峰開。求田計總輸秦客,張樂人猶指漢臺。不是北山迷出處,煩君騎馬到蒼苔。
盛德能容人有技,忮心尤忌士知名。訓狐聲厲憎韓子,鸚鵡才高累禰平。斑特隱君幾負局,塞鴻奴輩不煩坑。客來林下溫前話,尚得山翁掩耳驚。
云水涵虛窗,往來浮野馬。紫芝青巖上,采之動盈把。漁艇晚歸來,系在柴門下。
悌為兒童時,受知丞相素。常恐不得死,仰負名賢顧。乃知名下士,關系非細故。幾幸出其門,愿言步亦步。盛名不自愛,渝節而攺度。舉世遂靡然,豈非為所誤。
吾性能忍窮,所以不仕宦。兩紀加一載,考槃歌在澗。當車穩杖屨,當肉飽藜莧。雖然鮮歡娛,終不墮憂患。憶昔四十九,奏書似臺諫。請劍斬佞臣,此賊罪惡貫。倏忽三十秋,往事如夢幻。不死踰八旬,幾度見賓雁。
丹梯起杰構,陡出松檜頂。置身何縹緲,眥皆入涬溟。睛暉蕩朝昏,全湖辨畦町。眷懷王宋作,一代留遺馨。驂鸞詎易期,塵夢聊一醒。
寒信回窮漠,懸軍尚朔方。殘旗孤壘月,哀角五更霜。榆葉飄金甲,邊風裂箭瘡。黃花猶未解,七尺委沙場。
春事動經丘,修槐蔭廣疇。微云澹新綠,小雨破先秋。本自三公貴,何須萬戶侯。興移置堂宇,千載挹風流。
長對春風裛淚痕,殷紅馬上石榴裙。無端更唱關山曲,哀怨教人不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