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紗窗烏夜啼 冬至
猊毬香細熨紅潮。初雪上梅梢。
斜拋雙剪裁金勝,拭花翹。
看取釵頭占出內家嬌。唇珠淺約紅蕤冷,為誰怯、瘦盡宮腰。
繡工一線新添卻,恁無聊。從此春愁千縷、倍難消。
猊毬香細熨紅潮。初雪上梅梢。
斜拋雙剪裁金勝,拭花翹。
看取釵頭占出內家嬌。唇珠淺約紅蕤冷,為誰怯、瘦盡宮腰。
繡工一線新添卻,恁無聊。從此春愁千縷、倍難消。
香爐中香料的煙氣細細裊裊,映照著女子臉上泛起的紅暈。初雪落在了梅樹梢頭。女子將彩紙剪成雙勝,輕輕擦拭著頭上的花鈿。瞧那釵頭的裝飾盡顯宮廷女子的嬌美。她唇上的口紅顏色漸淡,帶著幾分清冷,不知為誰而如此嬌羞、身形消瘦。刺繡的針腳又添了新的,可她卻覺得無比無聊。從此之后,那千縷春愁更是難以消解。
猊毬:獅子形的香爐。
紅潮:指女子臉上泛起的紅暈。
金勝:一種剪成雙勝形的彩紙,為古代婦女的首飾。
花翹:古代婦女首飾。
內家嬌:宮廷女子的嬌美姿態。
紅蕤:這里指口紅。
宮腰:本指宮女的細腰,后泛指女子纖細的腰肢。
此詞創作于冬至時節,冬至在古代是重要節日,宮廷中會有相應的慶祝活動。作者可能是看到宮廷女子在節日中的裝扮和狀態,結合女子的情感,創作了這首詞。當時宮廷生活看似奢華,但女子可能因情感或宮廷規矩等因素,內心充滿孤寂和哀愁。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宮廷女子的哀怨春愁。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優美華麗,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女子的生活和心境。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為研究古代宮廷女子生活和情感提供了生動的資料。
沉沉無語意如癡,春到窗前竟不知。 忽見寒梅香欲褪,一枝猶憶寄相思。
寶劍橫斜天欲曉,洗凈魔佛逼人寒。 匣中陰陰光生處,衲子徒將正眼看。
白額藏巖煙霧昏,異中來也自驚群。 草深直下無尋處,觸著輕輕禍到門。
釣得鱸魚不賣錢,船頭吹火趁新鮮。 樽有酒,月將圓,落得今宵一醉眠。
化鶴歸來淚滿襟,文章氣節重東林。 祇緣紅豆難拋擲,怕問西湖水淺深。
南渡倉皇國事非,玉環悔未系羅衣。 登仙獨讓孫公子,自作鴛鴦拂水飛。
憶昨朝真暫憩留,清宵澒洞乳泉流。 重來人在山尤好,剩喜涼生暑頓收。 玉柱擎天高拔地,翠蛟擁日冷涵秋。 蠅頭蝸角如飴美,林下誰能一轉頭。
積雪暗重云。閑愁入歲新。小紅爐、薄酒能溫。無奈此中消未得,才遣去、又還人。 寥落舊情親。繁華事易陳。話悲歡、識曲誰真。屈指古今多少事,都只是、鏡中春。
將對欲,可對堪,德被對恩覃。權衡對尺度,雪寺對云庵。安邑棗,洞庭柑,不愧對無慚。魏征能直諫,王衍善清談。紫梨摘去從山北,丹荔傳來自海南。攘雞非君子所為,但當月一;養狙是山公之智,止用朝三。
山谷松風賦響湯,茗甌今帶六經香。 君詩莫道窮無對,高出車聲繞九羊。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后來何酷。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 豈不念,疆圻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庭下石榴花亂吐,滿地綠陰亭午。午睡覺來時自語,悠揚魂夢,黯然情緒,蝴蝶過墻去。 骎骎嬌眼開仍,悄無人至還凝佇。團扇不搖風自舉,盈盈翠竹,纖纖白苧,不受些兒暑。
橫笛何人夜倚樓,小庭月色近中秋。 涼風吹墮雙梧影,滿地碧云如水流。
項城韓云門,名堳,聘戚氏女,未幾,兩目失明。戚謂韓郎年少能文,必成遠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欲毀婚而終女子于家。韓之父母將許之,云門毅然不可,如禮迎娶以歸。戚不得已,媵以美婢。云門曰:“人情見則欲動,不若無見,以全我居室之好。”遂遣婢還。后以壬子拔貢舉于鄉,出為教諭。摯婦偕行,伉儷無間。豫人稱其篤行,以為宋之劉庭式再現于今。
蟠桃一實三千年,銀杏著子三十載。 老僧只作旦暮看,汝莫匆匆宜少待。 階前始芽今出屋,便是攜籃走僮仆。 伴我東園看菜歸,與汝煎茶剝柔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