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其二 送春
愁里送春春莫誤。愁共春來,春去愁須去。
難道春歸無著處。愁邊便是春歸路。
愁到而今春亦苦。交付愁魔,不管春無主。
料得拋愁春不許。明年依舊和他住。
愁里送春春莫誤。愁共春來,春去愁須去。
難道春歸無著處。愁邊便是春歸路。
愁到而今春亦苦。交付愁魔,不管春無主。
料得拋愁春不許。明年依舊和他住。
懷著愁緒送春離去,春天可別誤了行程。憂愁隨春而來,春去憂愁也該離去。難道春歸就沒有去處了嗎?憂愁的邊緣便是春的歸路。憂愁到如今,連春天也感到痛苦。把憂愁交給愁魔,卻不管春天已無主。料想春天不會拋下憂愁離去,明年依舊會和憂愁相伴。
莫誤:不要耽誤。
著處:去處。
愁魔:指憂愁。
無主:沒有依靠。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中可推測詞人可能在經歷了一段美好時光后,面臨時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情景,從而借送春抒發內心的憂愁。
這首詞主旨是借送春表達憂愁之情。其特點是將愁與春緊密聯系,構思新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以獨特視角展現情感,有一定藝術價值。
投票喧傳住姓名,別翻花樣出嵌城。袖中一卷花千種,李艷張嬌細品評。
有子今為門下省,羨公猶是黑頭時。鶴姿已卜仙人壽,鸞誥新蒙圣主知。家近函關多紫氣,地連嵩岳長靈芝。曾觀奉使琉球錄,天報忠臣良在茲。
孤云兩角,去天一握。
少年輕銳喜談兵,父學雖傳術未精。一敗誰能逃母料,可憐四十萬蒼生。
盧溪溪水接宣風,四面青山圖畫中。盡日苦吟吟不足,始知才盡景無窮。
湖濱宜草木,修竹可三尋。廛居多野思,移種近墻陰。及爾迷未醒,方予熱正侵。無嫌不逮本,地薄肯成林。
昔有故廬鷗渚上,東風繞屋看梅花。北京二十馀年住,幾度披圖倍憶家。萬蕊千葩瀲滟春,彩毫揮灑得天真。洛陽花品多堪畫,不似羅浮迥絕塵。畫史皆明造化功,清江不與會稽同。古今吟詠多高致,豈必林家香影中。歲歲陽和獨早回,含冰綴雪晃晴暉。向來止渴人皆重,太息調羹事久稀。共愛開花擅早春,何分芰帶與朝紳。玉堂金閣看尤好,不但疏籬野水濱。
荼縻架上鶯聲細。也道春光麗。輕寒輕暖養花天。早有牡丹幾種、色鮮妍。晴絲抱逗殘紅片。兜住垂楊線。游人半為踏青歸。恐怕妒花風雨、兩相催。
一千五百人善知識,大坐當軒取意描。眼上安眉猶不薦,面前球之更相饒。德山師之師,巖頭師之友。有是師,有是友,而負一千五百人善知識之地,而于法道大成也宜矣。至若開雪山,則忠懿閩王為之檀越。辦眾事,則興圣國師為之服勤。定其宗,則有云門偃。正其派,則有玄沙備。自馀棱展勁孚,鵝湖鏡清流,皆分光四海,若揭日月。嗚呼盛哉,瞻之仰之。殺人老賊面前,球子井贓捉獲。
鼓棹揚帆,駕沒底船。橫行海上,神頭鬼面。
虎嘯中原天地間,白云猶得一溪閑。溪前送客師應笑,何事柴桑亦出山。
月光流如酥,天影湛于水。饑鶴啄梅花,風吹酒波起。
綠楊外,瓢笠蕭蕭,喚渡春江尾。想此情猶戀,齋廚櫻筍,山園桃李。向津樓斜倚。隔花鞭影回頭指。隱隱見,四百八十,南朝煙寺。問師何意。將三春、錦片年光,擲與江東,野外沙際。況逢連歲關河,滿斜陽、荒亭衰壘。怕他年、又紅鯉無書,金鴻少使。欲倩神僧咒,為君禁住流水。
山川何處息戎馬,儒冠不必談風雅。駝天臺下表難成,念我頭顱非壯者。天末勞人憐汝才,慷慨挺出風塵下。十年浪走我真癡,季也能賢心自寫。皖公山色清黃埃,李侯莫叟當世才。與我交游招不去,片帆看汝西南來。吾弟行蹤不寂寞,我且為之歌徘徊。不見云中兩鳴雁,分飛千里流音哀。男兒當為濟世用,膽氣不雄何異眾。中興諸將豈從容,所嗟悲憤纏云夢。相公襟抱真王佐,不日秣陵賊當破。汝今名隸相公軍,舉酒堪為行子賀。撥亂扶危須古豪,況今言路收芻蕘。孔璋行矣莫自失,愛吾劍氣凌斗杓。行逢故人問吟客,為道堪賦《平蠻謠》。
根盤紅日近,枝聳碧云高。閬苑鄰青李,瑤池映翠濤。偷須防曼倩,熟擬宴仙曹。莫訝如瓜大,甘香勝玉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