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六日召對文華殿旋奉嚴旨革職待罪感恩述事三首 其二
破帽青衫又一回,當筵舞袖任他猜。
平生自分為人役,流俗相尊作黨魁。
明日孔融應便去,當年王式悔輕來。
宵來吉夢還知否,萬樹青山早放梅。
破帽青衫又一回,當筵舞袖任他猜。
平生自分為人役,流俗相尊作黨魁。
明日孔融應便去,當年王式悔輕來。
宵來吉夢還知否,萬樹青山早放梅。
我又一次戴著破帽、穿著青衫,在筵席上盡情舞動衣袖,任由他人猜測我的心思。我這一生本就自認會為人所驅使,卻被世俗之人尊為黨魁。明天我或許會像孔融一樣離去,當年真后悔像王式那樣輕易入朝。夜里做的吉祥之夢你可知道?那萬樹叢中的青山上早已綻放著梅花。
破帽青衫:破舊的帽子和青色的衣衫,形容落魄的樣子。
當筵舞袖:在筵席上舞動衣袖,有放浪形骸之意。
為人役:被人驅使。
黨魁:政黨的首領,這里指被世俗認為是某一派別的領袖。
孔融:東漢末年文學家,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王式:西漢經學家,曾被召為昌邑王師,后因昌邑王被廢而受牽連。
宵來:夜里。
此詩應創作于詩人被召對文華殿后遭嚴旨革職待罪之時。當時政治斗爭激烈,詩人可能因堅持自己的立場和觀點,觸怒了某些勢力,從而遭遇了這樣的變故。詩人在這樣的困境中,以詩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革職待罪時表達自己的心境。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復雜,既有對命運的無奈,又有對自身品格的堅守。它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環境和詩人的遭遇,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詩人的氣節和文學才華。
龍首山頭桑苧翁。
深夜涼風發,迢遙送笛聲。只愁江月破,不放野云行。怨曲人多感,離腸恨易生。病中催坐起,傾側若為情。
圣祖功勛大,多方奠兩儀。誰云全盛世,乃是諱言時。筆短謀猷遠,坐孤更漏移。臣非愛多事,法祖以為期。
地白云黃雪亂飛,虛檐風急撲征衣。子猷入夜乘舟去,蘇武殘年持節歸。兵后殊方為客苦,病來親友到門稀。何緣得似兒童歲,貂帽狐裘學打圍。
滿目悲風起白楊,幽明相隔路茫茫。穗帷塵暗靈何在,寶婺星沉夜不光。忽爾無心呼阿母,猶然有夢禮醫王。板輿此日難重御,一到花間一斷腸。
倚樹空驚白發新,風飄萬點正愁人。不知誰唱歸春曲,更在朱欄綠水濱。
志業平生遠,發軔壯茲行。過家娛彩服,入郡引前旌。夕浦船依市,春山柳向城。楚邦民俗好,應愜宦游情。
會少別多,春也似人,魂夢飛越。藥裹香中,枉花團宮纈。占雨候、黃梅正老,唱陽關、楊枝待折。更留何計,五夜漏聲,紅淚蟾蜍咽。東風原是客。何況杜宇催別。悔不依禪,悟三生空闊。算天上離愁難寄,感人間同心暗結。萬般情緒,裊碎海棠絲上月。
無營詩亦苦,謾說有營勞。鳥宿三更轉,松涼孤月高。客情疏晚計,人事重秋毫。我欲棲林壑,忘言醉濁醪。
傅君隘流俗,舉步追古人。古人去已遠,斯道為荊榛。出門抱高志,區區向誰陳?十年江海上,漂泊但一身。念我德不孤,邂逅遂見親。相知寧苦晚,不覺逾三春。精微共探討,議論發清新。誼合然諾重,途窮憂思頻。如何語離別,使我意酸辛。酸辛不在別,欲留我何貧。閩水東赴海,楚山西入秦。春波正浩蕩,誰能知其津?
恰到楊村舊馬頭,北風吹雨便成秋。嗚嗚鬼物敗人興,掩卻篷窗且睡休。
宦情時事劇秋云,話到傷心不忍聞。別夢迢迢似明月,漢關楚塞遠隨君。
緬想如天遠,由來路不賒。快穿靈運屐,徑造普賢家。仰睇云霄遠,回觀錦繡華。老難持凈戒,細細酌流霞。
一廛避地本依劉,聞得更書始欲愁。舊德鐫碑在人口,歸裝載石壓溪舟。寄書莫忘青泥信,把酒誰同黃菊秋。新閣詩增風月價,自應神物護銀鉤。
秋高朔馬肥,壯士多感激。起看天宇空,萬物盡陰黑。連年稍艱食,所至多盜賊。人情有馴致,世或尚姑息。坐令鼠子輩,漸欲穴我室。茍生各有養,飛走隨所得。奪攘乃如此,彼計多變易。我生無根蒂,尚守祖父宅。邇來時命乖,仆仆州縣客。兩親化為土,弟妹各狼藉。箕風度窗牖,蟋蟀催婦織。貧家一匹絹,已費幾蠶力。夫妻僅補綴,幸寬兒女責。復思后來事,對酒不能吃。人言有定數,禍福那可擇。胡為自慘戚,三十頭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