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里
妖氛此日盡驅除,將母依然里巷居。
幸得懷中分陸橘,那愁花下乏潘輿。
墻陰蔓草無人薙,屋后荒畦待雨鋤。
圣主求賢聞若渴,季春應必聘弓車。
妖氛此日盡驅除,將母依然里巷居。
幸得懷中分陸橘,那愁花下乏潘輿。
墻陰蔓草無人薙,屋后荒畦待雨鋤。
圣主求賢聞若渴,季春應必聘弓車。
如今妖邪之氣已被全部驅除,我帶著母親依舊回到家鄉的街巷居住。慶幸能像陸績那樣懷橘孝母,哪會發愁沒有潘岳那樣的彩車陪母親出游。墻根的蔓草沒人修剪,屋后的荒田等待著雨后去鋤。聽說圣主求賢若渴,暮春時節定會派來聘賢的車駕。
妖氛:指邪惡的勢力或不祥的氣氛。這里可能指戰亂等不良狀況。
將母:帶著母親。
分陸橘:用陸績懷橘的典故,陸績六歲時,在袁術處做客,藏起三個橘子想帶給母親,體現其孝心。
潘輿:潘岳任河陽令時,常乘彩車奉母出游,后以“潘輿”代指奉養父母。
薙(tì):除草。
荒畦:荒蕪的田地。
季春:春季的最后一個月,即農歷三月。
聘弓車:古代帝王聘請賢才時用的一種車,這里指朝廷征聘人才。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可能是社會局勢從動蕩走向穩定,詩人帶著母親回到家鄉。圣主求賢若渴的描述,可能反映出當時朝廷有招攬人才、治理國家的需求,詩人也期望能得到任用。
這首詩主旨圍繞回鄉后的生活和心境,展現了詩人的孝親之情和對家鄉的關注,同時表達了渴望為朝廷效力的愿望。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文人心態。
冰花的皪冰蟾下。松煙竹霧溪橋夜。斜倚小峰巒。依依同歲寒。 生綃明粉墨。淺笑猶傾國。恰似野橋看。飄零只等閑。
山立翠屏開幾面。畫舸經行,蒲葺□□岸。想過溪門帆影轉。湖光忽作浮天遠。詩卷來時春晼晚。愁把釣游,佳處尋思遍。不許冷官人所賤。拘纏自嘆冰蠶繭。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披襟。 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 蘭皋新漲綠溶溶。流恨落花紅。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下裁縫。相思謾然自苦,算云煙、過眼總成空。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輪奐半天上,勝概壓南樓。籌邊獨坐,豈欲登覽快雙眸。浪說胸吞云夢,直把氣吞殘虜,西北望神州。百載一機會,人事恨悠悠。 騎黃鶴,賦鸚鵡,謾風流。岳王祠畔,楊柳煙鎖古今愁。整頓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為酬。杯酒不在手,雙鬢恐驚秋。
我腳驢腳,放過一著。 龐公笊籬,清平木杓。
南北聳層巒,錢塘夕照寒。故家原在此,今友起為官。
回首追談笑,從茲振羽翰。他年歸故里,我藉問臨安。
誰識虎頭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無路到公卿。蕭蕭茅屋下,白發老書生。 邂逅對床逢二妙,揮毫落紙堪驚。他年聯袂上蓬瀛。春風蓮燭影,莫問此時情。
回首覽燕趙,春生兩河間。曠然萬里馀,際海不見山。 雨歇青林潤,煙空綠野閑。問鄉何處所,目送白云還。
插天翠壁,排山雪浪,雄關險扼東溟。沙嶼布棋,飚輪測線,龍驤萬斛難經。笳鼓正連營。聽回潮夜半,添助軍聲。尚有樓船,鱟帆影里矗危旌。 追思燕頷勛名,問誰投健筆,更請長纓?警鶴唳空,狂魚舞月,邊愁暗入春城。玉帳坐談兵。有獞花壓酒,引劍風生。甚日炎洲洗甲,滄海濁波傾?
臺灣自設行省,撫藩駐臺北郡城,華夷輻湊,規制日廓,洵海外雄都也。賦詞紀盛。
客來新述瀛洲勝,龍荒頓聞開府。畫鼓春城,環燈夜市,娖隊蠻韡紅舞。莎茵繡土。更車走奇肱,馬徠瑤圃。莫訝瓊仙,眼看桑海但朝暮。 天涯舊游試數。綠無環廢壘,唬鵙凄苦。絕島螺盤,雄關豹守,此是神州庭戶!驚濤萬古。愿洗凈兵戈,卷殘樓櫓。夢踏云峰,曙霞天半吐。
旗亭舊夢空留跡,髯也飄蕭。鬟也嬌嬈。八尺風漪尺八簫。
豪情我亦龍川亞。一領青袍。一曲紅幺。腸斷松陵十四橋。
春痕澹沱。指赤闌倒水,綠深江左。隔斷虹橋,酒旗無力風前簸。
和煙和雨千絲裹。系不住、舊時蘭舸。帶斜陽、青粉墻西,但暮鴉飛墮。
休問前生絮果。是黃染畫衣,碧梳鬟朵。綺陌人歸,玉鞭曾送斑騅過。
飄零張緒誰憐我。又客里、清明槐火。怎知他、獨倚高樓,眉暗鎖。
麝沈金鴨。正瑤宮漏靜,嫩寒初怯。喚侍兒、密焙熏籠,已弱不勝扶,凍眸微合。
懶甚腰支,看踠地、繡衣斜搭。笑瓏松鬢亸,睡態未蘇,似醉春榼。
生香更添艾納。任羅衾半角,紅浪堆壓。剩幾縷、心字成灰,把寂寞珍珠,悄封檀匣。
撥罷釵蟲,飏寶篆、指痕新掐。但盈盈、夜窗送曙,淚凝絳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