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孺子祠
務創西都弊,寧知此一時。
忠邪爭憤嫉,基業竟陵遲。
豈曰忘五就,哀哉逢百罹。
嚴陵亦同趣,始盛及終衰。
潛德固宜祀,高文寧可埋。
凄涼危像設,漬蝕半莓苔。
昧爾前賢貴,空令見者哀。
欲言寧我聽,小立謾徘徊。
務創西都弊,寧知此一時。
忠邪爭憤嫉,基業竟陵遲。
豈曰忘五就,哀哉逢百罹。
嚴陵亦同趣,始盛及終衰。
潛德固宜祀,高文寧可埋。
凄涼危像設,漬蝕半莓苔。
昧爾前賢貴,空令見者哀。
欲言寧我聽,小立謾徘徊。
致力于開創西都卻留下弊端,哪里知道會是這樣的時勢。忠臣和奸臣相互憤恨嫉妒,國家基業最終走向衰敗。怎能說他忘了多次出仕的機會,可悲啊遭遇諸多苦難。嚴陵也有同樣的志趣,從興盛走向衰落。潛藏的品德本就該祭祀,高雅的文章怎能埋沒。祠堂里的神像凄涼破敗,被莓苔侵蝕了一半。不明白前賢的可貴,只讓見到的人徒增哀傷。想說的話又有誰聽,只能短暫站立漫然徘徊。
務創西都弊:致力于開創西都(可能指東漢建都洛陽)卻留下弊端。
寧知:哪里知道。
忠邪:忠臣和奸臣。
竟:最終。陵遲:衰敗。
五就:多次出仕。
百罹:諸多苦難。
嚴陵:指嚴光,字子陵,東漢隱士。
潛德:潛藏的品德。
高文:高雅的文章。
像設:神像。
漬蝕:被侵蝕。
昧:不明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身處一個政治局勢不穩定、國家走向衰落的時期??吹饺孀屿舻钠茢?,聯想到歷史上的興衰和前賢的遭遇,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國家興衰和前賢命運。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結合,借祠廟之景抒發內心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詩人對歷史和社會的深刻思考。
蘊懷珠玉泛清波,采采旁人勸渡河。拉伴卻回煙棹去,白蘋風急曉霜多。
說難死韓非,法蔽嘆商鞅。當時軒冕計,肯作刀鋸想。辰來陰影集,事過流電往。胡為意無窮,機械日爭長。俗中多局促,正覺斯道廣。斯道不可迷,荒涂辟榛莽。
春風猶記舞衣斑,暫借圖書白晝閑。最是酒醒人靜后,夢魂無夜不君山。
生計曾無聚沫,孤蹤謾有清風。治產猶嫌范蠡,攜孥頗笑梁鴻。
細顧平生出處間,天真不泯欠防閑。雖羈縲紲非其罪,縱戍荒陲亦自安。君實曾無私怨敵,長卿剩有舊悲歡。多情底事空憂患,悵對蒼穹夜色寒。
一峰一瀑布,高者是黃巖。雨過人爭望,湖邊宿片帆。
笑談樽俎有馀歡,不獨民安吏亦安。競喜鯫生兼盛賜,那堪鶚表錄微官。投機已發千鈞弩,速化仍資九轉丹。青眼相逢尤異處,他年翹館舊門闌。
采蓮莫采花,花心有蓮子。蓮子未可餐,花心苦無比。采蓮莫采葉,留葉制郎衣。自從采蓮去,冷落鴛鴦機。郎在寒江千里外,蓮葉蓮花不成采。無因折藕被絲牽,惹起春愁溟似海。
內髻宮釵出近臣,娥眉處處捧龍鱗。北京雖有中秋月,西上還看十月春。
芒山視洛邑,函谷望秦京。遙分承露掌,遠見長安城。故鄉已可識,游子必勞情。霧罷前林見,風息涌川平。坐觀暮潮落,漸見夕煙生。無由一羽化,徒想御風輕。
春日山亭飯,青枝古樹陰。親朋知老病,田舍豈初心。月白水泉瑩,花多煙霧深。酒邊防惡俗,醉語費披尋。人誰憐老子,我自類癡兒。愛草留荒徑,疏泉入小池。春風隨處是,晴日與花宜。好客能相貸,攜鋤出短籬。小圃依山入,危亭隱磴斜。林塘掃寒雨,籬落臥疏花。處士七松宅,先生五柳家。柴門何所待,倚杖數昏鴉。
一室閒居俗慮清,題詩問菊見高情。何如解帶花間坐,莫負秋晴送馬迎。
頤真懷老彭,用之師大禹。斟雉道不傳,河流遽如許。觴淩屹黔艧,仁知似交語。撫化坐超忽,參錯成賓主。
秋風吹落葉,蕭颯玉階飛。忽逐先冬雪,飄花入禁闈。氣蚤偏驚雁,寒多未授衣。寄言采菊者,并折瑤華歸。
瑤岑抱圓虛,珠林陟云上。徑幽秋桂深,澗回夏泉響。空庭一虎臥,落日數僧講。黃堂頗遑暇,朱幡輒時往。洗耳聞梵音,觀心息塵想。自非政清凈,詎能遂佳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