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溪橋散步
皎月自東升,光照千山晝。長橋躡飛空,倒影瀉奔溜。
寒潭凈泥沙,巖崩石骨瘦。波痕浸虛白,表里盡通透。
幽人一散步,惜此光明候。萬籟浩無聲,木末嚴風逗。
數舟依淺瀨,明滅鐙如豆。欲去聞清謳,余響入遙岫。
夜靜群動收,百物同一息。逝者如斯夫,奔流無停刻。
如彼明月光,西沒復東出。昭昭河漢間,不礙蟾蜍蝕。
一元運終始,偉哉造物力。水亦長無盡,月亦永無極。
流觀宇宙內,妙理尋可得。仰首視高天,萬古青蒼色。
皎月自東升,光照千山晝。長橋躡飛空,倒影瀉奔溜。
寒潭凈泥沙,巖崩石骨瘦。波痕浸虛白,表里盡通透。
幽人一散步,惜此光明候。萬籟浩無聲,木末嚴風逗。
數舟依淺瀨,明滅鐙如豆。欲去聞清謳,余響入遙岫。
夜靜群動收,百物同一息。逝者如斯夫,奔流無停刻。
如彼明月光,西沒復東出。昭昭河漢間,不礙蟾蜍蝕。
一元運終始,偉哉造物力。水亦長無盡,月亦永無極。
流觀宇宙內,妙理尋可得。仰首視高天,萬古青蒼色。
皎潔的月亮從東方升起,月光照耀得千山如同白晝。我漫步在長長的橋上,橋像飛在空中,它的倒影映在奔騰的水流中。寒冷的潭水清澈,泥沙沉淀,山巖崩塌后石頭顯得清瘦。波光浸潤著潔白的月色,里里外外都清澈透明。我這個幽居之人出來散步,珍惜這美好的月光時刻。萬籟俱寂,樹梢間有寒風輕拂。幾只小船停靠在淺灘,燈光如豆忽明忽暗。我正要離開時聽到了清脆的歌聲,余音飄進了遠處的山巒。夜晚寂靜,萬物都停止了活動,一切都在沉睡。時光像這流水一樣,奔騰不息。就像那明月,西沉后又會東升。它在銀河間明亮皎潔,也不妨礙會被蟾蜍(指月食)侵蝕。宇宙萬物循環往復,偉大啊,這造物的力量。水永遠流淌不盡,月亮也永恒存在。縱觀宇宙之內,奇妙的道理可以探尋得到。我仰首望著高遠的天空,它萬古都是那青蒼的顏色。
躡:踩、踏,這里有漫步之意。
奔溜:奔騰的水流。
虛白:指皎潔的月光。
幽人:幽居之人,作者自指。
木末:樹梢。
嚴風:寒風。
淺瀨:淺灘。
鐙:同“燈”。
清謳:清脆的歌聲。
遙岫:遠處的山巒。
蟾蜍蝕:指月食,古代傳說月食是蟾蜍吞食月亮。
一元:指宇宙萬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詩人在一個寧靜的月夜,漫步于溪橋之上,被眼前的自然美景所觸動,從而引發了對時光、宇宙的思考,于是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月夜溪橋之景,抒發對自然和宇宙的感悟。其特點是景、情、理交融,以景引情,以情入理。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深刻的思考,體現了其較高的文學素養。
亂紅纈眼柳花飛,煙抹沱溪秀一圍。北背美人占夢去,夕陽行客舞雩歸。三吳父老傳冰節,兩蜀江山識繡衣。預草封章千百紙,此身明日接天威。
千載右軍墅,觀鵝池尚留。寫經人已去,吊古我重游。斷渚梳翎鴨,殘碑礪角牛。不勝今昔慨,無復敢登樓。
不信搔頭花?重,數莖秋濯露溶溶。腰憎荊玉生前折,影比崔娘月下逢。摘去何人憐素腕,插來是處映秋容。薄愁莫減冰霜骨,十二金釵好向從。
日上闌干春已倦,無賴流鶯,悄把珠簾卷。六曲屏山嗟夢短,梨花落盡閑庭院。料得月華今夜滿,懊惱雙眉,不向東風展。吩咐柔絲將恨綰,相逢倘許如初見。
身居學省中,心馳千萬里。存養豈無方,所念在知己。憶與子托交,情親若兄弟。一旦成睽違,此懷何日已。浮云起半山,陰停鳳臺趾。于我豈無關,見之良足喜。山川極悠邈,日月迅流晷。努力赴脩程,去住各有指。目送隔崇墉,攬涕不能止。人生大化內,離合固難擬。云萍會有期,皓首以為俟。
廬陵蕭氏何其昌,派從江左分來長。繩繩繼繼引勿替,貴聯八葉興于唐。唐廷峨峨天宇靜,八貴相承秉鈞柄。簪纓赫奕充門閭,聲譽芬芳藹觀聽。祇慚我輩生太遲,不見渠家全盛時。寥寥仰止千載下,據圖拭目看孫枝。孫枝挺特真英器,此日牛刀姑小試。會當步武廊廟中,煜煜金章耀環佩。耀環佩,伊誰侔,立功樹業光前修。更須種德如山丘,綿綿萬葉傳無休。
當年子晉學吹笙,學得丹山兩鳳鳴。只愿凌風歸碧落,不圖代日戀周京。一朝邂逅浮丘子,鶴駕飄搖羾元始。閬風玄圃友群仙,萬歲千秋終不死。七月七日天下秋,分明返憩緱山頭。世人可望不可近,空有涕泗交橫流。吁嗟我亦子晉徒,曲終逸興凌空虛。塵寰謫限滿千歲,相與翱翔游帝都。
到門忽怪不相迎,堂上驚聞有哭聲。始悟已非生死隔,幾年來往弟兼兄。今人萬事欲心灰,憂患君曾遍歷來。親戚送將山下去,歸來一餉哭聲哀。
我詩也是詩,有人喚作偈。詩偈總一般,讀時須子細。緩緩細披尋,不得生容易。依此學修行,大有可笑事。
手持云錦到天鄉,鹓鷺亨衢共頡頏。讞法十年推定國,分符千里得王祥。清聲籍籍傳中土,爽氣飄飄接太行。政暇好書還自覽,新涼昨夜滿黃堂。
森嚴壁壘盡陰霾,冒死投奔究可哀。頗訝西鄰都咫尺,并無一個越墻來。當時城廓亦崔嵬,墻下森森白骨堆。動地狂言猶在耳,回看旗幟已成灰。潮流洶涌忽相催,畢竟風光去不回。更有何顏談勝負,可憐墻倒眾人推。往事前塵敢釋懷,秋風秋雨獨登臺。寰球今日應同祭,不讓幽靈卷土來。
掃地待花落,惜花輕著塵。游人空眷戀,踏去卻尋春。
高閣連云起,層軒逼水開。檐前芳樹繞,座上遠山來。景向春城聚,詩從暮雨催。家園增勝槩,竟日此徘徊。
城上高臺臺上樓,樓前落日滿汀洲。坐來突兀四山出,看去滄浪二水流。天畔有時疑鳳吹,人間無復想龍游。徘徊惟見殘碑在,讀罷翛然萬古愁。
廟堂只手運神籌,十萬貔貅坐上游。新貴侍中千狗尾,通侯關內幾羊頭。山陽奉祀猶存漢,箕子為奴竟入周。第一功名楚三戶,河山鐵券共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