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懷古
宮館余基輟棹過,黍苗無限獨悲歌。
荒臺麋鹿爭新草,可憐國破忠臣死,日日東流生白波。
宮館余基輟棹過,黍苗無限獨悲歌。
荒臺麋鹿爭新草,可憐國破忠臣死,日日東流生白波。
停船經過姑蘇臺的宮館舊址,看著那如茵的黍苗不禁獨自悲歌。荒廢的高臺上麋鹿爭搶著新草,可憐國家滅亡忠臣死去,只有那江水日日向東流淌,翻起白色的波浪。
宮館余基:指姑蘇臺等宮殿館舍的遺址。
輟棹:停船。
黍苗:指野草。
荒臺:荒廢的高臺,這里指姑蘇臺。
可憐:可惜。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路過姑蘇臺舊址,目睹歷史遺跡的荒涼破敗。姑蘇臺曾是春秋時期吳國的重要宮殿,見證了吳國的興衰。詩人面對這一歷史遺跡,聯想到吳國的滅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姑蘇臺的興衰,感慨歷史的興亡。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它是一首典型的懷古詩,以古諷今,引發人們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相逢相揖眼如眉,百鳥銜花尚未歸。回首春風吹夢斷,舊山云散月明時。
文壇奮跡愿多違,焚卻儒冠換鐵衣。雖是文人羞絳灌,其如武士昧攻圍。帷中夜識風云變,閫外塵清羽檄飛。思廑拊髀圖一報,旂常勒績事猶微。
詩情久未到筆端,夜寫新篁日種蘭。暑雨連綿消酷熱,癡心漸淡有清歡。萬千劫后消遙我,三四年來輾轉寒。一點靈心更純粹,驀然回首是宏寬。
當日青絲縷,此際千年樹。柳發晞春。梳籠新月。膏施青露。縱霜雪都未減姿容,況一宵風雨。五彩光明路,神勇摧天柱。骨肉情腸,弟兄心事,并肩齊步。共大昭寺唐柳永青青,永青青萬古。
窗戶潮頭雪,云霞鏡里天。島桐秋送雨,江艇暮搖煙。藕折蓮芽脆,茶挑茗眼鮮。還將歐冶劍,更淬若耶泉。
花雨潤。煙鎖玉爐香韻。笑度華年春不盡。壽觴寒食近。甲子才周一瞬。爭羨朱顏青鬢。咫尺朝元仙路穩。碧云新有信。
膽瓶花在讀書床,坐久看來似不香。便比古今求道者,學成卻與道相忘。
橘園亭畔市多塵,曲院橋邊境轉清。山色湖光精舍敞,筆床茶灶釣船輕。奈何一字不堪煮,且與三賢相并行。笑問壽藏何早計,不妨更學趙臺卿。
昨夜分明夢到家,飄飖依舊客天涯。故園門掩東風老,無限杜鵑啼落花。
白露斜飛秋滿堂,微寒先結鬢邊霜。可憐枯折山園竹,猶自虛心待鳳凰。
風度與桓典,勛勞更伏波。明珠騰謗巧,驄馬避人多。白日就長道,清秋凌大河。非關燕趙別,相送一悲歌。
一篇虺誥炳丹青,九字湯銘燦日星。不是菜朱曾有語,安能子墨重書銘。乾坤納納應無外,江漢滔滔豈暫停。絕愛郝隆書滿腹,命名稱字必尊經。
兀兀不忘機巧,灰來已得純。虛明無間斷,凈妙絕疏親。密戶寒燈曉,靈花古洞春。回途賡雪韻,門里綠苔新。
吾生后甲子,白發獨饒君。解帶千山雨,談天一片云。鳳毛三世業,驥子五花文。何以為君壽,雙江對晚曛。
千峰積瑤素,寰宇映空明。仙人好赤腳,獨躡層冰行。疊石疑瓊島,高樓思玉京。勁風仍振木,朗月已輝城。永夜山中宿,山泉松澗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