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 其二
老懷重骨肉,貧家輕別離。
饑來攜子出,低頭拙言詞。
我腸轉車輪,母淚落綆縻。
牽衣不成語,但道勿我思。
垂老別兒孫,感傷唯自知。
我生無弟兄,親戚況天涯。
馨膳托家人,痛矣《南陔》詩。
老懷重骨肉,貧家輕別離。
饑來攜子出,低頭拙言詞。
我腸轉車輪,母淚落綆縻。
牽衣不成語,但道勿我思。
垂老別兒孫,感傷唯自知。
我生無弟兄,親戚況天涯。
馨膳托家人,痛矣《南陔》詩。
年老的人看重骨肉親情,貧窮人家卻看輕離別。饑餓時帶著孩子出門,低著頭連話都說不流暢。我的愁腸像車輪轉動般難受,孩子母親的淚水像繩索上的水滴般落下。孩子拉著我的衣服說不出話,只是說讓我不要惦記他們。年老時與兒孫分別,其中的感傷只有自己知道。我這一生沒有兄弟,親戚又遠在天涯。只能把給長輩的美食托付給家人,《南陔》詩里的遺憾真是讓人痛心。
老懷:老年人的情懷。
骨肉:指親人。
綆縻(gěng mí):繩索,這里形容淚水不斷。
馨膳:美味的膳食。
《南陔》詩:《詩經·小雅》篇名,有孝養之意。
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晚年生活貧困之時。可能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與兒孫分別外出。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詩人家庭經濟困難,這種困境使得離別更加令人感傷,詩人在離別之際寫下此詩,抒發內心的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年老離別兒孫的痛苦和無法盡孝的愧疚。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樸實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打動讀者。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困境的真實寫照和對親情的重視。
牛渚西江夜,新聲月下聞。定知終夕詠,不覺曉光分。儻有樽中酒,重論日暮云。山林正憔悴,抵掌忽逢君。
竹榻無眠夜始遙,草蟲催織競喓喓。秋來風水生涼冷,憶在吳淞第四橋。
細雨夜來收,高齋爽氣浮。朝涼疑過夏,遠客易驚秋。
維此十月,物寶全富。雪梅在嶺,霜菊盈圃。梧竹之高,椿松之固。剩馥郁芬,古根盤踞。我公之壽,此未足諭。峻峙精神,蜀江廬阜。
燈火相親幾夜闌,點金愧我乏靈丹。梅花初霽枝頭雪,桂棹同翻海上瀾。打約蚤登周世岸,分攜當記老龍灘。休嗟吾道無南汝,體認都從一念間。
江城遙帶絳河斜,獨坐宵分燭吐花。鳳闕自陳容解綬,鹿門今喜得移家。閒居擬植千竿竹,學圃還栽五色瓜。直道自來難用世,好將詩酒弄煙霞。
記得中秋看明月,大家握手話平生。明朝忍向江南別,不那風前聽鳥聲。
西風晴野快揚鞭,臨水骦駒惜錦韉。蕭寺凄涼幾不到,巨楠蒼檜碧參天。
惆悵華年少故知,相逢今日未嫌遲。班彪兒女堪修史,王霸夫妻盡避時。一篋謗書磨傲骨,三閭幽意憶娥眉。自憐才地宜江海,早晚從君理釣絲。
款款出山谷,泠泠施素妝。仿形方幾筆,白紙已生香。難從枝蔓繁,心自花葉簡。顏色何足論,還君正法眼。
蛀齒已脫三,又一搖根株。雖存作臲卼,中空外色盧。剝芡偶相激,迸落如跳珠。頓豁城墮堵,深開壁穿窬。遺槎突芒刺,頰間動齟齬。比比皆老鈍,何特存廉隅。東家借小,我愿磨其觚。
杖藜徐步詣芳洲,誰信僧家有樂丘。萬樹鳥聲鳴節換,四圍春色駐溪流。吹笛誰人來古院,鳴鐘衲子在高樓。韶華屈指春將半,不醉香醪不破愁。
萬方入貢列殊珍,復見南來白象馴。瓔珞凈垂珠露濕,寶鞍高襯錦衣新。周岐不必誇丹鳳,漢苑寧須羨赤麟。圣世屢符祥瑞應,會看龍馬出河濱。
老卿文采壓江淹,挈我高棲發野潛。松閣靜臨龍虎窟,瀑布寒掛水晶簾。正須時節黃花好,肯愛川原碧草纖。夜半惠連詩夢破,諸天星斗共清嚴。
庭草何由致此祥,云英今日嫁裴航。風流總是神仙骨,時世都隨富貴妝。百子帳開脂粉氣,同心帶綰郁金香。爾家翁婿如冰玉,慶拜花前舉壽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