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觀蓮憶濂溪雅趣 其二
習家池館足留連,十丈重開玉井蓮。
清影半搖朱幕外,暗香微動綠漪前。
披襟北海渾無暑,對酒南薰恰有緣。
自別周郎誰是主,勞心空寄愛蓮篇。
習家池館足留連,十丈重開玉井蓮。
清影半搖朱幕外,暗香微動綠漪前。
披襟北海渾無暑,對酒南薰恰有緣。
自別周郎誰是主,勞心空寄愛蓮篇。
習家的池館很值得讓人留戀,池中盛開著十丈高的玉井蓮。蓮花的清影在紅色帷幕外搖曳,清幽的香氣在綠波前微微飄散。敞開衣襟如在北海一樣毫無暑氣,對著美酒與南風正好有緣分。自從與周敦頤分別后誰能成為賞蓮的主人呢?我只能徒勞地將心意寄托在《愛蓮說》這篇文章里。
習家池館:習家池,是東漢初年襄陽侯習郁的私家園林,此處泛指風景優美可賞蓮的池館。
玉井蓮:傳說中的仙蓮,這里形容蓮花高大美麗。
朱幕:紅色的帷幕。
綠漪:綠色的水波。
披襟北海:典出《昭明文選》,形容人在夏日感到涼爽愜意。
南薰:指南風,《孔子家語·辯樂解》有“南風之薰兮”。
周郎:指周敦頤,他寫有《愛蓮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夏日觀賞蓮花時,聯想到周敦頤的《愛蓮說》,可能當時社會環境較為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賞蓮,同時也感慨后人對愛蓮精神的傳承。
這首詩主旨是借夏日觀蓮抒發對周敦頤的追思和對愛蓮精神的推崇。其特點是寫景優美,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賞蓮的雅趣和文化情懷。
乘春方啟閉,羞獻有常程。
潔朗寒光徹,輝華素彩明。
色凝霜雪凈,影照冕旒清。
肅肅將崇禮,兢兢示捧盈。
方圓陳玉座,小大表精誠。
朝覿當西陸,桃弧每共行。
寂寥金谷澗,花發舊時園。
人事空懷古,煙霞此獨存。
管弦非上客,歌舞少王孫。
繁蕊風驚散,輕紅鳥乍翻。
山川終不改,桃李自無言。
今日經塵路,凄涼詎可論。
澄水一百步,世名譚子池。余詰陵陽叟,此池當因誰。
父老謂余說,本郡譚叔皮。開元末年中,生子字阿宜。
墜地便能語,九歲多須眉。不飲亦不食,未嘗言渴饑。
十五銳行走,快馬不能追。二十入山林,一去無還期。
父母憶念深,鄉閭為立祠。大歷元年春,此兒忽來歸。
頭冠簪鳳凰,身著霞裳衣。普遍拯疲俗,丁寧告親知。
余為神仙官,下界不可祈。恐為妖魅假,不如早平夷。
此有黃金藏,鎮在茲廟基。發掘散生聚,可以救貧羸。
金出繼靈泉,湛若清琉璃。泓澄表符瑞,水旱無竭時。
言訖辭沖虛,杳靄上玄微。凡情留不得,攀望眾號悲。
尋稟神仙誡,徹廟?開窺。果獲無窮寶,均融沾因危。
巨源出嶺頂,噴涌世間稀。異境流千古,終年福四維。
道林岳麓仲與昆,卓犖請從先后論。
松根踏云二千步,即今異鳥聲不斷,聞道看花春更繁。
從容一衲分若有,稍揖皇英颒濃淚,試與屈賈招清魂。
荒唐大樹悉楠桂,主人念我塵眼昏,半夜號令期至暾。
遲回雖得上白舫,晚來光彩更騰射,筆鋒正健如可吞。
幽抱應無語,貞松遂自栽。寄懷丞相業,因擢大夫材。
日射蒼鱗動,塵迎翠帚回。嫩茸含細粉,初葉泛新杯。
偶圣為舟去,逢時與鶴來。寒聲連曉竹,靜氣結陰苔。
赫奕鳴騶至,熒煌洞戶開。良辰一臨眺,憩樹幾裴回。
恨發風期阻,詩從綺思裁。還聞舊凋契,凡在此中培。
的皪舒芳艷,紅姿映綠蘋。
搖風開細浪,出沼媚清晨。
翻影初迎日,流香暗襲人。
獨披千葉淺,不競百花春。
魚戲參差動,龜游次第新。
涉江如可采,從此免迷津。
金谷千年后,春花發滿園。
紅芳徒笑日,秾艷尚迎軒。
雨濕輕光軟,風搖碎影翻。
猶疑施錦帳,堪嘆罷朱紈。
愁態鶯吟澀,啼容露綴繁。
殷勤問前事,桃李竟無言。
軒轅厭代千萬秋,淥波浩蕩東南流。
今來古往無不死,橋山突兀在其左,荒榛交鎖寒風愁。
神仙天下亦如此,哀喧叫笑牧童戲,陰天月落狐貍游。
卻思皇墳立人極,知勇神天不自大,風后力牧輸長籌。
襄城迷路問童子,君不見黃龍飛去山下路,斷髯成草風颼颼。
將尋國朝事,靜讀柳芳歷。八月日之五,開卷忽感激。
正當天寶末,撫事坐追惜。仰思圣明帝,貽禍在肘腋。
楊李盜吏權,貪殘日狼藉。燕戎伺其便,百萬奮長戟。
兩河連煙塵,二京成瓦礫。生人死欲盡,揳業猶不息。
肅宗傳寶圖,寇難連年擊。天地方開泰,鑄鼎成繼述。
萬國哭龍袞,悲思動蠻貊。自此千秋節,不復動金石。
悲風揚霜天,穗帷冷塵席。零落太平老,東西亂離客。
往往為余言,嗚咽淚雙滴。況當近塞地,哀吹起邊笛。
撫幾觀陳文,使我心不懌。花萼笑繁華,溫泉樹容碧。
霓裳煙云盡,梨園風雨隔。露囊與金鏡,東逝驚波溺。
昔聞歡娛事,今日成慘戚。神仙不可求,劍璽苔文積。
萬古長恨端,蕭蕭泰陵陌。
投跡清冰上,凝光動早春。
兢兢愁陷履,步步怯移身。
鳥照微生水,狐聽或過人。
細遷形外影,輕躡鏡中輪。
咫尺憂偏遠,危疑懼已頻。
愿堅容足分,莫使獨驚神。
中部接戎塞,頑山四周遭。風冷木長瘦,石磽人亦勞。
牧守茍懷仁,癢之時為搔。其愛如赤子,始得無啼號。
奈何貪狼心,潤屋沉脂膏。攫搏如猛虎,吞噬若狂獒。
山禿逾高采,水窮益深撈。龜魚既絕跡,鹿兔無遺毛。
氓苦稅外緡,吏憂笑中刀。大君明四目,燭之洞秋毫。
眷茲一州命,慮齊墜波濤。臨軒詔小臣,汝往窮貪饕。
分明舉公法,為我緩窮騷。小臣誠小心,奉命如煎熬。
飲冰不待夕,驅馬凌晨皋。及此督簿書,游詞出狴牢。
門墻見狼狽,案牘聞腥臊。探情與之言,變態如奸猱。
真非既巧飾,偽意乃深韜。去惡猶農夫,稂莠須耘耨。
恢恢布疏網,罪者何由逃。自顧孱鈍姿,利器非能操。
六旬始歸奏,霜落秋原蒿。寄謝守土臣,努力清郡曹。
須知所甚卑,勿謂天之高。
湘江舞罷忽成悲,
便脫蠻靴出絳帷。
誰是蔡邕琴酒客,
魏公懷舊嫁文姬。
十年一相見,世俗信多岐。云雨易分散,山川長間之。
我銜鳳闕恩,按獄橋山陲。君在龍驤府,掌奏羽檄詞。
相去百余里,魂夢自相馳。形容在胸臆,書劄通相思。
煩君愛我深,輕車忽載脂。塞門秋色老,霜氣方凝姿。
此地少平川,岡阜相參差。誰知路非遠,行者多云疲。
君能犯勁風,信宿凌欹危。情親不自倦,下馬開雙眉。
相對坐沉吟,屈指驚歲時。萬事且莫問,一杯欣共持。
陽烏忽西傾,明蟾掛高枝。卷簾引瑤玉,滅燭臨霜墀。
中庭有疏蘆,淅淅聞風吹。長河卷云色,凝碧無瑕疵。
一言開我懷,曠然澹希夷。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無他人,與君閑解題。陶然叩寂寞,再請吟清詩。
得意且忘言,何況竹與絲。頃刻過三夕,起坐輕四肢。
明朝告行去,慘然還別離。出門送君去,君馬揚金羈。
回來坐空堂,寂寞無人知。重重碧云合,何處尋佳期。
長吟重悒然,為憶山中年。
清瑟泛遙夜,亂花隨暮煙。
珠林余露氣,乳竇滴香泉。
跡遠塵埃外,花開綺藻前。
巖羅云貌逸,竹抱水容妍。
蕙磴飛英繞,萍潭片影懸。
林藏諸曲勝,臺擅一峰偏。
會可標真寄,焚香對石筵。
蘭焰芳芬徹曉開,
珠光新靄映人來。
歌迎甲夜催銀管,
此時月色同沾醉,
何處游輪陌上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