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四夕夢中作 其一
屋偏藏老樹,衣濕散歸云。
水氣乘閑出,山身向晚分。
年豐農事足,客到犬聲聞。
便借茅堂宿,無因識隱君。
屋偏藏老樹,衣濕散歸云。
水氣乘閑出,山身向晚分。
年豐農事足,客到犬聲聞。
便借茅堂宿,無因識隱君。
屋子偏僻之處藏著古老的樹木,衣衫被歸來的云朵打濕而散開。水汽趁著閑暇彌漫而出,山巒在傍晚時分漸漸分開。年成豐收農事圓滿,客人到來能聽到犬吠聲。于是借這茅屋住宿,卻無緣結識隱居的君子。
偏:偏僻。
歸云:歸來的云朵。
乘閑:趁著閑暇。
向晚:傍晚。
茅堂:茅屋。
隱君:隱居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鄉村游歷,被鄉村寧靜的景色和隱居生活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鄉村隱居生活的美好,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隱居生活的追求。
勿嗟塞上兮暗紅塵,勿傷多難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兮,選取賢臣。直須臥薪嘗膽兮,激壯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
陟彼郊丘,大祀是承。其豆孔庶,其香始升。上帝時歆,以我齊明。卒事而徹,福祿來咸。
珍重勞君慰遠游,繁聲疏影一堂秋。主人看即官期滿,分付風煙與子猷。
積劫修來似煉金,為皇為帝萬靈欽。能當濁世為清世,始見君心是佛心。九野黎民耕浩浩,百蠻朝騎日骎骎。今朝獻壽將何比,愿似莊椿一萬尋。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風。波漂菰米沈云黑,露冷蓮房墜粉紅。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梅天風雨一江寒,濕卻灘頭舊釣竿。自著漁蓑沽酒去,路逢賈客問長安。
月下來過徵士門,可憐桃李盡能言。其如苦畏春風暴,可為墻東植絳幡。
冥濛似雪。恨飛絮飄揚,垂柳空結。記取舊時,輕把陽關歌徹。醉里翻成懊惱,任是處、芳華衰歇。斷卻郊游簾幕底,日夕生寒,不是年年三月。催歸正苦,驚聽處、枝頭啼鵑聲咽。歸計未成,難與他人深說。客館書帷靜掩,忍細數、蟾蜍盈缺。駐得殘春總無緒,綠野新陰,那抵花開時節。
神靈擁衛,景從云隨。玉色溫粹,天步舒遲。周旋陟降,皇心肅祗。千靈是保,百福攸宜。
丞相來朝兮劍佩鳴,干官側目兮寂無聲。養成外患兮磋何及,禍盡忠臣兮罰不明。親戚并居兮藩屏位,私門潛畜兮爪牙兵。可憐往代兮秦天子,猶向宮中兮望太平。
輕寒慘慘透衾羅,玉箭銅壺漏水多。常是未明供御服,夢回頻問夜如何。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香稻啄馀鸚鵡粒,碧梧棲老鳳皇枝。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綵筆昔游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待詔明廷百有馀,一人釋褐向江都。諸生對策無奇語,田竇何曾不喜儒。
禁苑茫茫盡日吹,桃紅李白祗青枝。唯馀阿醋偏驕妒,不畏封家十八姨。
寂歷古關道,曉煙寒未分。愁情滿秋草,歸思隔黃云。客路自多感,宿酲猶帶醺。蕭蕭倦游意,況乃久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