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建寧韓尚書二首
今代韓夫子,頻年刺兩州。官崇古常伯,地重漢諸侯。
父老記茂宰,山川皆昔游。懸知里閭化,不待教條修。
宰席猶虛位,尚書合賜環。進賢同拔茹,去佞已無山。
誥命從天下,延登指日間。蘄公為大廈,我亦會歡顏。
今代韓夫子,頻年刺兩州。官崇古常伯,地重漢諸侯。
父老記茂宰,山川皆昔游。懸知里閭化,不待教條修。
宰席猶虛位,尚書合賜環。進賢同拔茹,去佞已無山。
誥命從天下,延登指日間。蘄公為大廈,我亦會歡顏。
當今時代的韓夫子,多年來治理兩個州。官位尊崇如同古代的常伯,任職之地重要堪比漢代諸侯。當地父老還記得您這位好長官,山川都是您昔日游歷之處。料想鄉里風俗已被感化,無需依靠教條來整治。宰相之位還空著,尚書您理當被召回朝廷。您舉薦賢才如同拔起同類,去除奸佞已無障礙。朝廷的誥命將從天上降下,您被延請入朝就在眼前。您若成為國家棟梁,我也會喜笑顏開。
韓夫子:指韓尚書。
頻年:多年。刺兩州:指在兩個州擔任刺史一類的官職。
常伯:周官名,君主左右管理民事的大臣,后泛指皇帝近臣。
漢諸侯:漢代的諸侯,這里指重要的地方長官。
茂宰:好長官。
懸知:料想。里閭化:鄉里風俗被感化。
教條:教令、法規。
宰席:宰相之位。
賜環:古時放逐之臣,遇赦召還叫賜環,這里指被召回朝廷。
拔茹:比喻推薦人才。
去佞:去除奸佞之人。
誥命:皇帝的命令。
延登:延請入朝。
蘄公:這里指韓尚書,希望他成為國家的棟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韓尚書在地方任職,政績突出,詩人認為他有能力勝任更高的職位,可能正值朝廷宰相之位空缺,詩人希望韓尚書能被召回朝廷,發揮更大作用,于是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對韓尚書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韓尚書的才能和政績,期望他能入朝為相。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官場的一些情況和文人之間的交往。
菱鏡妝窺不怨殘,
春光未到耐嚴寒。
從知臉瘦精神好,
證出全身倚畫欄。
北勝南強較去留,淚波直注海東頭。
槐柯夢短殊多事,花檻春移不自由。
從此路迷漁父棹,可無人墜石家樓?
故林好在煩珍護,莫再飄搖斷送休。
崧岳降神,昴宿宣精,挺生偉人。整淳祐乾坤,浸如嘉祐,太平事業,了卻端平。扶日中天,拱辰北極,一灑甘霖埃霧清。春寰海,聽農歌載路,邊柝沈聲。
旗常萬世勛銘。便與國無窮垂令名。似青山流水,涑川賢相,黃花晚節,魏國元臣。五緯芒寒,六符色正,輝映老人南極星。蒼生福,開八荒壽域,一氣洪鈞。
山行不見日,泌水望迢迢。
嶂削雙屏峻,途明一線遙。
泉飛疑帶雨,柳臥欲成橋。
近郭岡巒迥,驅車上碧霄。
九月十日風物清,登高已罷心未平。
陶公籬菊正爛漫,折簡招我偕酒兵。
入門就坐不及語,但見椎碎黃泥罌。
須臾二客各盡醉,瀾翻舌楛公無聽,
或為炙輠或雕龍,水可使立山可行。
狂言那可遽如許,酒力張翕神遺形。
墨妙詩清公不朽,我輩碌碌牛馬走。
無憂有味老聃言,多聞見訶調御口。
達觀在昔南華莊,夢化蛺蝶恣翱翔。
吾儕醉耶抑非夢,或有真宰酣黃粱。
霜風瑟瑟搖窗竹,主人送客鐙影綠。
但愁醉尉問將軍,月好天街不須燭。
與子一為別,中懷寡所欣。
爾耽故園樂,誰念異鄉人。
流萍日漂泊,泛泛無依因。
已驚朱夏徂,又見玄冬臻。
舉首望天際,鴻聲杳難聞。
憶昔當路歧,把袂各殷勤。
為言吳與越,兩地即比鄰。
我有木蘭舟,俟子太湖濱。
青門祖帳曙煙微,片席乘流鳥共飛。
曲岸馬嘶風裊裊,短亭人散柳依依。
灞陵目斷猶回望,楚水魂銷為送歸。
祇自河梁傳怨曲,洛塵千古化征衣。
島夷三月不知春,
唯有楊花似故人。
老大相逢何可語,
滿頭白發不勝嚬。
懦術雍容講藝時,盧前王后感心期。
十年未脫諸生籍,一顧終慚國士知。
畏壘尚余他日淚,橫山仍結故鄉思。
寒鐙蕭寺無人問,憔悴西華鬢欲絲。
極目沙洲動客愁,于今海水嘆橫流。癡云黯淡滄江暮,故壘摧殘澤國秋。鑄錯何人沉鐵鎖,籌邊底事缺金甌。我來遣興增惆悵,蘆葦蕭森起白鷗。
一望吳淞氣象開,瀟瀟風雨自東來。蕪城日落江頭路,古戍秋高海上臺。設險殊違柔遠術,撤防乃見御邊才。英雄千古難淘恨,對此同傾濁酒杯。
不為看山不掛冠,布帆無恙度云關。
匡廬九疊都看遍,九子重看畫里山。
天澹澹,水漫漫。隔江嵐翠襲衣寒。
輕舟不住梅根浦,愛向中流數髻鬟。
迢遞京華路,憐君歲暮行。一尊淮水上,疋馬楚王城。白首家無定,黃金藥未成。蓬瀛如可涉,約爾共逃名。
季夏辭燕地,經冬滯汝湄。孤城一相送,岐路不勝悲。為客江湖遠,求仙歲月遲。世途來不易,相見更何時。
游魚波上游。
遠水涵空迷極目,落花如霧擁歸軒。
飲興正闌珊,正是揮毫時節。霜乾銀鉤錦句,看壁間三絕。
西風特地颯秋聲,樓外觸殘葉。匹馬翩然歸去,向征鞍敲月。
點污人間閑紙墨,祇因五葉一花開。
看他次第傳芳去,總是邯鄲學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