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邱八景 其三 珊瑚井
池畔珊瑚井,
井水通潮汐。
潮見珊瑚波,
汐見珊瑚石。
池畔珊瑚井,
井水通潮汐。
潮見珊瑚波,
汐見珊瑚石。
在池塘旁邊有一口珊瑚井,這井里的水與潮汐是相通的。漲潮的時候能看見如珊瑚般的波浪,退潮的時候能看見如珊瑚般的石頭。
浮邱:可能是一個特定的地名。
潮汐:海水定時漲落的現象。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推測詩人在游覽浮邱時,被當地獨特的珊瑚井景觀所吸引,尤其是其與潮汐相通的奇妙之處,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浮邱珊瑚井的獨特景觀。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潮汐變化展現不同景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我們了解當時當地的風土人情提供了生動資料。
大農棄田避征役,小農挈家就兵籍。
良田茫茫少耕者,秋來雨止生荊棘。
縣官募兵有著令,募兵如率官有慶。
從今無復官勸農,還逐魚鹽作亡命。
層欄壓湖春水碧,日照高穹同一色。
東風引浪飛魚鱗,極目傷心如楚澤。
茫茫白芷連芰荷,倚沼畦瀛遙望多。
官賢與眾共其樂,漁樵日暮常經過。
君家德祖吳門子,棄職從仙如脫屣。
此中吏隱人不知,且濯君纓洗君耳。
梁人猶為濉陽歌,隋人水調能相和。
梁人池臺已平地,隋人岸樹空嵯峨。
梁人隋人去如水,水聲日夜流不已。
張巡廟前春草生,里人尚識將軍名。
國讎已滅心不死,憤氣半夜凌欃槍。
丈夫節義豈在下,愿為長劍刳長鯨。
湖海青云士,元龍如古人。
草書到圣地,詞學洎天倫。
零落風流盡,平生意氣親。
空存華屋處,寂寞已埃塵。
少服逢掖衣,又為梁甫吟。
謬膺東藩守,似慰畸人心。
宣布祗上恩,浚明肅官箴。
治醇俗易美,事半功反深。
嘉雨蘇旱苗,慶云結重陰。
天將假民樂,我以開煩襟。
巨野會百川,東山凌眾岑。
庶幾緩吾帶,一一窮登臨。
魯人有林類,底春獨被裘。
沿畦拾遺穗,帶索仍長謳。
知命忘其老,樂天固不憂。
既驚端木賜,復感東家丘。
夫翁何為者,歲暮亦遠游。
北風吹白發,蕭颯田隴頭。
此意如昔賢,世人知爾不。
北風吹過雨,晚景留新秋。
高臥來一笑,如焚寛百憂。
精神露鷹隼,意氣激驊騮。
自覺亦飛動,江湖思遠游。
野色行行遠,春輝樹樹繁。
看花頻落帽,聽鳥久忘言。
遣興惟詩句,開懷獨酒樽。
誰能顧名利,終歲不窺園。
蒲萄本自涼州域,漢使移根植中國。
涼州路絕無遺民,蒲萄更為中國珍。
九月肅霜初熟時,寶珰碌碌珠累累。
凍如玉醴甘如飴,江南萍實聊等夷。
漢時曾用酒一斛,便能用得涼州牧。
漢薄涼州絕可怪,今看涼州若天外。
識心非識面,常恨不相從。
那作經年別,曾無一日逢。
興來清剡雪,吟出暮山峰。
浄埽門前路,期君馬系松。
秋風生眼前,客子思悠然。
羈旅獨無友,別離私自憐。
賦甘傖父誚,詩許俗人傳。
他日梁王客,偏懷太子賢。
節物重陽晚,風云萬里陰。
君來慰孤憤,語次豁愁心。
名下如舊識,人間仍陸沈。
獨醒感庭菊,蕭索萬黃金。
前夕盛雷電,謂言春和發。典衣買春酒,歳事亦可悅。
不知天難諶,信宿更凝冽。朝來雪盈尺,初計頓乖越。
吾廬甘重塞,敝褐忍百結。豈敢咨祁寒,又非慕炎熱。
陰陽相交錯,萬一成災孽。憶昔魯隱公,九年春三月。
癸酉雨震電,庚辰大雨雪。春秋書為法,其事何照晰。
曾經圣人筆,下學而上達。況此四月間,又當季春末。
愿排閶闔戟,一獻春秋說。路遠泥阻深,愁哉臥巖穴。
微軀定誰恨,清嘯不知勞。
屈宋悲秋苦,夷齊臥隱高。
風林含咽絕,露葉動蕭騷。
何必催搖落,人今已二毛。
陋巷客回轍,夕陽鐘送秋。
寒聲滿空谷,暝色下高樓。
陡逐悲風起,微兼遠角收。
旅懷傷急景,聽此愧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