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山謁蘇祠言別
金山京口舊稱奇,郁郁靈洲但小之。
鰲冠煙霞吟興劇,蜃騰雄勝賞心馳。
諸天慧日空王寺,振古高風學士祠。
邊岸帆檣真咫尺,往還翹首有遺思。
金山京口舊稱奇,郁郁靈洲但小之。
鰲冠煙霞吟興劇,蜃騰雄勝賞心馳。
諸天慧日空王寺,振古高風學士祠。
邊岸帆檣真咫尺,往還翹首有遺思。
金山在京口向來以奇景著稱,而這郁郁靈秀的小金山只是稍小一些。站在小金山上如鰲頭般頂著煙霞,吟詩興致高漲,那如蜃景般的雄奇勝景讓人心神飛馳。寺宇在慧日照耀下,仿佛是佛國圣地,而那從古至今都有著高尚風范的是學士祠。江邊岸邊的帆船近在咫尺,來來往往間翹首回望,心中滿是情思。
京口:今江蘇鎮江。
郁郁:茂盛、靈秀的樣子。
鰲冠:像鰲頭一樣高聳。
蜃:傳說中的蜃景,常用來形容奇異的景象。
諸天:佛教語,指護法眾天神。慧日:佛教語,比喻佛的智慧。空王寺:指佛教寺廟。
振古:自古。
帆檣:船的桅桿,代指帆船。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推測詩人前往小金山的蘇祠拜謁,在即將離開時創作此詩。當時可能是在游覽過程中被小金山的景色和蘇祠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所觸動,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小金山景色和蘇軾高風的贊美與追思。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合,借景抒情。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對古人的尊崇。
南國無霜霰,連年對物華。
青林暗換葉,紅蕊亦開花。
春去無山鳥,秋來見海槎。
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親。
花伴成龍竹,池分躍馬溪。
田園人不見,疑向洞中棲。
佳人能畫眉,妝罷出簾帷。
照水空自愛,折花將遺誰。
春情多艷逸,春意倍相思。
愁心極楊柳,一種亂如絲。
關戍惟東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樂建寅春。
雪盡青山樹,冰開黑水濱。
草迎金埒馬,花伴玉樓人。
鴻漸看無數,鶯歌聽欲頻。
何當遂榮擢,歸及柳條新。
別業聞新制,同聲和者多。
還看碧溪答,不羨綠珠歌。
自有陽臺女,朝朝拾翠過。
綺筵鋪錦繡,妝牖閉藤蘿。
秩滿休閑日,春余景氣和。
仙鳧能作伴,羅襪共凌波。
曲島尋花藥,回潭折芰荷。
更憐斜日照,紅粉艷青娥。
北澗流恒滿,
浮舟觸處通。
沿洄自有趣,
何必五湖中。
搖艇候明發,花源弄晚春。
在山懷綺季,臨漢憶荀陳。
上巳期三月,浮杯興十旬。
坐歌空有待,行樂恨無鄰。
日晚蘭亭北,煙開曲水濱。
浴蠶逢姹女,采艾值幽人。
石壁堪題序,沙場好解紳。
群公望不至,虛擲此芳晨。
韓公是襄士,日賞城西岑。
結構意不淺,巖潭趣轉深。
皇華一動詠,荊國幾謠吟。
舊徑蘭勿剪,新堤柳欲陰。
砌傍余怪石,沙上有閑禽。
自牧豫章郡,空瞻楓樹林。
因聲寄流水,善聽在知音。
耆舊眇不接,崔徐無處尋。
物情多貴遠,賢俊豈無今。
遲爾長江暮,澄清一洗心。
客行愁落日,鄉思重相催。
況在他山外,天寒夕鳥來。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陽臺。
可嘆凄惶子,高歌誰為媒。
我家南渡頭,慣習野人舟。
日夕弄清淺,林湍逆上流。
山河據形勝,天地生豪酋。
君意在利往,知音期自投。
君登青云去,予望青山歸。
云山從此別,淚濕薜蘿衣。
家本洞湖上,歲時歸思催。
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
殘凍因風解,新正度臘開。
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樓臺。
吾友太乙子,餐霞臥赤城。
欲尋華頂去,不憚惡溪名。
歇馬憑云宿,揚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里,遙見石梁橫。
渾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云。
胡地迢迢三萬里,那堪馬上送明君。
異方之樂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關山月,思殺邊城游俠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