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倪道士二首 其一
羽衣暫脫著戎衣,
坐定方驚語入微。
歸隱玉霄應不出,
他年容我扣巖扉。
羽衣暫脫著戎衣,
坐定方驚語入微。
歸隱玉霄應不出,
他年容我扣巖扉。
你脫下道士的羽衣暫時穿上軍裝,坐下交談才驚訝于你言語精深細微。你歸隱玉霄山后應該不會再出山了,希望將來能允許我去叩響你那山居的柴門。
羽衣:道士所穿的衣服,這里代指道士。
戎衣:軍裝。
入微:指達到非常細致、深刻的程度。
玉霄:山名,這里是倪道士歸隱之地。
巖扉:指山居的柴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倪道士曾有過短暫入世經歷,后決定歸隱山林。詩人與倪道士交談后,有感于其見識和選擇,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倪道士的贊賞和對其歸隱生活的向往。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隱居生活的一種追求。
人生重道德,不重多金銀。金銀潤汝屋,道德光汝身。金銀生盜賊,道德息貪嗔。尋思富漢子,不如貧道人。
庭萱既荒蕪,綵綬委塵土。子嘆予咨嗟,寒窗夜風雨。
湘紋斂碧。似柳絲悄掛,風漾無力。巧樣玲瓏,撩起芳愁,庭外暗紅初積。多情鰈影休驚散,記半桁、偷窺香舄。又忍教、鎮日閒垂,誤卻翠鈿消息。悽絕珠塵十里,鬢絲漸減了,歡緒成擲。月樣輕盈,虛傍朱樓,隔斷年時春色。金波易散珊瑚瘦,怕燕子、再來難識。只錦絨、牢系相思,試問怎生支得。
吾皇恭己奉三無,大赦敷天孰向隅。自顧歸田夙遭遇,與人同慶倍歡呼。
昔從周左為秋社,長憶先生鄂渚間。今見黃州新句法,更懷青瑣舊朝班。南能北秀天難并,京洛江湖意等閒。料理詩篇真事業,漫辭蕭瑟對江山。
憶同鵠立簉天關,清漏無聲虎豹閑。黃榜未開齊望拜,紫衣高唱遽分班。已驚恩出尋常表,更羨身居季孟間。海國鄰疆幸無遠,可容接武向蓬山。
風水不可期,知君定來否?何處唱歌聲,月明大溪口。
夜來春信到南枝,姑射神人逞雪肌。多謝長須解予意,送將羈客換新詩。
六客堂前翠竹屏,雙溪館下碧鱗生。遍經此老行吟處,可是常行簿領人。吏為求蠶覓休假,官因祭灶請比鄰。也知矮屋難淹滯,且與空山作好春。
籠鶴歸來到北關,玉墀春里趣朝班。九重定問琴川事,為奏通川一渡閒。
健啖眾生肉,癡心要作過。白發五六十,紅裙七八個。歌舞中笑談,錦繡中坐臥??嗪G邦^深,莫教船子破。
嶺海坐清靜,府公金玉姿。幕府省文書,簡編可委蛇。
鞭痕舊陌,篴語荒郵,斜陽處處堪憐。折盡風流傷心,如夢如煙。蠻腰幾番銷減,甚相逢、偏是離筵。歌簾遠,縱青青,好在回眼凄然。誰信平生泥絮,笑江潭晚別,爾許纏綿?;鞒罱z,他時斷夢還牽。殷勤好留霜影,印秋痕、心上眉邊。陽關曲,倚西風、空訴錦弦。
曝書忽見故人書,猛覺虛光未掃除。只此心情猶昨昔,居然三十竟何如。慣愁出入公超市,小付生涯范粲車。白日青春花氣午,不多時夢尚蘧蘧。
故家西江上,游子未成歸。而我豈不懷,所慚志多違。十五知好道,從師別庭闈。朅來苕上寺,遭時蹈危機。秋風走淮甸,晏歲東海涯。交情無厚親,面諾心已非。感子始終意,見我無瑕疵。愛惡有妍丑,人孰不自知。目睹凌云質,自足為我規。況同早入室,甚知多令儀。前年黨禍作,眾潰如星馳。老師臥一室,四海浮云悲。我時闕服役,賴子能扶持。子去我始至,曾不慰渴饑。遂令八十翁,落日鄉土思。別來鞠再華,田圃霜露滋。窮檐白日晚,苦心徒爾疲。感激子遂行,信有天下奇。草堂白頭親,有弟供甘肥。敢忘師道尊,恩義無或虧。意氣重然諾,為道況孜孜。神機不停佇,天馬脫縶羈。能不念離索,潦倒成荒嬉。尺書豈無郵,問謁多愧辭。我有心與目,孰不為鳶鴟。母老家亦殫,弟妹貧賤離。長絕伯父恩,骨朽葬無資。天誅不可逭,何用涕交頤。因子感我私,聽歌行步遲。誓言如白水,我歸豈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