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果晝二僧院
何必老林泉,冥心便是禪。
講時開院去,齋后下簾眠。
鏡朗燈分焰,香銷印絕煙。
真乘不可到,云盡月明天。
何必老林泉,冥心便是禪。
講時開院去,齋后下簾眠。
鏡朗燈分焰,香銷印絕煙。
真乘不可到,云盡月明天。
何必一定要隱居山林清泉之間,內心清凈就是禪。講經時打開院門出去,齋飯過后放下簾子睡覺。鏡子明亮燈光分散著火焰,香料燃盡印香沒了煙。真正的佛法難以到達,云散后明月照亮天空。
林泉:山林與泉石,指隱居之地。
冥心:使心境寧靜。
禪:梵語“禪那”的音譯,指靜思,佛教修行方法。
講:講經說法。
齋:指佛教的齋飯。
鏡朗:鏡子明亮。
印:印香,一種香。
真乘:指佛教的真正教義。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佛教盛行,文人與僧人交往頻繁。詩人可能在游覽果晝二僧院時,被僧院的寧靜氛圍和僧人的禪修生活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禪意生活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探討禪意生活,突出特點是營造出空靈靜謐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佛教文化的關注和思考,豐富了詩詞創作的題材和內涵。
澤國舟車接,關門雨雪乖。
春天行故楚,夜月下清淮。
講易居山寺,論詩到郡齋。
蔣家人暫別,三路草連階。
舊宅在山中,閑門與寺通。
往來黃葉路,交結白頭翁。
晚筍難成竹,秋花不滿叢。
生涯只粗糲,吾豈諱言窮。
巴字天邊水,秦人去是歸。
棧長山雨響,溪亂火田稀。
俗富行應樂,官雄祿豈微。
魏舒終有淚,還濕寧家衣。
弱年知己少,前路主人稀。
貧病期相惜,艱難又憶歸。
事成應未卜,身賤又無機。
幸到龍門下,須因羽翼飛。
秦人江上見,握手淚沾巾。
落日見秋草,暮年逢故人。
非夫長作客,多病淺謀身。
臺閣舊親友,誰曾見苦辛。
東周遣戍役,才子欲離群。
部領河源去,悠悠隴水分。
笳聲悲塞草,馬首渡關云。
辛苦逢炎熱,何時及漢軍。
上士愛清輝,開門向翠微。
抱琴看鶴去,枕石待云歸。
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掛衣。
舊山東望遠,惆悵暮花飛。
平生在邊日,鞍馬若星流。
獨出間千里,相知滿九州。
恃功凌主將,作氣見王侯。
誰道廉頗老,猶能報遠讎。
艱難嘗共理,海晏更相悲。
況復登堂處,分明避暑時。
綠槐千穗綻,丹藥一番遲。
蓬蓽今何幸,先朝大雅詩。
幕府參戎事,承明伏奏歸。
都亭使者出,杯酒故人違。
細雨沾官騎,輕風拂客衣。
還從大夫后,吾黨亦光輝。
逢君自鄉至,雪涕問田園。
幾處生喬木,誰家在舊村。
山峰橫二室,水色映千門。
愁見游從處,如今花正繁。
晴洲無遠近,一樹一潭春。
芳草留歸騎,朱櫻擲舞人。
空花對酒落,小翠隔林新。
竟日皆攜手,何由遇此辰。
青春事漢主,白首入秦城。
遍識才人字,多知舊曲名。
風流隨故事,語笑合新聲。
獨有垂楊樹,偏傷日暮情。
東方發車騎,君是上頭人。
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
時稱渡河婦,宜配坦床賓。
安得同門吏,揚鞭入后塵。
病中貪好景,強步出幽居。
紫葛垂山徑,黃花繞野渠。
荒林飛老鶴,敗堰過游魚。
縱憶同年友,無人可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