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宴李相所江皋池亭觀妓二首
竹里群賢水外亭,佳期惆悵醉還醒。銀河浸月秋來淺,玉佩行空夜可聽。天上鵲橋迎窈窕,人間鳳管奏娉婷。扁舟載妓仙槎近,誰道雙星勝客星?
彼美休歌水一方,樽前紅袖列成行。輕盈妙舞低垂手,宛轉清聲急繞梁。乞巧誰家針線冷?沉酣此夕夢魂香。百年樂事知能幾,總付柔鄉與醉鄉。
竹里群賢水外亭,佳期惆悵醉還醒。銀河浸月秋來淺,玉佩行空夜可聽。天上鵲橋迎窈窕,人間鳳管奏娉婷。扁舟載妓仙槎近,誰道雙星勝客星?
彼美休歌水一方,樽前紅袖列成行。輕盈妙舞低垂手,宛轉清聲急繞梁。乞巧誰家針線冷?沉酣此夕夢魂香。百年樂事知能幾,總付柔鄉與醉鄉。
竹林中眾多賢才相聚在水外的亭子里,七夕佳節令人惆悵,醉了又醒。銀河映著秋月,入秋顯得清淺,美人佩玉走動,夜里仿佛能聽見聲響。天上鵲橋迎接美人,人間鳳管吹奏著佳人的美妙。小船載著歌妓如仙槎般靠近,誰說牛郎織女雙星能勝過這宴會上的賓客呢?莫要再唱那美人在水一方,酒樽前紅袖佳人排列成行。她們輕盈妙舞,雙手低垂,婉轉清聲,余音繞梁。不知哪家在乞巧,針線已冷;沉醉在這一晚,夢也香甜。人生百年樂事能有多少,都交付給溫柔鄉和醉鄉吧。
佳期:指七夕節。
銀河浸月:銀河倒映著月亮。
玉佩行空:美人佩玉走動。
窈窕:形容女子心靈儀表兼美的樣子。
娉婷:形容女子姿態美好的樣子。
仙槎:神話中能來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
雙星:指牛郎星和織女星。
客星:指宴會上的賓客。
彼美:美人。水一方:出自《詩經·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乞巧:七夕節習俗,女子向織女乞求智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知是在七夕節,詩人參加李相舉辦的宴會。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文人雅士聚會宴飲之風盛行。詩人在宴會上看到歌妓表演,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七夕宴會上的歡樂場景,表達對人生樂事的感慨。其特點是將天上神話與人間宴樂結合,語言華美。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格。
夾輦司花百士人,繡楣瓊璧寫宜春。
七百里山界,飛沙與亂云。虜騎擇虛至,戍兵常忌分。嘯聚類宿鳥,奔敗如驚麇。難稽守邊法,應敵若絲棼。承平廢邊事,備預久已亡。萬卒不知戰,兩城皆復隍。輕敵謂小丑,視地固大荒。愿因狂狡叛,從此葺邊防。劇賊稱中塞,驅馳甲鎧精。昔惟矜突騎,今亦教攻城。伏險多邀擊,驅羸每玩兵。拘俘詢虜事,肉盡一無聲。
江晚真堪畫,煙中樹樹清。兩人攜小槳,萬里蕩秋溟。醉眼岐周鳳,虛名楚國萍。西山知我意,個個矗銀屏。
□□呈歲錯時羞,戢戢芹芽勝玉鉤。此日有花迎曙色,誰家無力控春愁。東郊鼓角青皇令,上國樓臺綵樹頭。邑里總祈寬大詔,物華濃處是宸游。
承露雙盤插碧空,樓臺更在月明中。何人傳得花奴曲,羯鼓聲高滿六宮。
獻歲酬酢勞,郊坰未曾出。今與良朋偕,方知值人日。東風動高懷,幽事期禪室。歡然集童冠,不暇計六七。長文抱著車,荀彧幼在膝。入林鐘乍鳴,清梵磬未畢。隔籬辨主賓,近牖聞琴瑟。石徑絕纖埃,板橋度殘蔤。登樓一舒眺,日月飛何疾。萬古浩茫茫,天步無停蹕。石門猶漢壘,香浦非前率。隴畝半青黃,滄波一洄潏。寒花采玉蘭,圃樹攀霜橘。老大習酸辛,稚子甘崖蜜。聊為虎溪笑,且試玄卿筆。即事非古今,至道忘儒佛。詢知吏為隱,亦有民名逸。冀留金石篇,來者為可述。
潦倒經生業,凄涼國士心。愁容非酒病,憨態為書淫。再刖荊人璧,空懸燕市金。魏其賓客盡,怪爾獨相尋。
連城之璧本無瑕,何事生來便撒沙。跛腳阿師知落處,好冤家有惡冤家。
柰何許,擔水放白艚,到底充不去。
但憑筆硯度支干,六十馀年顧蔗餐。境靜便饒調脈訣,心閑自裕攝神丹。兒孫膝下翻青簡,琴瑟聲中和紫鸞。紛擾塵途都莫問,鳳毛習習看霄摶。
簾幕深深清晝永,玉人不耐春寒。鏤牙棋子縷金圓。象盤雅戲,相對小窗前。隔打直行尖曲路,教人費盡機關。局中勝負定誰偏。饒伊使幸,畢竟我贏先。
舊隨燕燕擅周詩,海北天南卻背馳。惆悵同經弗同里,好懷長似燕差池。
怎消清趣。佳日朋尊偏罕聚。世事渾忘。為底眉間鎖恨長。耽詩差可。小句能收塵外我。望里禪關。卻冪層云欲叩難。
久語綠觥殘,重帷犯月寒。尋常杯酒事,動作歲年看。石眼穿花瓣,霜巖碎馬肝。靜思膏火理,一倍使心安。
月游渾似晝,水泛不知寒。星罶驚魚躍,雙枝起鶴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