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六月重衾更著綿,
陰寒渾似暮秋天。
我生半百何曾見?
記是康熙丙午年。
六月重衾更著綿,
陰寒渾似暮秋天。
我生半百何曾見?
記是康熙丙午年。
六月時節(jié)本應炎熱,卻還要蓋上多層被子再添上綿衣,陰寒的感覺完全就像晚秋一樣。我活到五十歲從來沒見過這種景象,記得上一次這樣是在康熙丙午年。
重衾:多層被子。
著綿:穿上綿衣。
渾似:完全像。
康熙丙午年:即康熙五年(1666 年)。
此詩創(chuàng)作背景可能是在作者生活的時期,當?shù)亓鲁霈F(xiàn)了反常的寒冷天氣。作者活到半百,僅記得康熙丙午年有過類似情況,或許當時的氣候異常較為罕見,引發(fā)了詩人的關(guān)注并記錄下來。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六月反常寒冷的天氣,特點是語言質(zhì)樸,真實記錄生活中的特殊現(xiàn)象。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從側(cè)面反映了當時的氣候狀況。
棄卻瓢囊摵碎琴,
如今不戀□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后,
始覺從前錯用心。
驚才絕艷總緣情,百節(jié)疏通百媚生。
便到中年乃絕世,但留小影足傾城。
月安眉際三分曲,秋在心頭一字橫。
長笛自吹花自落,不知何事又干卿。
喔喔鄰雞動,蕭蕭班馬鳴。
戒徒嗟獨漉,問寢報新晴。
屋角雀群下,城頭鳥有聲。
春光才覺好,努力事長征。
秋入闌干,亭亭波面虹千丈。
一聲漁唱。畫個三高樣。
江上風波,更泛吳松浪。
寒潮漲。石魚酒舫。漫叟知何向。
結(jié)發(fā)初事君,相期在白頭。
天荒地云老,兩情誓靡休。
詎期洵幾何,君身為遠游。
遠游歸何時,一去三十秋。
思君不可見,空把離索憂。
飛鳥返故林,游魚思舊淵。
物性固有爾,人情胡不然。
昔與君別時,庭樹初抽篸。
一別年華多,森森踰前檐。
樹生已如此,妾心將何堪。
紺珠塵未掃。幺禽啄后,碧螺痕小。一捻圓勻,春出玉山香稻。
雋味青精漫擬,待糝入、羹湯還好。春又早。紅鹽綠酒,者時情抱。
相看句漏云封,只乞米長安,甑塵閑笑。旅食年年,依舊石田荒了。
盡把丹砂寄與,怕夢里、黃梁人老。鄉(xiāng)信杳。知他雁鴻多少。
獨愛清風倚綠陰,托根豈必在山林。
敢因盤錯矜名節(jié),還對冰霜矢素心。
炎海蒼茫猶帶甲,蘭臺颯爽此披襟。
眼中大樹飄零盡,七字低徊老杜吟。
一日須來三五度,
有時歡喜有時嗔。
改頭換面休疑著,
元是尖檐帽下人。
兵戈紛在眼,骨肉遠關(guān)心。
半載音書滯,孤城草木深。
黃昏磷火出,白日陣云陰。
何處猿啼急,凄涼游子吟。
歸見庭花一地紅,沉吟方恨昨宵風。
已無鴻雁來從北,空遣伯勞飛向東。
溪色靜同詩寂寞,月痕斜與夢朦朧。
褰裳豈憚香山遠,更有仙山在海中。
燕山臺殿壓阿房,
又欲移巢占大梁。
起就漢宮三十六,
固知無德祇為殃。
雄圖事發(fā)盡驚憂,縲紲傳聞壯志酬。
一死何奇為烈鬼,馀生有愧作詩囚。
為關(guān)職責姑留命,豈效權(quán)奸尚惜頭。
就錯冀能安大局,先紓朋黨后君仇。
石鞭東海秦王誤,臺筑通天漢武癡。
青史茫茫人并逝,碧空渺渺事難知。
秋風盤冷銅仙露,夜月機虛織女絲。
他日金莖和淚折,茂陵荒草夕陽遲。
長安深夜雪漫漫,欲覓心安轉(zhuǎn)不安??v使言前開活眼,那知已被老胡謾。
慣弄瑤琴與琵琶,清音歷歷遍天涯??班挡蝗朊@人耳,空使西山月又斜。
鶴立松梢月,魚行水底天。風光都占斷,不費一文錢。
良玉不雕,美言不文。煙村三月里,別是一家春。
村飲夜歸來,健倒三四五。摩挲青莓苔,莫瞋驚著汝。
護雨烘晴,紫云縹緲來深院。晚寒誰見。紅杏梢頭怨。
絕代佳人。萬里沈香殿。光風轉(zhuǎn)。夢馀千片。猶恨相逢淺。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