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鍋匠
高隱昔傳磨鏡客,
奇蹤今見補鍋人。
若將姓字留天地,
縱使巢由亦外臣。
高隱昔傳磨鏡客,
奇蹤今見補鍋人。
若將姓字留天地,
縱使巢由亦外臣。
古時傳說有像磨鏡客那樣的高潔隱士,如今能見到補鍋匠這般有奇特蹤跡之人。如果能把姓名留存于天地之間,就算是巢父、許由這樣的隱士也不過是外臣。
高隱:指隱居不仕的高潔之士。
磨鏡客:傳說中具有高潔品行的隱者。
巢由:巢父和許由,都是古代著名的隱士。
外臣:指在朝廷之外的臣子,這里有比不上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見到補鍋匠這樣看似平凡卻可能有著高潔品質的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真正高潔品行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隱者的高潔品質。其突出特點是以小見大,通過補鍋匠這一普通人物展現高尚品格。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高潔精神的追求。
美人昔日開匣時,兩面含嬌自矜戲。一朝委世拋珠玉,獨殉此物不忍離。埋沒土中幾何年,大塊為工再爐鞴。砂精永火日夜蒸,噴作丹朱滿身痣。中凝一點秋露珠,宿世銅胎盡銷棄。有如煉骨老臞仙,血肉都捐秪靈氣。神物安能久藏匿,化作白蜺躍出地。銀鏤細細髲剃縈,瓜皮津津流水漬。山人何處得此寶,壓孫遠自夷門寄。良工為我重開辟,一鉤剖出千齡閟。初時混沌蟠玄黃,倏忽晦明分面背。清輝逼人心髓寒,驚詫蟾蜍墮檐際。卻憶朝朝鏡里人,巳謂衰容止如是。今朝覽鏡咄自驚,短發絲絲見凋敝。濕灰余色轉分明,皺縠新紋大髣髴。云臺勛業巳如夢,名山著書安可冀。本欣始識真面目,回首壯心一憔悴。照罷還如未照時,好丑依然都不記。
錢塘形勝接蘇湖,風物于今入戰圖。獨爾磧沙仍似舊,諸公杯酒不相孤。遠山云斂千峰出,幽樹春來百鳥呼。白發老僧盤膝坐,笑看車馬涉危涂。
玉廚金甕出黃封,傳道師臣錫內供。不為循常割恩賜,異香清帶子情濃。
交情老去淡如水,病骨秋來瘦似松。
條風古擅二毛禽,葵露團光猛裛襟。波著翠絳曳春腳,洼明宿雨荷天心。豈無人過虎溪笑,久慣形逢蜮射侵。震澤龍潛德而隱,龍山樟動似鳴琴。
閒館投壺白晝長,榿林鳴雨送飛觴。千山濕翠云垂地,萬壑平流水映堂。塵世幾回逢酩酊,瘴鄉三伏遂清涼。休辭櫪馬喧東道,愛對庭中短燭光。
來時春半忽驚秋,思慮關心欲破頭。符竹徒勞乘絕障,輿圖那忍望神州。未酬素志終難已,欲問皇天肯斷休。樽酒且須澆壘塊,不須更作畔牢愁。直須富貴在何時,到手杯行且莫辭。未放沈酣千日醉,何妨酬唱百篇詩。喜看小雨生新潤,要使閒愁破兩眉。景物秋來盡佳句,濡毫會看墨成池。
我翁久駕白云歸,誰寶冰綃一舊枝。疏影暗香浮戲墨,光風霽月惠仙姿。只疑和靖舊爭長,縱是逃禪甘伏雌。寄語古樵毋睥睨,青氈歸我不應遲。
一冬臥病才方愈,清曉開門起看梅。野服忽然逢驛使,翰林脩撰寄書來。
幾載途中月,窺愁酒半酣。送人楊柳色,今日是江南。
江右多名剎,禪宗重法林。泐潭云淡淡,寶嶺樹森森。眾妙參天地,予懷自古今。寺門敲月夜,千載有唐音。
燕子將雛春又深,不堪春思似秋心。東郊春入車前草,蕩子馬蹄何處尋。
朔風吹沙天冥冥,愁云壓塞邊風腥。胡兒執麾背人立,傳道單于令行急。蒙茸胡帽貂鼠裘,誰信宮袍淚痕濕。漢家恩深幸不早,此身終向胡中老。此身儻負漢宮恩,殺盡青青原上草。
柱下周時史,儒中孔圣孫。及今官愈重,稽古道猶存。吳越封疆闊,東南節制尊。繡衣裨日月,霜筆贊乾坤。八詠樓增偉,雙溪水不渾。吏曹愁執法,民庶喜沾恩。白鷺車重到,青驄馬載奔。分當搜杞梓,職在進蘭蓀。霧隱南山豹,風翔北海鯤。賢才難自選,憲府更須論。賤子非無志,飄蓬豈有根。胡能上天闕,只合在丘園。李愿居盤谷,龐生老鹿門。布衣雙短鬢,茅屋一荒村。舊德人皆仰,斯文世所敦。烏公禮羅內,處士獨慚溫。
良宵復杪秋,把酒說羈游。落木東西別,寒萍遠近流。蕭條旅館月,寂歷曙更籌。不是仇梅至,何人問百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