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五 甲辰中秋后二日晚晴放舟石湖,觀越城橋下☆月,明日將從胥口探桂山中,不預此游蓋五年矣。
聽水聽歌醉夢間,秋衣零露夜忘還,拍浮人與白鷗閒。
馀興好探花里市,舊情不斷枕邊山,半篷風色過梅灣。
聽水聽歌醉夢間,秋衣零露夜忘還,拍浮人與白鷗閒。
馀興好探花里市,舊情不斷枕邊山,半篷風色過梅灣。
聽著流水聲與歌聲,仿佛在醉夢之間;秋衣沾了露水,深夜仍忘了歸返,浮游的人與白鷗一樣閑適自在。余興正濃,想去探訪花團錦簇的市集;舊日情思不斷,憶起枕邊常見的山影;船篷半開,一路風色相伴,駛過梅灣。
拍浮:浮游,指泛舟游樂。
白鷗閒:白鷗是閑適的象征,此處以白鷗的悠閑烘托人的自在。
花里市:指繁花簇擁的市集,或代指探桂的熱鬧場景。
枕邊山:可能指平日臥床所見之山,或記憶中與舊游相關的山景。
梅灣:石湖附近的港灣,具體位置在蘇州石湖一帶。
此詞創作于甲辰年(具體年份待考)中秋后二日,作者晚晴時泛舟石湖,觀越城橋下月色。此前已有五年未至此游,明日將從胥口入山探桂,觸景生情而作此詞,記錄重游的欣喜與感慨。
全詞以秋夜泛舟為主線,描繪石湖月色與游賞之樂,既寫當下醉游的閑適,又憶舊情,表達對自然之趣的珍視。語言輕快,意境恬淡,是記游詞中的佳作。
懷王棄屈子,憔悴楚江湄。終然葬魚腹,終古耀文詞。千年洛陽客,作賦不無譏。謂當棄之去,覽德乃下之。君臣本大倫,當以恩義持。如皆輕合散,是與涂人夷。靈均豈愿沉,深意實在茲。傅懷終泣死,何亦拳拳為。
夢覺花陰過數磚,一庭輕雨濕湘簾。碧桃蜚盡鸝黃老,萬樹青陰屬杜鵑。
秋來霜露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我與何曾同一飽,不知何苦食雞豚。
月輪高,霜氣肅。難得虛堂人獨。尨吠緊,雁聲哀。權將愁埽開。沈沈醉。昏昏睡。銀燭金爐幾輩。越寂寂,越閒閒。人疑此境仙。
圖籍曾先世,弓裘盼后人。芝蘭聊慰念,梨栗漫生嗔。謝氏庭階茂,陶公戶牖貧。尺書連夜發,先報白頭親。
水郭軍麾滿,偷生齒發全。秋成思樂歲,世亂感衰年。倚杖秋林外,扶犁夕照邊。馀生沾圣澤,何以答皇天。
阿英十二能辟纑,阿牛五歲貪讀書。辟纑成縷無人織,讀書有志令人惜。汝父飄零汝母休,吾親雖健俱白頭。雨聲斷道風驚屋,阿婆獨抱諸孫哭。
名播鄉閭人素許。科詔相催,又趁槐花舉。談笑揮成金玉句。賢書果見登天府。闊步青霄今得路。腳底生云,擁入蟾宮去。好是來年三月暮。瓊林宴處人爭睹。
仙去緱山,宴罷武夷,瓊響吹徹。叢霄舊樣親傳,琢就玉煙凝白。悠揚彩鳳,恰從云杪飛來,數聲又趁鴛鴦歇。零落碧桃花,點春風如雪。清絕。更宜秦女,銀箏喚取,楚娥瑤瑟。旋炙嬌簧,只愁夜深寒咽。相看老矣,剩須陶寫留連,尊前遞把紅牙節。歸去畫船時,滿西湖明月。
治疾弭靈藥,爽然疾有瘳。因茲涉方書,仙圣或可求。豈疾乃可治,而生不可留。吾將飛五金,息駕于蓬丘。
飛流三百丈,澒洞秘靈湫。峽坼開雷斧,天虛下月鉤。化形時試缽,吐氣或成樓。吾欲鞭龍起,為霖遍九州。
寵辱循環厭宦情,蓋頭茅屋手親營。清泉橫道疑滋穴,翠袖圍居似化城。不擬身名炫俱泰,且圖心跡遂雙清。半庵閒地如容我,便足徜徉了一生。
事理紛紛未易窮,其間脈絡要通融。能于博處知其約,漸次收功一貫中。
生長南山麓,羈棲北海涯。人情輕柳絮,客夢瘦梅花。遣興乾春甕,吹愁咽暮笳。何當問丹訣,修煉欲餐霞。
月滿方湖夜氣涼,曲欄吟罷自徜徉。飛螢照水驚魚躍,露滴荷心動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