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九首 其一 行行重行行
寒日照疏林,北風何冽冽。
河梁一分手,即為萬里別。
去去把征衣,遙遙望車轍。
君行何當還,令我中抱熱。
玄冬繁冰霜,江河迥且長。
居常同室歡,奄忽隔兩鄉。
辰參東西馳,日月互相望。
但嗟行者遠,誰憐居者傷。
寒日照疏林,北風何冽冽。
河梁一分手,即為萬里別。
去去把征衣,遙遙望車轍。
君行何當還,令我中抱熱。
玄冬繁冰霜,江河迥且長。
居常同室歡,奄忽隔兩鄉。
辰參東西馳,日月互相望。
但嗟行者遠,誰憐居者傷。
寒冷的太陽照著稀疏的樹林,北風多么凜冽。在河橋邊一分手,就成了萬里之遙的分別。你離去時緊握著征衣,我遠遠地望著你車的轍印。你什么時候才能回來,讓我內心焦急如焚。深冬時節冰霜繁多,江河又遠又長。平常我們同室歡聚,忽然間就相隔在兩個地方。就像辰星和參星東西奔馳,太陽和月亮彼此相望。只嘆息遠行的人走得遠,誰又憐惜留在家中的人的悲傷。
冽冽:寒冷的樣子。
河梁:河上的橋。
去去:越去越遠。
中抱熱:內心焦急、痛苦。
玄冬:冬季。
迥:遠。
奄忽:忽然。
辰參:辰星和參星,二星此出彼沒,不同時出現。
《擬古十九首》多為模仿《古詩十九首》之作。此詩創作時間難以確切考證,大致反映了古代社會人們因離別而產生的情感。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戰亂、遠行謀生等情況,導致親人、愛人分離,詩人借此表達離別的痛苦。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離別之愁。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多種意象和手法將離別之苦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如《古詩十九首》有名,但也是模仿古詩的佳作,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情感世界。
江村寒月客來稀,坐對梅花半掩扉。燈火最憐清夜話,溪山偏愛故人歸。酒尊欲盡還堪瀉,世路無情巳息機。相見不須悲白發,山林鐘鼎總成非。
錦屏隈。有孤檠淺照,風急雪還催。搖影膏輕,垂頭穗重,寒透今夜蘭臺。乍相值、亭亭不語,盼雁足、悽立幾曾回。繪彩流光,魚龍生戲,何處蓬萊。聞道九華歌散,怕相思一豆,剔盡成灰。微火多情,余花自笑,空嘆春謎難猜。暗棖觸、兒時況味,教誰見、墻角替人哀。弟一丁寧,鬧蛾莫又飛來。
作詩渾似譚經戴,奪盡從頭席幾重。文木一經題品后,虛名不數大夫封。
高樹俯滄江,老屋隱亂石。水深群魚集,一網千尺碧。
春秋大義經中史,司馬當年失董狐。昭烈本為炎漢后,何書僣國列于吳。
偶來云外見青山,有感人閒兩觸蠻。誰識禪心夜來雨,西風喚起喜中嘆。
木女穿針山色秀,石人牽線海云生。高茅座主赤雙腳,直向毗盧頂上行。
柳條休亸。朝朝攀折誰能那。翠眉春共青山鎖。多事嬌鶯,苦向枝間坐。落絮紛紛時惹我。浮游未化萍千朵。嫌他雪點蒼苔破。為語東風,吹向池塘墮。
今歲相逢惟此夕,美人金樽莫虛擲。千金一刻真可惜,夜久衾帷望河漢。寒星欲沒明燈爛,長歌坐待東方旦。
禁樹連天雨送秋,千門寒氣襲輕裘。優旃不用誇諧辯,陛楯諸郎已得休。
鶉衣百結苦嚴寒,筆硯生涯不素餐。世俗錯教貧是病,考槃誰識碩人寬。
峨峨赤幘先群輩,喔喔長鳴蓋四郊。意氣雖雄無處用,風霜從我老衡茅。場中啄粟樹頭棲,三唱明星出尚低。關路元無孟嘗客,吳兒莫議會稽雞。
涼氣度芳洲,香來水正流。時聞采蓮曲,不見采蓮舟。
白草黃沙沒使車,保安城郭望中賒。牛羊壟上西風緊,鳥雀林邊落日斜。家信浮沉南度雁,鄉心寥落北城笳。東西奔走渾無定,敢望金臺即是家。
世間不獨少閒人,人間亦復少閒鳥。白鷴為性本幽閒,行步紆徐翮夭矯。如今世上少閒林,不如斂翮向君沼。君之池沼最清閒,主人與鳥立池間。若個閒人肯伴鷴,我即開門問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