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五言二首 其一 漢初
西都生昴宿,東井聚奎星。
僅可尊秦陛,安能肅漢廷。
收圖懲滅籍,起蕝欠嵇經。
何況杯羹語,書之涴汗青。
西都生昴宿,東井聚奎星。
僅可尊秦陛,安能肅漢廷。
收圖懲滅籍,起蕝欠嵇經。
何況杯羹語,書之涴汗青。
西漢開國之星誕生于昴宿,東井星座匯聚著奎星般的賢才。他們僅能在秦朝宮殿前表示尊崇,怎能整肅漢朝的朝廷。劉邦接收秦地圖以懲戒項羽滅秦之失,叔孫通制定禮儀卻缺乏經典依據。更何況劉邦說出分一杯羹那樣的話,寫進史書玷污了史冊。
西都:指西漢都城長安。昴宿:星宿名,古代認為昴宿象征胡星,這里借指劉邦。
東井:星宿名。奎星:又稱魁星,主宰文章興衰,這里指賢才。
尊秦陛:在秦朝宮殿前表示尊崇。
肅漢廷:整肅漢朝朝廷。
收圖:劉邦入咸陽,蕭何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懲滅籍:以項羽滅亡為懲戒。
起蕝:叔孫通為劉邦制定禮儀。欠嵇經:缺乏經典依據。
杯羹語:劉邦與項羽對峙時,項羽欲烹劉邦之父,劉邦說“幸分我一杯羹”。
涴汗青:玷污史冊。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對漢初歷史進行研究和反思后所作。漢初雖然建立了新的王朝,但在人才任用、禮儀制度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詩人或許是結合當時社會情況以及對歷史的思考,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對漢初歷史進行批判反思。它指出漢初人才雖有但能力有限,禮儀制度不完善,劉邦也有不當言行。在文學史上,此詩以獨特視角審視歷史,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天職生物,地職養人。裁成輔相,職為圣真。茲曰三才,一理所因。地平天成,我思古人。
畝畝高原,宜爾黍稷。眷此澤國,嘉稻斯殖。惟水利農,亦以害穡。水患既蠲,民乃可食。
余起海濱,跋涉川陸。帝命來吳,令佐熙穆。官守不恪,焉逭斥逐。是用虛懷,詢于耆宿。
眾靡憚勞,勞暫逸久。聯爾比鄰,結爾同耦。固爾堤防,易爾田畝。謀則協心,作則胼手。
農夫望歲,冀勿空匱。無鰥厥官,時余所冀。百川告馴,災害不至。庶免素餐,祛我中愧。
莫匪王事,農務奚鄙。宗伯碩人,實迪余履。通力合作,選農遺軌。爾眾聽之,嘉言洵美。
流水波如鏡,長空云是羅。雙雙燕剪點輕波,只少隔江高唱采蓮歌。
且向堤頭坐,輕風拂體和。一腔幽恨嘆如何。卻好仙香吹得滿襟多。
結愛為兄弟,恩情共骨肉。抗心同白水,明信炳如燭。
歡娛未有時,邈若參商宿。行客非歲月,相見豈能卜。
海犀不遠水,梁燕知春歸。而我連枝樹,萬里各天涯。
寄書尚盈袖,努力尚有辭。一展不忍讀,再展淚橫滋。
區區累結束,恨恨起長思。我行尚南國,君愁當告誰。
春芳君獨惜,我自捋虬髭。兩意共一心,憂多復何為。
勝游都道西湖好,清溪別饒幽致。路曲如環,舟輕似棄,十里蘆花無際。波光凈洗。襯竹翠楓丹,自然明媚。渺渺伊人,溯洄宛在水中沚。
名流一觴一詠,碧紗籠好句,游跡曾寄。學士詞章,佛龕燈火,都付頹垣荊祀。我來暮矣。趁酒熟莼香,一舟孤系。冷月黃昏,蕩吟情欲起。
方山于我親,鼓山是我鄰。
有詩輒送至,有酒邀之頻。
似喜無事飲,卻憐無病呻。
晚來噴層云,如獸如天神。
剎那作萬態,變滅無一真。
我倦睨之笑,山意殊閻闉。
古城陰、一川新浸,天然塵外幽絕。誰家幻出千機錦,疑是蕊仙云織。環燕席。便縱有萬花,此際無顏色。清風兩腋。炯玉樹森前,碧筒滿注,共作醉鄉客。
長堤路,還憶西湖景物。游船曾點空碧。當時總負凌云氣,俯仰頓成今昔。愁易極。更對景銷凝,悵望天西北。
歸來日夕。但展轉無眠,風欞水館,冷浸五更月。
遇合由來貴雨勻,
陰陽燮理羨名臣。
知君久蓄和羹意,
鼎鼐相調助一人。
曉凌殘月去,暮帶暝鴉還。
日落光依樹,秋深瘦到山。
宦情原自澹,詩意近尤間。
回睇蒼茫外,歸云未可攀。
九華晴云今日陰,清溪漲水夜來深。
蒼梧哀泛湘妃瑟,白藕秀出姮娥簪。
長年三光占嶰筒,笑語天回西北風。
高城遂隔不足道,只憶齊山幽桂叢。
仰之彌高,鉆之彌固。
昭昭明明,如藤倚樹。
大笑呵呵誇白牛,碧云繚繞無尋處。
偶攜壺、空明小徑,背時偏有微思。黃鸝兩兩啼初罷,門外雪翻波駛。咸集矣。任脫帽喬柯,濯足階前水。白蘋香里。
更越瀨經寒,吳灣度夏,從此絕分袂。歡相接,通德真慚記里。筼筜鳳到生米。休嗤下國輿圖儉,五岳中心崇起。添快事。
堪借得、夷光歌舞深宮醉。悠然謾寄。只左掘陶泓,右傾鑿落,斯世本無繫。
走馬章臺冒雨歸,后門猶嘆滯前期。
荷心出水終無定,蘿蔓從風莫自持。
復帳麝輕難辟惡,曲房蠶懶不成絲。
漸漸壟麥藏鳴雉,更恨如皋一箭遲。
浩浩西江水,來從萬里遙。
北爭彭蠡大,東赴祝融朝。
蛟鱷青春蟄,黿鼉白日驕。
沿堤多汊港,薄暮敢停橈。
藥闌東畔菜畦西,
緩轡垂鞭信馬蹄。
粉蝶一雙花里出,
飛飛故著帽檐低。
魚龍未變志常存,變了還教海氣渾。
兩眼不曾窺小水,一心專擬透龍門。
千回下網終難系,萬度垂鉤誓不天。
待我一朝鱗甲備,解將云雨灑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