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遠母夫人挽詩 其一
有子何蕃似,懸知母訓賢。
市賒留客酒,鄰貸買書錢。
苦過蓮心后,甜回蔗境邊。
一朝風木憾,誰與問蒼天。
有子何蕃似,懸知母訓賢。
市賒留客酒,鄰貸買書錢。
苦過蓮心后,甜回蔗境邊。
一朝風木憾,誰與問蒼天。
有像何蕃那樣優秀的兒子,由此可以推知母親的教誨賢明。她會賒酒留客,還會向鄰居借貸來供兒子買書。經歷了如蓮心般的苦難之后,迎來了如甘蔗末端般的甜蜜。可一朝遭遇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又能向誰去質問蒼天呢。
何蕃:唐代太學生,以孝悌聞名。這里用何蕃來比喻李致遠的優秀。
市賒:在集市上賒欠。
蓮心:蓮心味道極苦,這里比喻生活的苦難。
蔗境:甘蔗的末端很甜,“蔗境”指甜蜜的境地。
風木憾:指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典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李致遠的母親去世,詩人有感于其母的賢德和李致遠的優秀,寫下此詩表達對逝者的悼念。在當時的社會,重視孝道和母教,這樣的挽詩也是對傳統美德的一種宣揚。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李致遠的母親,突出了母親的賢德和一生的經歷。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比喻形象,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母教和孝道的重視。
云間初日慘無光,天外歸鴻豈戀行。短景去人如掣電,不應留滯野梅香。
潮到江樓月到遲,百年心事有誰知?床頭尋得劉琨劍,舞向春風惜舊時。
滿壁蠶叢墨未昏,牽情一夜役吟魂。舟掀波浪經巫峽,袖撲云煙度劍門。九折乍驚身出險,三聲猶似耳聞猿。無端一事留遺恨,欠覓浣花溪上村。
宮庭白日靜相宜,鈴索無聲謾自譏。云近簾櫳秋影薄,香飄殿閣晚風微。典謨事業千年冊,黼黻文章五色機。每嘆小臣懷補報,寸衷何計達宵衣。
輕云曾繞玉雙尖,到死猶拚學繭蠶。艷絕故知愁亦絕,秋千背立茜紅衫。
鐘王顧陸幾千年,賴汝風神次第傳。落魄此生看莫笑,一身還是米家船。
輦路塵清列羽林,侍臣星向肅森森。風含鳳吹青冥闊,日射龍旗紫極深。兩廡佩趨臨水玉,九門詔出映泥金。從來湯武須傳業,更在伊周老盡心。
東海老生初度日,浙籓左相忽來過。爐薰茗椀燈前話,絕勝金釵玉面歌。
良驥本龍子,病來失風云。北風振長鬣,猶念萬里勤。朝飲長城窟,日夕秣昆崙。意氣輕百戰,功成大將軍。漢家麒麟閣,丹青貌殊勛。騄駬棄道傍,哀鳴人不聞。四蹄空踣鐵,五花不能分。平生感一顧,何以報明君。
翹首津門雪意深,冥鴻掠處海沉沉。又逢舉世騰歡夜,誰解依依向佛心?
百年譚渡水聲長,一郡猶傳孝子黃。不為病軀親藥餌,定瞻遺像設椒漿。云礽又見承新寵,父老仍思立舊坊。坐想晝游真得意,青山喬木總生光。
宰邑之官去,關山幾許程。云邊雙舄遠,江上片帆輕。落日殘蟬路,西風斷雁情。花封明到日,施政在寬平。
玉屏煙冷鷓鴣斑,翡翠簾遮好夢殘。雨又未休人又懶,杏花無力不禁寒。
硯沼依稀照敝袍,雕蟲誰制困英豪。支頤忽起鄉關恨,屈指難辭筆硯勞。眼底圣經渾已碎,階前兒輩尚相高。襟懷落落真無那,時自長吟寫郁陶。
寂寞書窗無別物,凄然兩朵黃花。青銅盆缽植流霞。攀枝無一語,相對影橫斜。日弄斷章四五課,窗帷不卷吾家。閑來唯譜浣溪沙。出言豪氣盡,如夢水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