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友人登虎山觀音堆眺望
虎山春暖共攀躋,飛步凌空下望迷。
城郭萬家無近遠,煙云幾處互高低。
藐姑疑接神人跡,僧寺來尋舊日題。
安得脫然游物外,不教塵世日棲棲。
虎山春暖共攀躋,飛步凌空下望迷。
城郭萬家無近遠,煙云幾處互高低。
藐姑疑接神人跡,僧寺來尋舊日題。
安得脫然游物外,不教塵世日棲棲。
在虎山春光明媚之時,我和友人一同攀登。快步登上高處,凌空俯瞰,讓人眼目迷離。城內外千家萬戶,不論遠近盡收眼底;幾處煙云,相互繚繞,高低錯落。恍惚間仿佛能與藐姑射山的神人相接,又來到僧寺尋找昔日留下的題字。怎樣才能超脫塵世,不再讓這世間的瑣事使自己忙碌奔波呢?
攀躋:攀登。
藐姑:指藐姑射山,傳說中神人居住的地方。
脫然:超脫的樣子。
棲棲:忙碌不安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春日登山情景來看,應是詩人在一個溫暖的春天,與友人一同登上虎山觀音堆時有感而發。當時詩人或許在塵世中經歷了一些忙碌和紛擾,所以借登山抒發對超脫塵世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超脫塵世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借登山所見之景抒發內心感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和情感。
鐵錫已高懸,
殘山剩水邊。
算年齊易卦,
寫夢入詩篇。
介癖游從少,
幽深景物偏。
衡門終日掩,
吾自守吾玄。
金江春暖浪淘沙,
日日江頭數浪花。
人比黃金淘易盡,
沙隨浪去似年華。
絲絲紅萼弄春柔,
不似疏梅只慣愁。
常恐夜寒花索寞,
錦茵銀燭按涼州。
到此游蹤倦,山椒舊有亭。一椽聊可憩,四達不為扃。石佛低眉坐,云君招手停。老龍聽詩處,清韻發中泠。
絕頂臨高閣,蒼茫入望收。山含太古意,月照大江秋。云水通呼吸,帆檣自去留。何須掃濃翠,面面豁吟眸。
欲借仙人玉笛吹,送君五月落梅時。
英靈江漢無今古,風雨羅浮有合離。
何事黑龍逢帝怒,前身青兕愧僧知。
相思待祝衡陽雁,更向南飛寄楚詞。
秋聲昨夜滿涼天,
多少離情夢日邊。
垂老更堪逢此別,
如何王謝惜中年。
官暇行吟璧水秋,
曳裾閒惜鳳臺游。
白門共醉吳姬酒,
誰念滄浪是別愁。
神兵天上落,
迅疾下蘭皋。
螳臂當車轍,
洪爐燎羽毛。
妻孥俱自盡,
丑類敢潛逃。
已奏犁庭績,
應將弓矢櫜。
日日煩湯使,
年年費火攻。
暮齡知艾附,
不及荔枝功。
翠靨霞生玉鏡,紅妝日耀金鈿。后院花開百合,前庭柳學三眠。
妙舞誰同靜婉,清歌莫辨嬌嬈。綺閣珠簾半捲,畫堂銀燭高燒。
膩玉搓成素頸,松云綰就烏絲。乍夜靈光賦就,人人高唱新詞。
灼灼朱唇澄霧,亭亭素面迎風。夜合花梢月上,王昌近在墻東。
西北浮云隱隱,簾垂百尺高樓。羅袖風前試卷,玉釵斜撥箜篌。
寶屧參差步障,銀缸爛漫窗紗。一掃如椽萬字,酣歌笑擁如花。
杳杳笙歌院落,煌煌燈火樓臺。十二金釵對舞,三千玉蝶齊開。
縹緲湘裾曳地,翩褼洛襪凌波。院院紅綃國色,莫將磨勒來過。
趙媛燕姬作隊,秦娥衛女成行。盡日綸巾羽扇,弦歌豆蔻花傍。
驟見爭如易別,相思入骨難禁。南陌花開并蒂,西陵草結同心。
鳳輦晨游綺陌,羊車夕叩紗窗。長信宮中第一,昭陽殿里無雙。
日暮木蘭舟上,羅裙玉腕從容。北浦遙通菡萏,西洲競采芙蓉。
爾乃浣紗女,
胡不遇范蠡。
可憐傾國貌,
只有鏡相知。
氓之蚩蚩匹,
聞見安所鄙。
如入吳王宮,
未必非禍水。
春晴北郭訪元龍,
槐市依依柳徑東。
五夜書燈分太乙,
十年詩案謝雕蟲。
池塘倒影含云氣,
睥睨當軒送晚風。
谷口未緣尋舊侶,
孤尊湖海鬢雙蓬。
聞我解征鞍,
相看喜復嘆。
主貧奴仆傲,
兵起道途難。
藥許求鐘乳,
花先問牡丹。
親朋聊共醉,
老幼幸俱安。
古者重力田,自信無所疑。陽城猶畏人,奚比歷山時。南陽終勿出,豈維帝者師。外瞻內且嗇,名實恒相虧。
況我巢居子,只有食與衣。無衣終歲寒,不食一日饑。饑寒頻叩門,不如苦耕犁。人生貴微尚,手足匪所私。
吾道無所為,百慮捐耒耛。此意慚農夫,農夫當胡為。人言一歲苦,所志在秋穫。營營商賈心,不知苦中樂。
一鑊更無馀,今日忙如昨。晨征入云煙,微昕見飛鶴。午食藉畦蔬,藜羹任斟酌。腹果力氣粗,一斫一株落。
遠近歸牛羊,萬山沉日腳。暮鳥隨人聲,嗚嗚繞松彴。青螢高復低,蟾影搖屋角。
屋上三重茅,已為風卷去。
天教屋漏痕,供我學書具。
肯同桀黠奴,三窟竄狡兔。
煙塵罨琴樽,荒穢塞畦圃。
一笑姑置之,拂拭書中蠹。
深攙烏帽障黃塵
髀肉消磨浪苦辛
按轡澄清須我輩
據鞍矍鑠奈吾身
祇憑忠信行蠻貊
豈有文章動鬼神
南徹淮陽北遼海
可能無地息勞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