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守王元美二絕句
斷無車馬訪閑曹,背暖兒童罷抑搔。嘆息深林有蘭蕙,誰能收拾賦離騷。
志士猶來惜寸陰,青銅那覺二毛侵。留連春色一樽酒,未必東風識此心。
斷無車馬訪閑曹,背暖兒童罷抑搔。嘆息深林有蘭蕙,誰能收拾賦離騷。
志士猶來惜寸陰,青銅那覺二毛侵。留連春色一樽酒,未必東風識此心。
絕對不會有車馬前來拜訪我這個清閑的小官,背對著暖陽孩子們也不再抓撓。可嘆那深林里有蘭蕙香草,誰能把它們采摘來寫進《離騷》呢。有志之士向來珍惜每一寸光陰,哪能察覺到銅鏡里自己已生白發。留戀著這春色飲下一杯酒,未必東風能理解我此刻的心意。
閑曹:清閑的官職。
抑搔:抓撓。
蘭蕙:蘭草與蕙草,常用來比喻君子賢人。
青銅:指銅鏡。
二毛:指頭發黑白相間,即花白的頭發。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詩人可能擔任著清閑的官職,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負,看到賢才得不到重用,時光悄然流逝,于是寫下此詩表達內心的感慨。
這兩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懷才不遇、時光易逝之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但能反映出當時部分文人的心境。
莫作園上紅,寧為徑中綠。
多花必早雕,依依不如竹。
一枝寄他林,翛然傲華屋。
填饑飯秋英,借健膏石斛。
坐斷百懶身,無心問雞足。
村舍無樓可望遠,茅亭遠望似登樓。
飽看聚散云無住,最愛縈回水自由。
詩思已隨芳草動,春寒少為好山留。
誰將裘馬換美酒,與我同消萬古愁。
積暖浮陽過,輕寒宿沴消。
廉纖飛雨線,清潤入花條。
節物病身老,家山歸夢搖。
華嚴存至教,不復見無聊。
鉛杯壓短檠,清膏沃虛草。炯炯孤焰瘦,吐此雙花好。
誰為夜氣溫,暗助春風巧。碎翦朝霞紅,緣以金粟小。
或云兩玉蟲,飛來抱釵杪。美人輕燎之,要看火中寶。
我聞道家和,可以感穹昊。門闌將有喜,每事吉先兆。
而我方朽衰,負戾落南嶠。胡為今夕光,熠熠似相報。
無乃天地慈,四海施洪造。陽和隨根性,溥為脫枯槁。
吾其得歸歟,頂戴君恩老。
對著青衫下帝宸,十年不與并為仁。
憐君臥困千金骨,笑我行摧四角輪。
老眼相逢俱作客,新諸遠寄底驚人。
書來更數無多語,賸欲招攜白水濱。
何侯石友平生事,傅粉風流詎可同。
誰使擁旄三峽外,不留持橐五云中。
啼猿此去欺殘月,回雁因來托便風。
亦念人生行樂爾,且拈重碧擘輕紅。
儒生自信一束書,持以游世觸事迂。
十步倒行一步立,公家不辨私家臞。
壯無早計老更拙,宜去不去饑所驅。
春風力回俗士駕,政恐猿鶴譏逃逋。
燈前酌酒賴公等,一笑未徹還送予。
飛接雙翼送好語,似欲挽我聯冠裾。
那知物理有不可,欲置萬里笞黔驢。
人言此云無此雨,安用吻舌勞分疏。
筠山如盤溪如愚,區有瓜芋水有魚。
頡羹赤腳踏長須,醉步密竹交相扶。
絕知君家一事無,肯為老翁聊巾車。
古人命駕成斯須,已催小槽壓真珠。
雙旌耀林丘,小隊喧笳鼓。
鞭鸞相招攜,拂石共容與。
愛山晉羊祜,好士漢何武。
胸中補天石,筆下修月斧。
追游愧后乘,遇景詫先覩。
捫參或三嘆,探穴聊一俯。
會意時目成,忘言但心許。
徐行詎敢留,有語不得吐。
真游未易再,外物何足數。
酒盡倘可繼,君歌為君舞。
不作觚棱夢,長閑地角身。
南冠欲從楚,西笑敢懷秦。
鴻雁猶千里,牛羊絕四鄰。
門羅今可設,更恐白頭新。
霜盤玉隱倒團金,迥水秋天碧夜侵。
光掩半扉寒夜永,影分疏竹翠軒深。
長空遠岫歸云卷,古木髙風浥露沉。
涼袂客愁應夢楚,長城曉角夜悲吟。
歸去田園好,門羅樹外峰。
地偏群燕雀,江靜隱魚龍。
愁覓鄰家酒,眠憎近寺鐘。
一春強半雨,誰與問兇豐。
駕言出城闕,行行陟崇山。
舒懷到昭曠,未覺天地寬。
??彼離群雁,嘹嘹浮云端。
嗟我遠兄弟,千里同歲寒。
舉頭不見日,況復遠長安。
歸飛胡不早,聽此雕朱顏。
飄飄文采照螭頭,袖手功名未肯休。
易水渡愁隨一騎,春風吹淚著雙眸。
向來但遣淮陰將,異日寧論雍齒侯。
應笑江南夸仲父,規模才可限升州。
萬頃琉璃到底清,寒光不動海門平。
鑒開波面一天凈,虹吸潮頭萬里聲。
吹斷海風漁笛遠,載歸秋月落帆輕。
芍陂曾上孤舟看,何似今朝雙眼明。
指極分南北,觀瀾混濁清。
蕩胸金餅上,覿面玉繩橫。
洲渚平漚發,風云一噫生。
神山端可往,九萬作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