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之婦人多以白練蒙首俗傳馬伏波征蠻死于岳至今不為之易素
將軍久已歸黃壤,
江婦如何未黑頭。
若使將軍知此意,
素縑蒙首也應休。
將軍久已歸黃壤,
江婦如何未黑頭。
若使將軍知此意,
素縑蒙首也應休。
將軍早已逝去,長眠于地下,江邊的婦女們為何還沒有摘下白頭巾呢。如果將軍泉下有知,看到這番情景,也會讓她們不要再用白色絲絹蒙頭了。
黃壤:指地下,代指死亡。
黑頭:指不戴白色頭巾,恢復正常裝扮。
素縑:白色的絲絹,這里指婦女蒙頭的白練。
馬伏波即東漢名將馬援,他南征交趾,在征戰途中病逝。當地婦女以白練蒙首的習俗相傳是為紀念馬援。詩人看到此風俗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對當地紀念馬援將軍的習俗進行思考。其特點是通過假設將軍的態度來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民間風俗和歷史人物的關注。
晚上危亭喜有秋,民安物阜本無憂。鈴齋坐嘯雖多暇,爭似歸田得自由。
棹入芙蓉路盡迷,虛傳七十二長溪。君非五色仙禽引,定是雙鬟玉女攜。
梅邊柳畔弄芳辰,玉樹瑤軒入望新。梁苑何須誇白雪,漢官元自有陽春。
溪痕初出石,花影淡流云。率土忻回憊,何人苦救焚。汗顏今幸解,洽背昔羞聞。蕭颯風飄裾,故人疑是君。
江南游子遼東客,元夕辭家今七夕。塞中烽火幾回看,園里嘉蔬三度折。今夜月色天下同,牽牛織女精靈通。烏鵲橋成夜光濕,黃姑渚落秋機空。再拜持觴問牛女,乞取河流化甘雨。凈洗天兵歸內府,萬歲千秋奉明主。
一縣控沖要,五河當合流。生民逢喪亂,治日免需求。筑地栽蔬短,編茅住宅幽。叮嚀單父宰,慎勿事優悠。
瑤宇青峰頂,芒鞋白鳥邊。風泉轟九鯉,云木薄諸天。尚子終當去,龐公最可憐。玄房今夕里,謦咳接群仙。
夢想清游覺又非,十年云水與心違。名山今屬分符客,不羨凌空振錫飛。
我愛淳安好,精能樂眾工。群羊亡飲豫,大武護功隆。推此心俱善,貤生石可礱。浮游博六子,裒手亦從風。
煙雨欺花肯放晴,落紅日日喚愁生。已拚引被蒙頭臥,更起巡檐信步行。蝴蝶夢寒雙睡燕,杜鵑枝老獨啼鶯。綠陰冉冉天涯遍,十二樓頭空月明。
今年菊種家家少,獨自君籬細葉多。差勝江州王刺史,不須攜酒也相過。
明皇何以致顛危,林甫國忠成禍基。妃子良心猶不悟,此機惟有九齡知。浯溪崖石與天齊,兩刻中興大業碑。北向幾多垂白叟,百年不見漢官儀。
故鄉鱸味久懷思,知己遺來蟹幾只。溫飽欲忘空有志,尖圓得換愧無詩。總知敦甫姜宜辣,爭奈淵明菊就遲。覓食江湖今老矣,哪容衰夢到蟛蜞。
端州有蓮社,聞欲入丹山。思見宗雷久,方慚慧遠閒。臨風裁素札,對月待春關。須憶身前后,茫茫去住間。
派衍虞山樹一旌,騷心只與白鷗盟。醉來高臥云深處,誰解悠悠曠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