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夜夢至南鄭小益之間慨然感懷二首 其二
客枕夢游何處所,梁州西北上危臺。
雪云不隔平安火,一點遙從駱谷來。
客枕夢游何處所,梁州西北上危臺。
雪云不隔平安火,一點遙從駱谷來。
我在客居的枕上夢游到了哪里呢?原來是梁州西北,登上了那高高的樓臺。大雪和烏云也沒能遮住平安的烽火,那一點火光遠遠地從駱谷傳來。
客枕:客居時的枕頭,指旅居在外。
梁州:古代行政區劃名,這里指今陜西漢中一帶。
危臺:高臺。
平安火:唐代制度,每隔三十里置一烽火臺,每日初夜舉火報無事,稱平安火。
駱谷:在今陜西周至西南,是關中與漢中的交通要道。
陸游曾在南鄭(今屬陜西)等地任職,積極參與抗金軍事活動。此詩創作于他離開南鄭之后,他常常在夢中回憶起那段軍旅生活,這首詩便是在這種心境下創作,表達對往昔戰斗生活的懷念。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對南鄭軍旅生活的懷念和對邊關的關切。其突出特點是虛實結合,生動展現邊關景象。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陸游愛國詩詞的特色,反映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的愛國情懷。
行路紛如縷,間關權與數。翻成拙者謀,一往竟不悟。我始窺其端,居寬尚盤桓。盤桓非怯爾,后事當無難。萬物備吾身,身貧道未貧。觀時見物理,主靜得天真。心爽星辰夜,情欣草木春。自憐離亂后,能作太平人。事物形雖同,中間勢各異。推遷無寧期,倏忽已易位。智者識機微,安焉處平易。人生貴無私,莫使聞見累。
往備清華職,寧知濩落心?槐街春日盛,杏省午煙深。出試終何補?還歸敢自任。祇慚山澤吏,空受二毛侵。
手風琴里隔簾遮,一囀鶯喉,滿處沉鴉。寒檁落塵些。曲短流星情未盡,曲盡人嗟。可憐草澤友魚蝦,沉埋金劍,老去風華。寂寞澗中花。只有明眸還似舊,一瞬流霞。
秋露春風各自妍,幽香并到雨華前。道人不是騷愁客,慣讀南華第二篇。
嚴陵灘下水潺潺,千載高名宇宙間。風節最稱東漢士,子孫猶隱上虞山。滄江煙雨群鷗沒,落日云霄一鳥還。好倚樓居同極目,久淹官署獨何顏。
石官入塾名彭祖,愛爾聰明每好奇。定是能刪徑邊竹,不教搖動損花枝。
昔忝國士薦,觀光帝王州。強言酬顧問,流汗對冕旒。有詔試文章,下筆心懷羞。退朝東閤下,獲與夫子游。夫子燕薊來,氣貌何休休。至尊重純德,特為儲王留。出入朝兩宮,寵恩正綢繆。予時報聞罷,歸飯田間牛。升沉本命分,出處非人謀。安知十載后,握手梁山幽。蟲鳴月耿耿,雁度風颼颼。話舊若夢中,一笑忘百憂。況玆林泉窟,足以寓冥搜。仰看岷峨峰,俯視江漢流。敬慎以為楫,忠貞以為辀。居夷圣所欲,勿憚道阻脩。
誰能見歌舞,不自愛陽春。少年雙淚落,知是他鄉人。
翠玄在何許,乃在金鰲麓。石門俯深幽,來者秉明燭。繡壁誰可緣,丹房我當宿。呼童烹金鰲,膏此千丈木。
駱越堂中客,龍華會上人。炷香今有待,酌茗老相親。時雨濯千里,惠風分一襟。興高天宇靜,不覺夜深沈。
孫兒生質頗清明,只在收心養性成。看罷平安二更盡,耳邊如聽讀書聲。
狂云也自學朝朝,老雪判春未肯銷。鷹嘴啄成三角路,虎牙銜出半邊橋。
采籬采葛付前塵,一片浮云寄此身。到眼河山悲故國,放懷天地作詩人。是金蘭友皆聯袂,契玉壺心賦買春。要使騷壇留韻跡,何辭珥筆記良辰。
漢業當于馬上成,謾勞諸將久經營。廟堂早扈南陽駕,已為蒼生洗甲兵。
軟紅塵里眼曾開,苦被新詩猛喚回。借問錦心能底巧,更從月脅摘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