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
一抹輕煙隔小橋,新篁搖翠兩三梢。惜春不覺歸來晚,花壓重門帶月敲。
風竹蕭蕭梧葉黃,相思寸寸斷人腸。一聲塞管來何處,雁帶秋聲入故鄉(xiāng)。
一抹輕煙隔小橋,新篁搖翠兩三梢。惜春不覺歸來晚,花壓重門帶月敲。
風竹蕭蕭梧葉黃,相思寸寸斷人腸。一聲塞管來何處,雁帶秋聲入故鄉(xiāng)。
第一首:小橋被一層輕煙隔開,兩三枝新竹搖曳著翠綠的枝葉。憐惜春光不知不覺回來晚了,月光下帶著滿身落花敲響厚重的家門。第二首:風吹竹子沙沙作響,梧桐葉已枯黃,相思之情讓人肝腸寸斷。不知從何處傳來一聲塞外的管樂聲,大雁帶著秋意飛回了故鄉(xiāng)。
篁:竹子。
塞管:塞外的管樂器,常指胡笳、羌笛之類。
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不詳。推測第一首可能創(chuàng)作于春季,詩人在賞春游玩中有感而發(fā);第二首可能創(chuàng)作于秋季,詩人在異鄉(xiāng)觸景生情,思念故鄉(xiāng)和親人。
這兩首詩圍繞竹子展開,第一首展現(xiàn)了春日的閑適與惜春之情,第二首抒發(fā)了秋日的相思與思鄉(xiāng)之愁。詩中景情交融,體現(xiàn)了詩人較高的藝術表現(xiàn)力。
得過且過,身無毛,夜無窠。誰能留白日,莫使下滄波。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殘,轣轆,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棉泠。執(zhí)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樓上闌干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霞蔚復云蒸,映帶朝暉七彩生。裊裊如煙懸白練,傾聽,滿谷飛珠濺玉聲。好水在山清,赤足臨流懷似冰。忘卻平生多少事,呼朋,笑掬清泉濯我纓。
百丈下堂句,云門顧鑒咦。進前叉手立,端的許誰知。
春風轉(zhuǎn)蕙萱草生,秋霜欲隕鶗鴂鳴。北堂無人月流影,坐此搖落傷人情。獨抱悁悁向萱草,白楊根斷□壤杳。兒淚無因到窈冥,兒心但憶春風早。
玄鯽隨鉤誠養(yǎng)親。
十二月將盡,三千里外還。船猶沖白浪,家已近青山。暫罷窮途哭,難為故國顏。解裝無長物,朔雪處囊間。
四海論交游,文場二十秋。卷中生紫燄,鏡里換霜頭。古寺鄰宮月,寒淙響御溝。高堂微啟齒,銷卻幾年憂。
執(zhí)卷篷窗坐,披襟對好風。孤舟明鏡里,落日浪花中。遠樹連天黑,殘霞映水紅。江鄉(xiāng)時雨足,蛙鼓鬧年豐。
白發(fā)頻添不自休,杜門終日事窮搜。三千高第中分魯,七略群書總萃劉。未擬河汾還獻策,無妨匡鼎亦封侯。生來年齒差相若,經(jīng)學于君遜一籌。
蘭為君子佩,植根不當門。幽谷發(fā)遠馥,九畹詠王孫。
半尺食殘鯉,富家棄路旁。乞兒拾之歸,頰生三日香。
病起春深白晝閑,瓦松花老掩柴關。坐調(diào)心息無浮念,沉水煙銷古博山。老去長閑百不營,推書習靜更真清。西窗日腳籬篩動,時有飛蟲撲紙聲。
暌違歲籥幾更端,異地相攜嘆路難。世界共憐山有浪,人情誰謂井無瀾。寒來范叔袍何在,跡托逢盟冠已殘。莫道江河去不返,海門試把汐潮看。
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