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常熟趙明府游惠山秦氏園
禦去風泠泠,長廊次竹亭。云晴還復濕,泉酌更宜聽。
池上論茶譜,林間檢鶴經。幾年塵土夢,今日始全醒。
山靈邀上客,雞犬類秦馀。洞里忘年月,人間笑簿書。
清談容谷答,梵唄度松虛。坐對滄波叟,持竿不取魚。
禦去風泠泠,長廊次竹亭。云晴還復濕,泉酌更宜聽。
池上論茶譜,林間檢鶴經。幾年塵土夢,今日始全醒。
山靈邀上客,雞犬類秦馀。洞里忘年月,人間笑簿書。
清談容谷答,梵唄度松虛。坐對滄波叟,持竿不取魚。
御去風清涼,沿著長廊來到竹亭。云時而晴朗時而濕潤,泉水適合邊酌飲邊聆聽。在池邊談論茶譜,在林間翻閱鶴經。多年來塵世的夢幻,今天才完全清醒。山靈邀請尊貴的客人,雞犬好似秦朝遺民。在洞里忘卻年月,在人間嘲笑那些文書。清談聲山谷回應,梵唄聲穿過松間。坐著面對垂釣的老人,持竿卻不釣魚。
禦去風:“禦”通“御”,御去風指清風吹拂。泠泠:形容清涼。
次:到,來到。
泉酌:酌泉水而飲。
茶譜:關于茶的著作。
鶴經:關于養鶴的書。
秦馀:指秦朝遺民。
簿書:官府的文書。
梵唄:佛教做法事時的歌詠贊頌之聲。
滄波叟:指垂釣的老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長期處于塵世紛擾中,在與常熟趙明府同游惠山秦氏園時,被園內清幽的環境和閑適的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這種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塵世的超脫。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緊密結合,營造出優美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贊美,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布帽羊裘好自持,六朝如夢不堪悲。關山尚有秦時月,煙水聊歌楚客詞。莫厭天花隨玉麈,何妨霜鬢老燕支。故園芳草今消歇,卻羨春風雪窖吹。
滿川桃李弄芳妍,不忍重為風所殘。忍使一年春遂去,盡憑高處與盤桓。寒食風煙錦屏下,憑高把酒興何如。滿川桃李方妍媚,不忍重為風破除。無涯桃李待清明,經歲方能開得成。不念化工曾著力,狂風何故苦相凌。春半花開百萬般,東風近日惡摧殘。可憐桃李性溫厚,吹盡都無一句言。
南郊春色好,況復是花朝。佳興隨時偶,清游不預招。壺觴雖有限,山水益何饒。更待清明約,重過白下橋。
已得青皇信,開緘喜又顰。千金酬一笑,未易許傍人。
浮云從長風,東西南北各自馳。人心類朝陽,倏忽陰晦安可知。金樽美酒且為樂,焉能郁郁傷鬢絲。川中校書才望多,昔時紅粉今則那。
汶溪新制小茅堂,也種山楸間水楊。舍近雞豚還共食,春來魚鳥自相忘。松陰客去書連屋,花底鶯啼酒滿床。卻憶東華聯轡出,午門霜月漏聲長。
男兒有志在四方,欲求親顯須名揚。自來盡忠難盡孝,征人有母不遑將。提戎自少貧且賤,學書不成去學劍。膂力剛強原過人,手挽烏號長獨擅。適值潢池盜弄兵,東南半壁烽煙橫。我時陳師掃群丑,三千貔虎屯長營。提戎牽裾別慈母,誓志從戎來江右。隸我軍籍隨我征,勇氣百倍無與偶。浙閩東粵及秦中,轉戰所向皆有功。戎馬馳驅度西隴,勛名懋著何英雄。嗣后回酋肆猖獗,我復出關持節鉞。提戎敵愾效前驅,馬蹄蹴破天山雪。萬里遄征久未歸,遠羈疏勒隔庭闈。登亭南望一翹首,多情時逐白云飛。云彌高兮不可步,親舍迢遙渺何處?邊塞秋風匝地寒,吹起心旌無定住。邇年捧檄來閩疆,絮養猶然憾未遑。同是異鄉空陟屺,此懷綿邈長更長。嗟呼舉世趨薄俗,每以途人視骨肉。提戎雅有至性存,尚有一言為爾勖。我今解組老歸田,不忘魏闕心猶懸。海防善后事孔急,將士還須猛著鞭。提戎素來稟慈訓,身受君恩逾感奮。終當移孝作忠臣,為我國家扶厄運。
兆靈有業,潛德無聲。韜光戢耀,貫幽洞冥。道弘舒卷,施博藏行。緬追歲事,夜遽不寧。
交不緣詩有密疏,詩能宣寫此心初。但從禮義中游戲,便是趨庭孔伯魚。
相逢莫說紹興年,每為先生一撫然。國是到頭成底事,奸非開路逐忠賢。忍同劉豫三分國,賣卻唐堯半壁天。杰閣格天今草莽,乾坤猶罩小茅軒。
華筵阿母下瑤臺,彩服仙郎試老萊。鸞誥舊從天上降,蟠桃新出海中來。釀分祿米恩波注,錦簇官衙壽域開。記取年年延賀客,小春時節任徘徊。
平林織,荷斧幾經過。重向蘄陽山下去,一繩幽徑入云多。猶唱鐵樵歌。
十方法侶共安居,云月身心照處虛。轉側蘆汀飛鶴鷺,亡機林壑混樵漁。瘢痕若盡光無際,絲糝才萌念有馀。廊下相逢休放喝,且容興化撒珍珠。
茫茫天地入邊州,九死孤僧淚未收。寶掌依然隨竹杖,圖澄何必謝沙鷗。雁歸遼海書難寄,月出天山望便愁。斯道既今寥落甚,毳衣珍重紫臺秋。
拂曉出都門,長干日已暾。聞歌桃葉渡,沽酒杏花村。公等文章溢,吾儕道義存。佚游非所樂,風詠總堪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