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司理韻送別 其二
蘆花秋摵摵,征思旆悠悠。
歌吹莫愁國,鼓鐃熊繹州。
胸奇空盾鼻,膽雋落旄頭。
儻有西風雁,頻書老故侯。
蘆花秋摵摵,征思旆悠悠。
歌吹莫愁國,鼓鐃熊繹州。
胸奇空盾鼻,膽雋落旄頭。
儻有西風雁,頻書老故侯。
秋天里蘆花在秋風中沙沙作響,遠行的思緒隨著旌旗悠悠飄蕩。在莫愁女的故鄉有人在奏樂歌唱,在古楚國的故地傳來鼓鐃聲響。你胸中奇謀只能空寫在盾牌上,膽量不凡可敵那旄頭星的兇煞。倘若有秋天的大雁飛過,多多寫信給我這老友人。
摵摵:象聲詞,形容風吹草木等的聲音。
征思:遠行的思緒。旆:旌旗。
歌吹:歌唱吹奏,指奏樂。莫愁國:傳說莫愁女的故鄉。
鼓鐃:兩種樂器,這里泛指軍樂。熊繹州:熊繹是楚國始封君,這里代指楚國故地。
盾鼻:盾牌的把手,古人在盾鼻上題詩作文。
膽雋:膽量不凡。旄頭:星名,古人認為是妖星。
儻:同“倘”,倘若。
故侯:作者自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在秋季,友人要遠行,作者送別友人時所作。當時作者或許仕途不順,空有才華抱負難以施展,看到友人遠行,既有離別之情,也借詩抒發自身感慨。
這首送別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用典豐富,將離別之情與壯志未酬之感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送別詩的常見風格和文人的情感世界。
正道行行已暗斜,青衫脫去入繁華。已吞琳館長生藥,不見銀河渡口槎。域外偶然聞漢樂,人間到處起胡笳。無邊風月終成鑒,未鑒青磷只鑒花。
春色二分過,花枝一半開。天涯芳草遍,游子幾時回。
沈醉方初醒,長哀囈語輕。前塵都是夢,來日若為情。以愛遭千劫,因詩毀一生。無邊荒漠下,暗水自盈盈。半生多悲慨,悲久不為悲。萬念撕吾夢,百兇成我詩。纏綿情伐性,放浪酒浮池。一芥輕舟上,茫茫何所之。
隔岸誰家花滿蹊,水亭東畔石橋西。緘書莫道思君惡,綠水紅蓮一夜齊。
仙去人間有故亭,四山林竹郁青青。隱居真誥傳千古,玉局丹文役萬靈。白鶴歸來人換世,黃云翔集夜充庭。步虛聲轉松風響,思掬巖泉洗耳聽。
歲從今日首,臘自昨宵除。郡邑驚危后,乾坤戰伐馀。物華人自競,世局我全疏。何似悠悠者,漁樵老孟諸。
尋幽居隴下,山色滿窗前。覽物知天地,觀書對圣賢。煙凝秦嶺樹,云鎖華峰蓮。欲賞閑中景,還須酒似泉。
燕雀風輕二月天。一枝何處是家園。有花不惜是誰憐。生嫌怕,不為老人妍。眉黛擁連娟。高情時載酒、雁湖邊。略無雕飾自天然。新詩好,品第入朱弦。
豈可常貧料此翁,齋盂頓有玉瓏松。春山藥草能同飯,夜雨茅堂未缺供。杞菊共傳寒綠賦,柴桑不隔紫霄峰。冰瓷嚼出宮商羽,一洗人間芥蒂胸。山云一塢住山翁,菘韭成畦帶雪松。飛食肉奚關我事,乳蒸豚亦為誰供。衡茅高枕人間世,蓑笠歸鋤雨外峰。曾讀坡公菜羹賦,斷無塵土到奇胸。
通天樓閣排云開,仙掌露寒金作臺。八月一日王母降,七龍九鳳相裴回。手持玉桃獻天子,此桃結實三千歲。東方小兒窗間笑,此兒三偷入瑤島。帝欲種核留人間,服之可使長朱顏。茂陵秋草今何在,回首云霞渺瀛海。
連陰曉為北風開,春入山中第一回。亭上遠天須捲幔,檻前新水欲浮杯。校書客避參軍辟,問字人傳別駕來。明日更邀朱趣玉,黃公澗畔踏蒼苔。
殘戈無計返馀暉,夜已沉沉夢已微。悔向人間成鶴立,癡從月下看烏飛。千尋碧海心誰覓,一片青山誓已違。只恐他年魂不滅,也隨群鬼逐甘肥。
塞長霜草白,天闊夜云愁。影過空江月,聲來別枕秋。鄉音何處托,客恨幾時休。況有冥飛志,無為弋者求。
長安樓外見歸鴻,幾度登臨憶遠公。飛錫何時能過我,焚香相對夜談空。
舅沒于今二十年,文章零落更誰傳。朝廷不喜劉蕡策,風月空留李賀篇。得米養親供子職,有才無命豈天然。人言我貌偏相似,收讀群書即舊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