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孚若瀑上種梅五首 其三
瀑映梅華何所似,蚌胎蟾彩浴寒江。
夢回東閣頻牽興,吟到西湖始樹降。
雪屋戀香開紙帳,月窗憐影掩書釭。
若將漢晉間人比,不是淵明即老龐。
瀑映梅華何所似,蚌胎蟾彩浴寒江。
夢回東閣頻牽興,吟到西湖始樹降。
雪屋戀香開紙帳,月窗憐影掩書釭。
若將漢晉間人比,不是淵明即老龐。
瀑布映襯著梅花像什么呢?好似蚌中珍珠與月光映照在寒江上。從東閣的美夢中醒來,興致頻頻被牽動,吟詩作賦直到覺得西湖林逋詠梅之詩也稍遜一籌。在雪屋中眷戀著梅花的香氣,在紙帳里安睡;月光透過窗戶,憐惜梅花的影子,放下書燈。如果用漢晉間的人來比擬,這人不是陶淵明就是龐德公。
蚌胎:指珍珠。傳說蚌孕珠如人懷胎,故稱。
蟾彩:月光。
東閣:原指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這里可能指詩人夢中賞梅之處。
西湖:指林逋,他隱居西湖孤山,種梅養鶴,有許多詠梅佳作。
樹降:遜色。
紙帳:以藤皮繭紙制成的帳子,上繪梅花等圖案。
書釭:油燈。
淵明:即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喜愛菊花,也有高潔的品格。
老龐:指龐德公,東漢末年隱士,不慕名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方孚若可能是詩人的友人,兩人可能有共同的賞梅雅好。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詩人通過與友人唱和,借梅來表達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在梅花的高潔品質中尋求精神寄托。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的高潔,表達詩人對高雅生活和高尚品格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意象優美、用典巧妙,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和審美情趣。
平常歌舞不能閑,多在青春甲第間。借問年來還到否,朱門風雨幾家關。
菜助三餐急,園愁五月枯。廢畦添糞壤,胼手捽荒蕪。前日種子下,今朝雨點粗。吟詩深自慰,天似憫窮途。
今晨感我生,襁褓迨衰老。歲月倏往來,七十何草草。譬初同此日,天下生不少。善惡與昏智,貴賤及壽夭。各各不可齊,鵬鴳皆自好。但恥老丑人,多為后生藐。我母自愛我,諭事且訖了。兒女自愛我,勸我飯加飽。朋友自愛我,把酒頌且禱。我生已萬幸,際茲世有道。拙廢固無用,農圃亦可保。杯酌雖寡嗜,些少慰懷抱。偃息間行游,隨意弄花鳥。樂哉天地間,偷生亦為巧。
一身贈蹬避墻東,回首交游感慨中。泣罷人龍才欲盡,瘦來天馬步難工。椷書忽動西江色,只字猶希大國風。但使斗間雙氣王,不將雷雨辯雌雄。
愿為黃鵠摩蒼穹,云衢逐爾東復東。不然笑作騎鯨客,溟渤杳與扶桑通。君發羊城孰為別,滿山楓葉相思血。我佇江城望寥廓,楚江盤作愁腸結。昔年飄瞥過羊城,萬里南征覿眾英。堪恨聞君慳會面,倦翮宵發愴客情。君抱逸才親《雅》《頌》,我身蓬轉塵澒洞。何必相逢許知己,天涯結契太山重。煙靄紛紛繞蓬壺,故國月照不曾孤。此去詩毫生壯采,湖山得爾色敷腴。昨夜霜天送冥鴻,千巖木落閶闔風。四更吹夢到海涘,目盡滄波空復空。
飲別東家叟,行投西寺僧。無風收閣幔,有月罷廊燈。竹夜聲偏集,池寒色似凝。無端值詩景,清興覺逾增。
人道甌閩不識寒,北風吹雪夜漫漫。斷蓬折葦滄江上,只作淮南舊日看。
簇仗回來玉勒閒,黃門牽向落花間。君王不愛長楊獵,嘶入春風十二閑。
相忘大海勝相濡,塵劫遺余七尺軀。例予斗筲歸郭泰,自無懸榻待徐孺。癟腸竊喜稍充滿,鯁骨不虞防厚誅。君在天涯應亦是,誰頒美事到酸儒。
日高燕語捲簾遲,獨倚東風看柳枝。三月柳花飛欲盡,遠人涼露未歸時。
惆悵荊州牧,新詩此見招。渚花無落日,岸水□平潮。寒雨沽琴岳,春風試洞簫。盤云雙白鶴,似欲待王喬。
萬木邊江葉盡稀,玉人初抱五經歸。懸知后夜趨庭夢,長共孤云斷續飛。
猶記京華曾笑遇。袞繡云裳,盡顯花王富。紫艷一枝仍似故,仙花不共凡花語。池館春風何處去。回顧十年,心事驚無數。莫問燕鶯當日誤,銜杯且為花枝賦。
春寒峭峭過王師,都出南門送鼓旗。嶺海鯨鯢就誅日,江湖鴻雁欲歸時。參差帆葉開溪舫,顛倒梅花落硯池。多病杜陵頭白盡,每因送客賦新詩。
秦淮柳影中,使舫背歸鴻。建業山河壯,南交節制通。襟涼乘海氣,家遠待秋風。仍歲頻銜命,詩囊夜吐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