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冢
青冢前頭隴水流,
燕支山上暮云秋。
蛾眉一墜窮泉路,
夜夜孤魂月下愁。
青冢前頭隴水流,
燕支山上暮云秋。
蛾眉一墜窮泉路,
夜夜孤魂月下愁。
青冢前隴水潺潺流淌,燕支山上秋暮時分暮云沉沉。美人一入那無盡的黃泉路,夜夜孤獨的魂魄在月下哀愁。
青冢:王昭君墓,傳說墓上草色常青,故名。
隴水:河流名。
燕支山:在今甘肅山丹縣東南,因產燕支草而得名,常用以泛指塞外。
蛾眉:代指美人,這里指王昭君。
窮泉路:指黃泉路。
王昭君是歷史上著名的和親人物,遠嫁匈奴。此詩創作背景應是詩人觸景生情,看到青冢等與王昭君相關的事物,有感于她的不幸遭遇而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是在塞外或聽聞王昭君故事后有所觸動。
這首詩主旨是同情王昭君的命運。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營造出濃厚的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也是眾多以王昭君為題材詩作中的一篇,反映了人們對王昭君的關注和同情。
衛姜植特操,鄒孟秉義方。貞哉延陵母,曠古嗣遺芳。素衷矢皎日,烈質凝秋霜。笄總奉君子,瑟琴靜且良。一為終天訣,掩鏡銷鉛妝。晨炊井床凍,夜績釭輝涼。中庭長瓊樹,復汎崇蘭光。璇室有彤管,名與星岳長。永言歌黃鵠,三嘆沾人裳。
帽壓宮花照眼新,東風渾勝曲江春。醉中記得歸時路,丹鳳樓頭月似銀。
鶴養丹成鹿養茸,群呦對舞傍衰慵。待看仙骨他年就,同訪蓬萊第一峰。
白雪枝頭蕊,黃金葉底團。既疑為火齊,復認作冰丸。冷熱隨時改,調和適口難。爐中方就灼,掌上復傳看。軟比雞頭肉,圓如鶴頂丹。瓤虛還可剖,核小豈容鉆。追念致來遠,還憐味帶酸。殷勤重鄉味,常貯水晶盤。
白頭賢傳晉陽歸,十載風塵故舊稀。重會豈非天有待,盡歡寧覺地相違。云分野色來池館,雨挾花香到客衣。處士要題詩滿壁,金盤甘露博珠璣。
扁舟歸駐廣陵城,回首遙空隔漢京。地控淮徐漕路轉,天連吳越海云平。高天夜月仍聞笛,瓊觀春風但記名。最憶往年家水部,官梅重有古人情。
石子坡頭松兩株,水光嵐氣護幽居。山翁被酒愛騎馬,溪友放船來捕魚。秋色自隨黃葉老,野懷常共白云舒。何時卜筑如圖畫,竹下開軒更讀書。
問春何處來,春來在何許?月墮花不言,幽禽自相語。
群生香火但馀煙,安樂誰能顧我憐。從命但教雙手捉,卻無衣繸可稍牽。
去路惟楊柳,吾衣況薜蘿。如何明月夜,不作片帆過。紫氣星辰動,青天吳楚多。莼鱸秋正好,知爾醉漁蓑。
仙人李太白,俊逸天下聞。芙蓉宮錦袍,袖有蛾眉云。蛾眉山高劍門隔,化為太古一片雪。南州北越行相從,赤日炎風消不得。今年東海逢故人,海波滟滟葡萄春。酒酣拂袖墮秋水,但覺滿座光嶙峋。夜深酒醒伴狂客,玉井蓮開華峰白。海天落月掛奎婁,坐臥猶疑見顏色。禿兔漫吐蛾眉云,何以報答雙南金。古人契義重金石,此物歲寒冰雪心。
尚憶當年羽葆乘,河流如帶繞山岡。男兒墮地四方志,竹帛垂名千古香。越石枕戈終破敵,蘇卿持節未歸鄉。慨予疏懶成何事,祇合藏身老墨莊。
陽江墟市遠,夜半出家門。月色他鄉路,燈光何處村。草深蛇懼客,樹動鬼勾魂。百里迢來去,求歸兩乳豚。
力役困年侵,種棘代遮邏。豫防茍無失,有地孰敢唾。風條曲抽乙,雨葉細垂個。是時春載陽,土脈如膏和。分疆督藝植,勤惰各有課。揮鋤綠煙披,轉石蒼蘚破。稍看萌蘗長,漸睹根株大。結蔭冒長堤,開花映高座。猿公不敢窺,貉子那得過。慨慕陶公言,罔俾分陰蹉。
過春風旗亭,記長干系馬,消受閒情。此際南州留滯,怨歌重聽。身未老,心先驚,動亂愁梅花江城。縱茂苑人歸,青溪夢好,枯樹伴蘭成。云屏外,霜猿鳴。指斜陽霸國,金粉飄零。漫向瓊樓懷舊,板橋尋盟。淮水碧,鐘山青,恨隔江無多商聲。剩詞客哀時,蕭蕭鬢星,彈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