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歌
須彌山北水晶宮,天開圖畫自璁瓏。不知何年飛海東,幻成三個玉芙蓉。
莊嚴色相儼三公,皓白須眉冰雪容。夾輔日月拄穹窿,俯視眾山皆群工。
帝天不許俗塵通,四時長遣白云封。偶然一見杳難逢,唯有霜寒月在冬。
靈光片刻曜虛空,萬象清明曠發蒙。須臾云起碧紗籠,依舊虛無縹緲中。
山下螞蟥如蟻叢,蝮蛇如斗捷如風。婆娑大樹老飛蟲,攢肌吮血斷人蹤。
自古未有登其峰,于戲,雖欲從之將焉從。
須彌山北水晶宮,天開圖畫自璁瓏。不知何年飛海東,幻成三個玉芙蓉。
莊嚴色相儼三公,皓白須眉冰雪容。夾輔日月拄穹窿,俯視眾山皆群工。
帝天不許俗塵通,四時長遣白云封。偶然一見杳難逢,唯有霜寒月在冬。
靈光片刻曜虛空,萬象清明曠發蒙。須臾云起碧紗籠,依舊虛無縹緲中。
山下螞蟥如蟻叢,蝮蛇如斗捷如風。婆娑大樹老飛蟲,攢肌吮血斷人蹤。
自古未有登其峰,于戲,雖欲從之將焉從。
須彌山北面有水晶宮,天然的景色如美玉般精巧玲瓏。不知哪一年飛到了海東,幻化成三座如玉的芙蓉峰。它們莊嚴的樣子好似三公,須發皓白有著冰雪般的容顏。它們輔佐日月支撐著蒼穹,俯視眾山就像眾人在輔佐。天帝不許俗世塵埃相通,四季常讓白云封裹著它們。偶然見一次卻很難再相逢,只有在霜寒的冬日月亮高懸時才有機會。它們的靈光瞬間照亮虛空,世間萬物清朗讓人豁然開朗。一會兒云起像碧紗籠罩,它們又依舊處在虛無縹緲之中。山下螞蟥像螞蟻一樣聚集,蝮蛇像斗一樣大且敏捷如風。大樹上老飛蟲盤旋,攢聚著吸食人血讓人不敢靠近。自古以來沒有人登上過那山峰,唉,即使想攀登又該從哪里上去呢。
須彌山:佛教傳說中的名山。
璁瓏:形容玉石等光彩奪目、精巧玲瓏。
玉芙蓉:指玉山,形容山如玉般潔白秀麗。
三公: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這里形容山的莊嚴。
穹窿:指天空。
群工:指眾人。
于戲:同“嗚呼”,感嘆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山水時,被眼前的奇景所震撼,同時也感受到了自然的艱險與神秘,從而創作此詩以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以奇幻的想象描繪了玉山的壯美與神秘,通過山下的險惡襯托玉山的高潔。主旨在于表達對自然奇景的贊嘆和對難以親近的無奈。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想象力和對自然的深刻感悟。
給事先皇內六曹,緝熙九法獨稱勞。塊苫堊室終缞制,旌旆蘭舟試錦袍。玉筍聯班黃道直,宮花簇仗紫垣高。清朝事業光千古,黼黻鋪張屬俊髦。
從來世事總相因,愛及鐘深自見神。苦難頻經虧共濟,豐余反顧要同珍。門盈和氣家能旺,福至白頭情更親。吾丈胸中藏五岳,區區芥蒂究能真?
鄉閭風土弟兄居,冉冉年光歲又除。勝里金花聊共賞,尊中柏葉肯教虛。居鄰碧海三山路,交絕長安七貴書。猶有謝家辭翰在,春山游眺許誰如。
萬葦搖風夕照寒,湖光碧浸紫金山。歸鴉點點入蒼煙。撒網洲邊漁父嘯,浣衣磯畔女郎喧。料無幽恨在眉彎。
江云萬片落胡床,斗酒高吟明月光。一自逢君出玄草,滿天霜色似華陽。
渭水何湜湜,涇水雜泥淤。其源各異出,其末乃同趨。清濁既以混,終然成合污。人生實異此,稟性同厥初。所習日益遠,竟爾分賢愚。安得涇渭水,清濁永相殊。
靈槎初泛斗牛間,隱隱晶光照夜寒。況是春城多樂事,果逢星節駐征鞍。使藩暫屈留旌旆,云路均同接羽翰。已寫風猷傳樂府,更磨琬琰一時刊。
映水一枝開,春從筆底來。高樓漫吹笛,終不點蒼苔。
曾騎羸馬溯秋風,廿載重來鬢已蓬。史館故人多化鶴,泰陵新樹復摩空。山連禁籞春仍碧,花傍齋廬晚更紅。坐聽白頭宮監語,爐煙銷盡思無窮。
愁霖百日思低迷,昨夜星辰似舊時。稼穡已傷憂客計,津梁全壞怯歸期。丹河浪減沙痕漲,錦嶺霜晴月影遲。喜霽未遑抽賦筆,勞君先惠碧云詩。
招提只在白云封,絕頂岧峣望莫從。忽有丹梯通箭栝,還如玉井護芙蓉。菰城午色煙爭裊,苕水春流雨自重。可道諸天無別思,愁君明日度千峰。
斷苗取靈根,斸石不到土。道人掃落葉,閉戶手自煮。晴煙溜窗幾,初夜過風雨。老盆酌天醴,春甕發膏乳。檐囊到城市,饋我一勺許。中年血氣敗,今我飲此醑。色如膠飴重,味有荷心苦。京城舊交游,臡醢亂鼎俎。誰能供此飲,遠視鴻鵠舉。一洗肝肺塵,但咽公勿吐。
綠陰欲滿寺,禽鳴春雨余。聊因簡牘暇,窗下閱僧書。
莊劍擊,伯劍翼,一家兩人自相賊。天當與賢勝人力,劍生豈是屠龍客。忙忙勞人三舉玦,座上謀臣面無色。謀臣計失失敵國,敵縣虎口虎不食。杯酒之間天解厄,此機老增亦何識。徒為豎兒滋嘆息,豎兒豎兒策不長。富貴先思歸故鄉,兇暴為德兇暴亡,至死不知仁義王。
秀竹農家連短籬,小溪桃影蕩漣漪。圓塘水動銀鱗躍,斜杪花顛黃鳥離。清瘦遠峰橫霧靄,婆娑榕蓋拂根絲。盎然春意盈郊野,滿眼風光競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