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畢節劉氏小園養疾雨霽登眺偶成
受代容疏懶,山城晝掩扉。
未充句漏隱,已息漢陰機。
搔首久難問,倚欄胡不歸。
云山供疾眼,霽色入清暉。
泉韻汎瑤瑟,城陰羅翠屏。
鄰渠穿屋過,檐樹影山青。
滇蜀仍多事,風塵此暫經。
牛車何處宿?悵望好林亭。
受代容疏懶,山城晝掩扉。
未充句漏隱,已息漢陰機。
搔首久難問,倚欄胡不歸。
云山供疾眼,霽色入清暉。
泉韻汎瑤瑟,城陰羅翠屏。
鄰渠穿屋過,檐樹影山青。
滇蜀仍多事,風塵此暫經。
牛車何處宿?悵望好林亭。
卸任后得以清閑懶散,山城白晝我掩上房門。沒能成為句漏縣令隱居,已收起了功利機心。我撓頭思索卻長久難以求解,憑欄自問為何還不歸去。云山映入我患病的雙眼,雨后初晴的景色融入清朗的光輝。泉水聲如瑤瑟泛音,城邊綠蔭如翠屏羅列。鄰家水渠穿過房屋,屋檐下樹影與青山相映。滇蜀地區仍然戰事不斷,我在此暫避風塵。不知牛車會在何處夜宿?惆悵地望著那美好的林亭。
受代:指卸任。
句漏隱:句漏,古縣名,晉葛洪求為句漏令,稱欲往該地煉丹。這里指隱居。
漢陰機:出自《莊子·天地》,漢陰丈人抱甕灌畦,拒絕使用機械,認為有機械必有機心。
汎:同“泛”,泛起。
羅:羅列。
此詩創作背景或為詩人卸任后暫居畢節劉氏小園養病期間。當時滇蜀地區可能戰事頻繁、局勢動蕩,詩人在山城養病,目睹雨后景色,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復雜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抒發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內心的惆悵。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山城景色與個人情感緊密結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在特定環境下的細膩情感和對生活、時局的思考。
國色嬌嬈畫不如,風流二婿盡消渠。阿承丑女無人聘,自挈衣裝過草廬。
洞門常啟客來稀,碧草叢邊野蕨肥。可笑流年空老大,慚無一德報恩知。
山鴉營巢欲哺兒,晴杏拆早先離披。盤回一徑穿碧筱,谷口數家耕水湄。
故園微路繞江干,常記開時偪歲寒。萬里臨風驚老眼,卻疑還是霧中看。
山縣看花亦大難,楓林槲葉當花看。詩尋廢壁馀殘字,人與孤鴻逐曉寒。半世相逢多熱客,一官何處換金丹。禪扉緊閉諸天靜,吃粥居茅意自安。
開時都不值繁華,結實調羹尚有誇。若語當年上春事,總輸凡木后開花。
仙重三千不可圖,從教千古強名模。長因塞北煙塵息,記得江南啼鷓鴣。
沉香宴罷索人扶,重向銀屏睹雪膚。一笑不償千古恨,玉環當日倚闌圖。
飄香山徑踏殘花,來訪仙鄉隱處家。當日廟堂延至計,未應懷璧老煙霞。
結茅爭似許由好,坐雨不如崔偃奇。打開油傘堪撐日,貼滿詩篇當下帷。顧我爭同牛馬走,此生直與水云期。十年避地三移宅,放眼乾坤又在茲。
喬林眾鳥集,暮氣氛氳上。好在三巴山,何時正相望。
白石峰之半,先生好在么。捲簾當大瀑,常恨不如他。杉罅龍涎溢,潭?石發多。吾皇搜草澤,爭奈謝安何。
名勝地。前游處處堪記。湖心唱徹采蓮歌,暮云四起。斷墻崒兀古臺城,青蕪搖蕩波際。畫橋畔,重徙倚。綠楊宛轉絲系。情如浪跡忽歸來,燕尋舊壘。謝家一夢繞池塘,東風還縐春水。小樓背野面近市。想廛居、三載成里。華表莫題身世。倦沈吟、夜寂憑窗遙對。城郭微茫街鐙里。
問佛如何答慧超,秤錘雖定價相饒。云中不睹雙雕落,箭過新羅十萬遙。
含章殿里雪中開,曾共君王索笑來。著在荒蹊枯竹畔,可知準敕號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