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名撫松處士以五古一則贈櫟社諸君蒙癡仙見和且屢問姓名戲作一絕句答之
烏鵲南飛借一枝,
鴟夷姓字少人知。
尤憐化鶴歸華表,
忍說前身竟是誰。
烏鵲南飛借一枝,
鴟夷姓字少人知。
尤憐化鶴歸華表,
忍說前身竟是誰。
像烏鵲南飛一樣暫借一處棲息,我如鴟夷子皮般姓名少有人知曉。更可憐像化鶴歸來落在華表上的仙鶴,怎忍心說出自己前身究竟是誰。
烏鵲南飛:出自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比喻人尋找安身之所。
鴟夷:春秋時期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泛舟五湖,自號鴟夷子皮,這里作者以鴟夷自比,表明自己隱姓埋名。
化鶴歸華表:傳說遼東人丁令威學道成仙后化鶴歸來,落在城門華表上,有少年欲射之,鶴徘徊空中而歌:“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題看,作者托名撫松處士贈詩櫟社諸君,友人癡仙唱和且多次詢問其姓名,此詩便是作者回應友人詢問所作。當時可能處于一個文人交流頻繁的環境,作者或許因某些原因不愿透露自己身份。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作者隱姓埋名的態度和對身份的隱晦處理。其特點是善用典故,委婉抒情。在文學交流中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體現了文人之間交流的趣味性和含蓄性。
世間何沴善侵陵,
強者誰歟抗郁蒸。
萬姓低垂炎海里,
灑然天表見斯亭。
曾聞杜老誚淵明,白首如今未脫情。舐犢有私偏繾綣,斗雞無補屢丁寧。經書卷卷皆存誨,田業些些僅養生。鑒戒不須求遠事,鄉閭成敗足堪懲。
圣主乘龍御萬邦。
慶云翔,化日重光。
群臣拜舞稱壽觴。
載歌天保章。
秋物自能晚,秋聲何足悲。
歡應隨壯去,病已與衰期。
斗遠終難挹,天高不易欺。
此心丘壑戀,匪石恐難移。
半世功名在,
誰為磊落人。
上方憐我直,
公亦愛吾身。
一笑知天近,
頻年厭馬塵。
把麾江上去,
得與客星鄰。
我聞淡山之巖深且幽
崆嵌邃竇堪尋搜
禪龕剝落氣尚古
龍象□徙初誰謀
神仙窟□信有□
功出天造非人侔
谽谺磥砢駭未見
石壁字隱苔侵鎪
山靈疇昔莫□秘
巨蟒豈得于中留
吟來珠璣重滿把
我幸蠟屐欣從游
王廙飛白,右軍之亞。
秋絲猶未斷蓮根,
老去風情敢復論。
爭似放翁身未死,
卅年留夢沈家園。
無計留春去稍遲
落花狼藉草離離
小園漫灑臨歧淚
定有東風再到時
折枝臨水悔教遲,
照影今憐鬢有絲。
已負芡菱消夏約,
白荷垂盡再來時。
汴水分藩,憶帝子、金床玉冊。人都羨、憲王才調,孝王儔匹。椒殿丁年喧鼓吹,桂宮甲帳翻圖籍。唱誠齋、樂府夜深時,箏琶急。
蔡河漲,蘭橈織。雁池汎,龍舟疾。記牡丹時節,排當宿直。一夜黃河瓠子決,滿城紅袖梨花濕。痛波飄、菰米入宮墻,沈云黑。
政簡官多暇,刑清獄屢空。嘗從父老語,俱話使君功。鴻寶寧資汝,黃麻正待公。仁人自宜壽,天意與民同。
圣世唐虞際,公才稷契間。清仍能律俗,直更不容奸。比歲頻分閫,今年定賜環。從來香案吏,合自廣桑山。
過卻風波兩月程,
又拚車馬逐塵行。
無端試寫秋山看,
勾引閒心一夕生。
姜蓋潘同看木犀,
故交零落竟何之。
如何花滿西林樹,
猶有無懷可寄詩。
醉顏消盡東風,一枝迥出紛華地。暖香吹雪,淡妝欺粉,群芳羞避。靜院無人,閑庭轉午,重門深閉。倚闌干無語,玉容寂寞,為滴盡傷春淚。
愁到黃昏時候,漏聲沉、隔墻歌吹。疏簾淡月,離懷喚醒,夢魂驚起。細雨簾纖,輕云低娜,不禁春意。算東皇、獨付清標,正好與梅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