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六榕寺塔
側身西望對須彌,鈴鐸聲高白晝遲。
繞檻風云連海岳,近人星斗界華夷。
諸天寥廓梵鐘遠,飛閣崚嶒慧日移。
古寺六榕今在否,清陰長憶舊游時。
側身西望對須彌,鈴鐸聲高白晝遲。
繞檻風云連海岳,近人星斗界華夷。
諸天寥廓梵鐘遠,飛閣崚嶒慧日移。
古寺六榕今在否,清陰長憶舊游時。
側身向西眺望對著須彌山,鈴鐸聲響在白晝中顯得時間都變慢了。圍繞欄桿的風云連著大海和高山,靠近人的星斗劃分著華夏與蠻夷。天空遼闊梵鐘的聲音傳得很遠,高聳的樓閣隨著慧日移動。古老的六榕寺如今還在嗎,我常常回憶起過去游覽時那清涼的樹蔭。
須彌:佛教傳說中的山名,這里可能泛指高山。
鈴鐸:寺廟中懸掛的鈴鐺。
諸天:佛教語,指護法眾天神。
崚嶒:形容山或建筑物高聳。
慧日:佛教語,以日光比喻佛之智慧。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推測詩人可能曾游覽過六榕寺,對其印象深刻。或許在某個時刻,因特定的情境觸發了對六榕寺的回憶,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對舊游之地的懷念。
這首詩主旨是懷念六榕寺,其特點是意境開闊,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敏銳感知和細膩表達。
草暗迷人跡,山空答履聲。夜眠溫石去,朝爨束薪行。骨肉長嬉笑,交朋每送迎。回思無事日,已恐是前生。
彌月佳徵見一回,慶從百晬更相催。青坊史送金章到,玉陛恩頒紫誥來。乳媼解驚風骨異,慈親贏得笑顏開。況於阿父連生日,歲歲勞添煖壽杯。
亭亭斜倚玉欄秋,緩帶仙妝塵外幽。對日欲酣紅暈臉,舞風如意錦纏頭。奪炎自惜班姬扇,妒夜還生青女愁。誰把芳姿擬驍健,爭妍斗寵一生羞。
陳為□姓成周始,五玉諸侯事天子。世家蕃衍多子孫,水木本源傳不已。六出奇計扶炎劉,廟堂黼黻多謀猷。平生功業照青史,不下子房能運籌。太丘名節超凡士,德行尊崇服鄉里。是非一辨即能平,何必紛紛費唇齒。元方季方相后先,難兄難弟人稱賢。五星夜聚穎川曲,光彩燁燁明中天。伯玉文章自天賦,六代以來誇獨步。五言感寓追古人,豈但聯翩工月露。后山先生才最優,偉器早被南禮收。自云知己不易得,適興往往成歌謳。袞袞流光時易改,兔走烏飛幾千載。前人雖往后人繼,吳苑一支今獨在。仲禮陳君誠善人,譬猶鳳凰與麒麟。高堂構得扁致樂,子孫孫子循天倫。堂前椿萱總蕃茂,堂下塤篪日相奏。和氣雍雍萃一門,四時□若春時候。致樂之道何必推,能致斯樂由天為。況君脩為振先烈,慶澤可為能無虧。聿脩厥德光厥祖,世無古今今即古。乃知致樂樂有自,請看君家舊宗譜。
廬外圭田二畝強,鄉鄰傭力為移秧。百年岡壟衣冠閟,一徑楸梧雨露涼。天地無情身老大,山林有分發蒼浪。急流勇退人爭羨,喜見春風日載陽。畎畝高低絡翠徑,樹林茂密列云屏。水村沙路迢迢白,茅屋炊煙處處青。谷口樵歌西日暝,巖頭虎嘯晚風腥。先生歸也山居靜,童子篝燈月半扃。
觀音妙相原非相,洞里觀音不是真。若向此中參得透,觀音處處現全身。
一行詩雁舞京圻,風駐云酣韻可依。月影千江浮夢冷,文心百代正聲稀。乘桴劫海尋仙渡,蟄穴紅塵蛻蝶衣。綠綺閒拋蓍草擘,偶從爻變觸靈機。
夜久河漢橫,春堂別燈黯。風凄鳥初動,露重花猶斂。明發不在茲,重關為誰掩。
江上晚晴好,臨行復艤舟。雨龍歸大秀,水鳥度巴邱。公瑾人中杰,子貞方外游。時危論出處,吾道莽悠悠。
杖藜同上最高峰,腳力雖窮興未窮。領略江山歸眼界,盡吞淮海入胸中。
淡淡胭脂,似褪向、景陽鴛石。依然是、春睡未足,捧心猶癖。藉甚不禁君再顧,嫣然卻記渠初拆。黯銷魂、欲盡更堪憐,終難得。猶記是,卿卿惜。空復見,誰誰摘。但當時一笑,也成陳跡。我懶花殘都已往,詩朋酒伴猶相覓。聽連宵、又雨又還晴,鳩鳴寂。
清溪雨過晚漁蓑,倒坐船頭逸興多。只有好山看不厭,又隨圖畫入輕羅。
咸熙畫圖無與共,傳世希微愛者眾。二李之后已寥寥,宣和當日尤珍重。新圖一旦落人間,神宮寂寞何時還。經營意匠出塵表,上下五百誰能攀。水回中有漁舟泊,山頂崇臺招白鶴。籬根浮出水潺潺,萬竹琳瑯奏天樂。霜飛木落一天秋,棲禽向晚聲啾啾。柳溪錯認淵明宅,過橋豈是王弘儔。景色蕭條如太古,路僻村深貯煙霧。分明再見輞川人,蕪詞何敢輕為附。清容自是鑒賞家,持將卻向天之涯。幾回試展未能去,落盡庭前無數花。
蜀道登門日,于今十五秋。恩勤懷薦禰,飄泊久依劉。茲輟中臺望,將寬北顧憂。望之多獻納,有欲為王留。
失所尚遷次,江湖信足行。朝廷自多土,天地只孤生。已是無歸處,何須問去程。甘心委溝壑,回首戀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