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晁單州詩六首 其三
性僻材疏酷嗜詩,頭童齒缺雪垂頤。
五十已過無聞爾,三百雖多奚以為。
每向后生知所畏,獨于名士喜同時。
李陵蘇武俱塵土,豪杰由來自得師。
性僻材疏酷嗜詩,頭童齒缺雪垂頤。
五十已過無聞爾,三百雖多奚以為。
每向后生知所畏,獨于名士喜同時。
李陵蘇武俱塵土,豪杰由來自得師。
我生性怪僻、才能疏淺卻酷愛詩歌,如今頭發禿了、牙齒掉了,雪一般的胡須垂到了下巴。五十歲已過卻沒什么名聲,《詩經》雖有三百篇又有何用。常從年輕人身上感到后生可畏,唯獨對名士能和自己處于同一時代而欣喜。李陵和蘇武都已化為塵土,豪杰向來都能自己找到老師。
性僻:生性怪僻。
材疏:才能疏淺。
頭童齒缺:頭發禿了,牙齒掉了,形容人衰老的樣子。
雪垂頤:雪一般的胡須垂到下巴。頤,下巴。
無聞:沒有名聲。
三百:指《詩經》,《詩經》約有三百零五篇,常被稱為“詩三百”。
后生可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李陵:西漢將領,李廣之孫,后投降匈奴。
蘇武:西漢大臣,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堅貞不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五十已過”推測此時詩人年過半百,可能在經歷了一定人生閱歷后,看到年輕一代的崛起,結合自身的境遇和對歷史人物的思考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詩人對自身經歷的感慨和對豪杰精神的追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詩人特定時期的心境和思考。
長信宮中草,
年年愁處生。
故侵珠履跡,
不使玉階行。
城南有怨婦,含怨倚蘭叢。
自謂二八時,歌舞入漢宮。
建章西宮煥若神,燕趙美女二千人。
君王厭德不忘新,長信重門晝掩關,清房曉帳幽且閑。
綺窗蟲網氛塵色,自憐轉晚暮,試逐佳游芳草路。
小腰麗女奪人奇
羅敷初總髻,蕙芳正嬌小。月落始歸船,春眠恒著曉。
何處期郎游,小苑花臺間。相憶不可見,且復乘月還。
別來花照路,別后露垂葉。歌舞須及時,如何坐悲妾。
二十登漢朝,英聲邁今古。
適從東方來,又欲謁明主。
猶酣新豐酒,尚帶霸陵雨。
邂逅兩相逢,別來間寒暑。
寧知白日晚,暫向花間語。
忽聞長樂鐘,走馬東西去。
塵滿金爐不炷香,黃昏獨自立重廊。笙歌何處承恩寵,一一隨風入上陽。
長門槐柳半蕭疏,玉輦沉思恨有余。紅淚旋銷傾國態,黃金誰為達相如。
十里一走馬,五里一揚鞭。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戍斷無煙。
長信梨花暗欲棲,
應門上鑰草萋萋。
春風吹花亂撲戶,
班倢車聲不至啼。
獨坐爐邊結夜愁,
暫時恩去亦難留。
手持金箸垂紅淚,
亂撥寒灰不舉頭。
窗前好樹名玫瑰,去年花落今年開。
無情春色尚識返,拊心卻笑西子嚬,掩鼻誰憂鄭姬謗。
草染文章衣下履,盛衰傾奪欲何如,嬌愛翻悲逐佞諛。
重遠豈能慚沼鵠,始意類蘿新托柏,終傷如薺卻甘荼。
深院獨開還獨閉,痕多開鏡照還悲,綠髻青蛾尚未衰。
莫道新縑長絕比
由來詠團扇,今與值秋風。
事逐時皆往,恩無日再中。
早鴻聞上苑,寒露下深宮。
顏色年年謝,相如賦豈工。
妾貌非傾國,君王忽然寵。
南山掌上來,不及新恩重。
后宮多窈窕,日日學新聲。
一落君王耳,南山又須輕。
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
桂殿長愁不記春,黃金四屋起秋塵。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里人。
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精簾,
玲瓏望秋月。
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財厚。臨江起珠樓,不賣文君酒。
當年樂貞獨,巢燕時為友。父兄未許人,畏妾事姑舅。
西墻鄰宋玉,窺見妾眉宇。一旦及天聰,恩光生戶牖。
謂言入漢宮,富貴可長久。君王縱有情,不奈陳皇后。
誰憐頰似桃,孰知腰勝柳。今日在長門,從來不如丑。
讒謗潛來起百憂,朝承恩寵暮仇讎。
火燒白玉非因玷,繁華事逐東流水,團扇悲歌萬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