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紅衣 中秋夜,彊村翁蹋月見過,秋花宛孌,襟韻清浹,因和白石自制無射宮一曲兼寄伯宛舍人滬上。
醉枕銷涼,吟箋度日,枉拋心力。灑袂清風,苔扉款深碧。
涼蟾似水,還解伴、江城秋客。沈寂,留坐桂叢,憶年時游息。
蕭條巷陌,踏葉回廊,題愁亂紅藉。相思夢老海國,望云北。
料得舊盟鷗鷺,省慣倦游來歷。奈后逢良夜,空照屋梁顏色。
醉枕銷涼,吟箋度日,枉拋心力。灑袂清風,苔扉款深碧。
涼蟾似水,還解伴、江城秋客。沈寂,留坐桂叢,憶年時游息。
蕭條巷陌,踏葉回廊,題愁亂紅藉。相思夢老海國,望云北。
料得舊盟鷗鷺,省慣倦游來歷。奈后逢良夜,空照屋梁顏色。
醉臥枕上消解涼意,整日在吟箋中度過,白白耗費了心力。迎著清風揮袖,輕叩長滿青苔的門扉。清涼的月亮如水一般,還懂得陪伴這江城的秋客。周圍一片寂靜,坐在桂樹叢中,回憶起往年游玩休憩的時光。街巷蕭條冷落,在回廊上踏著落葉,在雜亂的落花上題寫愁緒。相思之夢在海國漸漸老去,遙望云起的北方。料想舊日相約的鷗鷺,已習慣我這倦游之人的經歷。無奈日后再逢良夜,只能空照著屋梁上的光影。
灑袂:揮袖。
苔扉:長滿青苔的門扉。
涼蟾:指月亮。
江城秋客:作者自指,漂泊在江城的游子。
亂紅藉:雜亂的落花堆積。
海國:泛指遠方。
舊盟鷗鷺:與鷗鷺有舊約,指歸隱之約。
屋梁顏色:化用杜甫“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表達對友人的思念。
此詞創作于中秋夜,彊村翁來訪,作者看到秋花,觸景生情。當時作者可能處于漂泊狀態,內心孤寂,借此詞抒發情感并寄給伯宛舍人,反映了當時文人在動蕩社會中的心境和情感交流。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作者的孤寂、相思與倦游之情。其特點在于借景抒情,營造出清冷孤寂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詞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精神世界。
湘水浮云望轉迷,離情一片楚天低。衡陽已恨無來雁,況在衡陽又更西。
一自扁舟別故園,幾逢明月不成圓。玉山今夜還逢月,依舊蛾眉到帳前。
客鄉送客不勝愁,君尚驅馳我暫休。好趁梅花登庾嶺,直騎官馬到羅浮。盤游骨董還中吃,橄欖檳榔莫外求。荒服近聞炎瘴息,公馀飽飯亦何憂。
自古多豪杰,胸懷隘八寰。一家賢父子,高誼重丘山。盛事傳天下,英名滿世間。今觀圖畫里,氣概孰能攀。
秦野人家暮靄中,小橋花樹倚春風。清溪偶見和服女,驛館頻聽季節鴻。幾處炊煙縈往事,何時菊酒訪陶公。笑談魏晉滄桑事,墟里依然草木豐。
百年殘碣翠堪捫,吟骨雖寒品地尊。盛世遺民皆自得,空山流水不曾渾。楚亡豈識春申澗,晉末還余謝傅墩。滄海桑田誰后死,有人涕淚賦招魂。
先生萬人杰,起自錦江濱。天上逢堯舜,人間養鳳麟。淳風千古吹,化雨一番新。國朝青史上,有傳表儒臣。
斯文誰假此良緣,共領春風笑語婘。蘭草有香資淑氣,梅花無語探青天。百年道義敦三月,萬古綱常荷兩肩。打破利名關出去,看看直上泰山巔。
記得群山碧在溪,豪雄婉約自沉迷,陳年馀事不堪提。屢幻彩虹迎素月,休將白發唱黃雞,嶺南三月草萋萋。血色葡萄酒未寒,鶯歌燕舞唱詩班,秦時明月罩秦關。只道尋常拋浪頂,何妨游戲在人間,天風不放白云閑。一卷真詩理亂麻,竇霜秦火聽寒鴉,熒屏省識雪蓮花。夢也春回樓聽雨,凄然事去浪淘沙,紅棉紅處是吾家。閱盡人間歷盡秋,登山臨海數風流,尚多名勝待時游。盡瘁生涯情未減,誠惶醫務懶難偷,十年期我五湖舟。
禮行東朝,樂奏大呂。羽衛森陳,簪紳式序。云幄邃嚴,宏典是舉。天子萬年,母儀寰宇。
夫子動以易,孟軻性其天?;驓Щ蚓谥谖液渭友?。天地猶有憾,伊人得無言。笑彼徇人者,區區欲求全。
齋心曉坐眾星稀,行到橋西宮漏微。廣宇風高搖佩玉,虛檐雪積晃朝衣。一元紫極陽初動,萬匯瑤寰春欲歸。太史共占云物瑞,叩玄童子已忘機。
既自充楚佩,還曾入孔琴。寄言采芳者,云谷莫辭深。
獻歲客天涯,春深始到家。東風吹玉版,夜雨長金芽。久與高僧別,翻嫌去路賒。遙思禪定后,池月浸袈裟。
壁間冥冥云塞川,細看幻出江湖天。寒鴉雪壓凍不喧,沙尾忽有瀟湘煙。黃蘆碧草雁初下,畫此千金不當價。為君覓紙一題詩,詩不能工且觀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