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昔五首 其四
岳陽三伏正炎蒸,
爽氣凄風見未曾。
白浪蹴天樓欲動,
當時恨不到黃陵。
岳陽三伏正炎蒸,
爽氣凄風見未曾。
白浪蹴天樓欲動,
當時恨不到黃陵。
岳陽在三伏天里正酷熱難耐,那清爽的風、凄冷的氣息我從未見過。白色的浪濤拍擊著天空,樓閣仿佛都要晃動起來,當時只遺憾沒能去到黃陵。
三伏: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炎蒸:酷熱。
爽氣凄風:清爽、凄冷的風。
蹴天:拍擊天空,形容浪濤洶涌。
黃陵:黃陵廟,在湖南湘陰縣北洞庭湖畔。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岳陽經歷三伏酷熱時,看到白浪洶涌的景象有感而發。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處于游歷狀態,在欣賞美景時產生了未能到黃陵一游的遺憾。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岳陽景象的感受和遺憾。其特點是景象描寫雄渾壯闊,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的生活感悟和寫景能力。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道逢游冶郎,恨不早相識。
明月何皎皎。 垂櫎照羅茵。 若共相思夜。 知同憂怨晨。 芳華豈矜貌。 霜露不憐人。 君非青云逝。 飄跡事咸秦。 妾持一生淚。 經秋復度春。
褭褭臨窗竹。 藹藹垂門桐。 灼灼青軒女。 泠泠高臺中。 明志逸秋霜。 玉顏艷春紅。 人生誰不別。 恨君早從戎。 鳴弦慚夜月。 紺黛羞春風。
融結自何時,曾為幾陵谷。不見昔賢蹤,空遺此巖腹。
一徑斸煙蓁,千里老云木。尋常人到稀,虎豹暗棲宿。
東風無力揚輕絲。芳草雨馀姿。淺綠還池,輕黃歸柳,老去愿春遲。欄干憑暖慵回首,閑把小花枝。怯酒情懷,惱人天氣,消瘦有誰知。
青帝子,碧蓮宮,不駕云車騎白龍。瑤池路遠羽衣濕,玉佩冷冷明月中。
照人明艷,肌雪消繁燠。嬌云慢垂柔領,紺發濃于沐。微暈紅潮一線,拂拂桃腮熟。群芳難逐。天香國艷,試比春蘭共秋菊。 當時相見恨晚,彼此縈心目。別后空憶仙姿,路隔吹簫玉。何處欄干十二,縹緲陽臺曲。佳期重卜。都將離恨,拚與尊前細留囑。
驢尾豬頭牛腳跡,三斤麻子露消息。 志公杖頭剪刀尺,從來雨下階頭濕。
色盛人自憐,色衰人見棄。 人心不可憑,女色焉足恃。 未笄化為石,不愿從夫婿。 厭華喜質如梁鴻,布衣操臼當相從。 君不見漢家天子劉文叔,郭后容衰亦遭逐。 何如山頭化石不嫁老亦足。
為愛聽琴亦此來,道香庭院得徘徊。 羽仙羞種桃花看,一味湘蘭繞屋栽。
孤棹斜陽水村,一犁暮雨平原。 藤花靡靡落地,桑葉陰陰閉門。
翻翻繡袖上紅茵。舞姬猶是舊精神。坐中莫怪無歡意,我與將軍是故人。
百尺長藤垂到地,千株喬木密參天。只在郡城邊。
蟻窠得意從渠計,螳翳忘言息我機。 寒盡山庵無歷日,野花啼鳥又春歸。
自古有治亂,誰家無是非。 曉床聽鄰語,瑣瑣訴寒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