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書限韻
積書儼足國,生聚富稻蟹。
但得萬軸藏,何惜千金解。
紅牙插縱橫,青氈坐瀟灑。
查撿走小胥,編題付阿買。
案蟫乾苦勤,漆碗搬笑騃。
愿充肩經郎,免作觀場矮。
攜瓻借異本,懷餅鈔細楷。
恐類春明坊,賃屋錢漸夥。
積書儼足國,生聚富稻蟹。
但得萬軸藏,何惜千金解。
紅牙插縱橫,青氈坐瀟灑。
查撿走小胥,編題付阿買。
案蟫乾苦勤,漆碗搬笑騃。
愿充肩經郎,免作觀場矮。
攜瓻借異本,懷餅鈔細楷。
恐類春明坊,賃屋錢漸夥。
藏書多就像擁有富足的國家,里面豐富得如同盛產稻蟹的地方。只要能有萬卷藏書,哪會吝惜花掉千金。紅色的書簽縱橫插在書中,坐在青氈上是那么瀟灑。讓小吏去查找書籍,把編題的事交給阿買。書蟲干枯還在苦苦啃書,我搬著漆碗被人笑傻。希望能成為精通經書之人,免得在知識上矮人一頭。帶著酒器去借不同版本的書,懷揣著餅去用小楷抄寫。就怕像春明坊的人一樣,租房子的錢越來越多。
儼足國:好像富足的國家。
生聚:本指人口繁殖和物資積聚,這里形容書籍豐富。
紅牙:紅色的書簽。
青氈:青色的氈子,這里指讀書的地方。
小胥:小吏。
阿買:唐代韓愈侄子韓老成的兒子,這里泛指幫忙的人。
案蟫(yín):書蟲。
騃(ái):傻。
肩經郎:精通經書的人。
觀場矮:在知識見識上矮人一頭。
瓻(chí):酒器,這里可能指借書時的一種交換物品。
春明坊:唐代長安地名,多為文人居住,這里可能指因藏書多需租大房子花費增多。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是一位熱愛藏書、癡迷于知識的文人。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文人重視書籍的收藏和學習,詩人可能有感于自己對藏書的熱愛以及藏書過程中的經歷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藏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追求。其特點是語言平實卻情感真摯,生動地展現了詩人藏書、讀書的生活場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我們了解古代文人的藏書文化提供了生動的資料。
槐衢回北第,馳道度西宮。樹陰連袖色,塵影雜衣風。采桑逢五馬,停車對兩童。喧喧許史座,鐘鳴賓未窮。
為愛梅花不自禁,擬分風月到花陰。水深草滿都迷路,祇向暗浮香處尋。
憶別鄉關忽五年,遠來相見各凄然。為憐骨肉情難盡,力濟艱危誼獨全。去雁嗈嗈低遠浦,征帆渺渺隔長川。倚門白發懸相望,早促歸程慰目前。
久興拚林石,因君愛客心。江山時物色,花柳特招尋。暗水浮階疾,寒云引戶深。入門幽磬發,巖岫起清音。
勒馬何年去,空聞留下鞍。攀崖懸石凳,荷斧入云盤。山僻有樵徑,林疏無酒幔。看棋柯已爛,歸路指潺湲。
登上飛來峰,巉巖有奇趣。此峰能再飛,愿隨峰飛去。
我愛山中屋似船,曲闌倒影水行天。畫推鄭顧同三絕,書至鐘王可并傳。把?俄驚天欲雪,鉤簾恰見月初弦。黃浮鞠蕊鵝兒酒,紅芼椒花玉鬣鳊。北苑風流猶謾仕,南宮放曠任稱顛。棲烏驚柝翻叢竹,潛鯉聽琴出九淵。山擁雪巢吟木客,樓居云海宴神仙。艱時會合須強飲,莫惜狂歌醉扣舷。
壁立崔嵬透一關,不攜楖栗跨千山。空中風起石梁隱,足下云生鳥道頑。長老峰高終古在,天然巖待此時還。群巒盡在霜煙里,夜月橫江萬木寒。
十載懷人寄夢中,愁來咄咄謾書空。黃塵有恨非今日,白首論心見古風。市道交情多雨散,士林高論亦雷同。歲寒自昔期松柏,莫學春花旦暮紅。
濤頭蜚過不斯須,祇合朝昏展此圖。緬想海門才末勢,終然畎澮視江湖。
荊揚文物冠南邦,詩作長城擬受降。漢氏菑畬今有幾,陸家兄弟舊無雙。窗聽夜雨消銀燭,簾捲秋山倒玉缸。為謝歸來陶縣令,幾時揮棹到滄江。
承顏雖一子,扶膝有諸孫。壽祉膺難老,哀榮動至尊。秖今懷顧復,猶想對平反。天與牛眠地,何須返故園。
榮華空顯一家春,原是華裝小市民。木石居然成眷屬,差堪寬慰有情人。
生才良不幸,處世誠獨難。揚娥興妒階,懷璧賈罪端。靈均既見放,韓非亦自殘。奉身失所從,慷慨使我嘆。
西崦山前逢首夏,與君一笑共扁舟。已無梅花爛刺眼,賴有太湖清散愁。晴日菰蒲鵝鸛下,遠風波浪魚龍游。酒酣忽憶鴟夷子,長日掛帆天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