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皇太子 其二
子晉吹笙未是仙,阿丕橫槊少全篇。
小吟青著梅梢句,一日東風四海傳。
光堯初御六龍天,上直參維大火躔。
天意分明昌宋德,誕辰王世總丁年。
子晉吹笙未是仙,阿丕橫槊少全篇。
小吟青著梅梢句,一日東風四海傳。
光堯初御六龍天,上直參維大火躔。
天意分明昌宋德,誕辰王世總丁年。
子晉吹笙還不算真正的仙人,曹丕橫槊賦詩也少有完整佳作。太子您輕輕吟出如寫在梅梢般美妙詩句,一日之間便如東風般在四海傳揚。光堯皇帝(宋高宗)初登皇位時,天上星象顯示上應參宿與大火星運行。上天之意分明是要昌盛大宋的德運,太子您誕辰之時正值美好年華。
子晉:即王子喬,傳說中吹笙成仙之人。
阿丕:指魏文帝曹丕,橫槊賦詩是其形象。
青著梅梢句:形容美妙的詩句。
光堯:指宋高宗趙構。
六龍天:古代天子車駕用六匹馬,馬八尺稱龍,故用“六龍天”指皇帝車駕,這里代指皇帝登基。
參維大火躔:參、大火都是星宿名,躔指星宿運行的度次,此句指星象。
丁年:指壯年、盛年。
此詩應是為皇太子祝壽而作。詩中提到“光堯初御六龍天”,光堯指宋高宗趙構。推測創作于南宋時期,當時社會相對穩定,作者為表達對太子的祝福和對大宋國運的期望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為太子祝壽,突出太子才華與大宋國運昌盛。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為皇室祝壽的文化現象。
伯陽遺妙旨,杳杳與冥冥。
說即非難說,行還不易行。
藥中迷九轉,心外覓長生。
畢竟荒原上,一盤蒿隴平。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獨攜譚柄去,千里指人寰。
未斷生徒望,難教白日閑。
空江橫落照,大府向西山。
好騁陳那孔,誰云劫石頑。
匡社經行外,沃洲禪宴余。
吾師還繼此,后輩復何如。
江上傳風雅,靜中時卷舒。
堪隨樂天集,共伴白芙蕖。
南國搜奇久,偏傷杜甫墳。
重來經漢浦,又去入嵩云。
舊別人稀見,新朝事漸聞。
莫將高尚跡,閑處傲明君。
岳頂休高臥,荊門訪掩扉。
新詩遺我別,舊約與誰歸。
賢路曾無滯,良時肯自違。
明年窺日窟,仙桂露霏微。
夷門詩客至,楚寺閉蕭騷。
老病語言澀,少年風韻高。
難于尋閬島,險甚涉云濤。
珍重西歸去,無忘役思勞。
匡廬久別離,積翠杳天涯。靜室曾圖峭,幽亭復創奇。
典衣酬土價,擇日運工時。信手成重疊,隨心作蔽虧。
根盤驚院窄,頂聳訝簷卑。鎮地那言重,當軒未厭危。
巨靈何忍擘,秦政肯輕移。晚覺莎煙觸,寒聞竹籟吹。
藍灰澄古色,泥水合凝滋。引看僧來數,牽吟客散遲。
九華渾仿佛,五老頗參差。蛛網藤蘿掛,春霖瀑布垂。
加添雙石筍,映帶小蓮池。舊說雷居士,曾聞遠大師。
紅霞中結社,白壁上題詩。顧此誠徒爾,勞心是妄為。
經營慚培??,賞玩愧童兒。會入千峰去,閑蹤任屬誰。
去年曾賦此花詩,
幾聽南園爛熟時。
嚼破紅香堪換骨,
聞說張筵就珠樹,
任從攀折半離披。
邛州靈境產修篁,九節材應表九陽。
造化已能分尺度,深謝魯儒憐潦倒,欲教撐拄繞禪床。
石龕閑鎖白猿邊,歸去程途半在船。
林簇曉霜離水寺,
有興寄題紅葉上,不妨收拾別為編。
寒爐局促坐成勞,暗淡燈光照二毛。
水寺閑來僧寂寂,
畢竟忘言是吾道,袈裟不稱揖蕭曹。
五字才將七字爭,為君聊敢試懸衡。
鼎湖菡萏搖金影,
兩邊珍重遙相惠,何夕燈前盡此情。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開。
半月暄和留艷態,猶得殘紅向春暮,牡丹相繼發池臺。
大溈心付白崖前,寶月分輝照蜀天。
圣主降情延北內,欲聽吾宗舊山說,地邊身老楚江邊。
吟興終依異境長,舊游時入靜思量。
江聲里過東西寺,老來何計重歸去,千里重湖浪渺茫。